李晉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其主要原因是子宮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子宮肌瘤患者的年齡主要集中在35~55 歲,主要臨床表現為月經周期延長或下腹有腫塊或患者排便困難等。研究數據顯示,40 歲以上的婦女中約有1/5 患有子宮肌瘤。隨著年齡的增長子宮肌瘤可能性逐漸增多,子宮肌瘤癌變率約為0.5%~0.7%,但仍需警惕[1]。子宮肌瘤的治療應根據患者的臨床肌瘤的部位和數目進行個體化分析。傳統(tǒng)的子宮肌瘤開放手術不易被患者接受,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在婦產科的廣泛應用,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的臨床應用率也明顯提高,具有創(chuàng)傷小及出血少等特點,利于患者康復,無生殖需求者可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可用于不愿意進行全子宮切除的患者,是一種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目前較為流行的微創(chuàng)手術,已逐漸被廣大患者和臨床醫(yī)生所接受[2]。目前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傳統(tǒng)子宮肌瘤切除術和微創(chuàng)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但兩種方法的療效和安全性均有爭議。本研究分析了微創(chuàng)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和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分析其對臨床恢復情況影響,研究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8 月~2020 年3 月遼寧省遼陽縣中心醫(yī)院婦科收治的80 例子宮肌瘤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40 例。對照組中,年齡38~53 歲,平均年齡(42.4±3.6)歲;體質量指數23.5~28.5 kg/m2;病程1.1~3.2 年,平均病程(2.1±1.4)年;單發(fā)性肌瘤21 例,多發(fā)性肌瘤19 例;肌壁間肌瘤21 例,漿膜下肌瘤19 例;存在既往盆腔手術史5 例。試驗組中,年齡35~53 歲,平均年齡(41.2±3.5)歲;體質量指數24.1~27.2 kg/m2;病程1.2~3.3 年,平均病程(2.1±0.4)年;單發(fā)性肌瘤20 例,多發(fā)性肌瘤20 例;肌壁間肌瘤20 例,漿膜下肌瘤20 例;存在既往盆腔手術史7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影像學檢查確診并近期無生育要求者;符合子宮肌瘤切除指征并需要承受或保留子宮患者;無腹腔鏡手術禁忌證者;均經宮頸細胞學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心、腎、腦等重要器官功能嚴重不全者;排除對麻醉以及手術禁忌證者;排除資料不全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行宮頸細胞學檢查及診斷性刮宮術,以消除子宮內膜惡性病變。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開腹手術治療,予以持續(xù)硬膜外聯合麻醉,常規(guī)消毒結束后打開并仔細探查患者腹腔,肌瘤切除后縫合腫瘤腔,逐層封閉腹腔。試驗組采用微創(chuàng)腹腔鏡切除術,予以全麻氣管插管,常規(guī)消毒鋪布,常規(guī)放置子宮吊具以術中更好地暴露肌瘤位。采用四孔法:在肚臍上下緣作約10 mm 的縱向切口。氣腹針制作成功后放入腹腔鏡。在內窺鏡引導下制作第二、三、四個穿刺孔。探查腹腔有無粘連,肝膽管有無異常,仔細檢查子宮肌瘤的大小及數目。對于腫瘤蒂薄的漿膜下肌瘤,可直接電凝切除瘤體及電凝止血。對于腫瘤蒂較厚的漿膜下肌瘤,在瘤體表面切開假包膜并用0 號可吸收縫線縫合傷口。切開肌瘤最突出處,穿刺入肌層后肌瘤周圍注射垂體后葉素12 U,用單極電凝法將假包膜深切入體內。用大爪鉗鉗取腫瘤,分離假包膜來電凝止血,分離過程中取出肌瘤并用粉碎機多次旋轉切割后取出??p合肌肉層并封閉腫瘤腔,防止死腔形成。用生理鹽水沖洗腹腔后完全抽吸,仔細檢查傷口并排空腹腔空氣,取出手術器械后縫合腹壁切口。兩組切除組織送病理診斷。給藥3~4 d 以預防感染。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癥狀緩解、子宮肌瘤復發(fā)及子宮異常情況。對比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癥狀緩解、子宮肌瘤復發(fā)、子宮異常情況對比 試驗組患者癥狀緩解率高于對照組,子宮肌瘤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子宮異常情況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對比 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首次肛門排氣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癥狀緩解、子宮肌瘤復發(fā)、子宮異常情況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對比 ()
表2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對比 ()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子宮肌瘤是育齡婦女常見的良性腫瘤,發(fā)病率約為25%~55%[3]。一般來說,肌瘤是一個與周圍正常子宮組織有明顯界限的白色包膜。據調查子宮肌瘤多發(fā)生在育齡期,青春期少見且絕經后縮小。因此子宮肌瘤的發(fā)生常被認為與激素有關,它們能刺激腫瘤的生長。此外孕期服用晚育及遺傳因素等都與子宮肌瘤的發(fā)生有關。其中大部分只是在體檢時偶然發(fā)現并沒有任何不適。由于患者的癥狀往往與腫瘤體的大小和生長位置有關,一般壁內患者,會出現月經量增加等,腫塊可在患者的下腹部觸及,患者也會有陰道分泌物增多和尿急等膀胱壓迫癥狀。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困擾。確診后應根據患者年齡和臨床表現進行個體化治療。子宮肌瘤與孕酮的分泌有關,分泌受腫瘤的數量和位置的影響能刺激腫瘤的生長。部分黏膜下肌瘤患者可能出現經期延長、痛經等癥狀,而過大的平滑肌瘤患者則可能觸及下腹的腫塊組織出現腹脹、背痛、分泌增加、尿頻、尿急等癥狀。子宮肌瘤的發(fā)展影響患者的健康。目前子宮肌瘤的治療以手術為主。子宮肌瘤切除術能保持患者的生育功能和維持子宮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患者盆底解剖結構處于相對完整的狀態(tài),對患者下丘腦-垂體-子宮軸影響最小。傳統(tǒng)的開放式子宮肌瘤切除術是在直視下,操作簡單且技術難度低。但與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相比開腹手術存在腹壁切口大、術中出血量大、對骨盆內環(huán)境干擾大及胃腸功能恢復慢等缺點。據臨床統(tǒng)計,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創(chuàng)傷大且術后還會出現切口感染等并發(fā)癥,其臨床應用并不十分理想。自1992 年以來,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開始取代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其臨床應用日益廣泛。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和內環(huán)境干擾小、并發(fā)癥少、排氣恢復時間短和住院天數少等優(yōu)點,對于大多數愛美女性來說是一個安全可靠的選擇[4]。另外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能保留子宮,患者生殖功能正常,在臨床上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手術方法。然而腹腔鏡手術也有其自身的缺點,術中止血困難和單純電凝效果差,因此應用垂體后葉素減少出血是必要的。術前應采用B 超檢查確定肌瘤的位置和大小,對部分難以切除的肌瘤醫(yī)務人員需要同時掌握腹腔鏡手術與開放手術技術,必要時轉為開放手術[5]。本試驗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癥狀緩解率高于對照組,子宮肌瘤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首次肛門排氣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子宮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鏡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可以有效改善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改善手術指標情況,故對子宮肌瘤患者應采取腹腔鏡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