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鎮(zhèn)江市高等專科學校基礎部,江蘇 鎮(zhèn)江 212004)
賽珍珠(1892-1973),在中國生活了將近40年的美國作家,一生致力于亞洲與西方的文化交流。代表作《大地三部曲》(包括《大地》《兒子》和《分家》)史詩般地描述了中國農(nóng)民生活,刻畫了各種類型的中國女性形象,如隱忍能干的阿蘭、任性自私的愛蘭、自強獨立的梅琳等。林語堂(1895-1976),用英文寫作,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化的中國現(xiàn)代著名文學家,代表作《京華煙云》講述了從義和團運動開始,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幾十年間,北平姚、曾、牛三大家族的興衰和感情糾葛,刻畫了眾多性格鮮明的女性形象,如美麗聰慧的木蘭、恬靜文雅的曼娘、傲慢自私的素云等。
賽珍珠在《大地》等作品中提倡,在與異質文化相處時應采取一種跨文化態(tài)度。賽珍珠的寫作不僅塑造了正常、明理的中國人形象,而且在倡導一種跨文化態(tài)度和他者智慧。[1]林語堂“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盵2]166他和賽珍珠一樣,都有著長期的中美兩國生活經(jīng)歷并接受中西方文化的雙重教育與熏陶,他們進行的文學創(chuàng)作同屬于跨文化寫作的范疇。所謂跨文化,是跨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界線的文化。其基本要素一是不帶偏見地思考;二是分享他者的經(jīng)驗,進入他者的象征世界;三是一種文化需要通過其他文化來理解自己。[3]他們選取中國題材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用英文寫作,促進西方世界了解中國人的真實生活情景和中國文化內(nèi)涵。
本文以跨文化寫作為研究的切入點,運用比較文學形象學理論,探討文本所塑造的中國女性形象?!靶蜗笫亲骷腋鶕?jù)自己所處的社會文化系統(tǒng)創(chuàng)造出來的, 是作家作為傳播者向異國人民傳播信息的一種行為?!盵4]在作家塑造形象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每個形象或多或少反映了社會文化的某一方面內(nèi)容;另一方面,形象也承載了作家的價值觀與文化理念,因為作家在塑造形象時既言說自我,也言說他者。從以上兩方面來看,形象是連接文化與作家寫作的中介。”[5]兩部小說創(chuàng)造出的不同的女性形象,源于當時所處的不同的社會文化,通過系統(tǒng)分析,探討兩位作家的女性觀。
阿蘭是賽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重要女性形象。她一生沉默寡言,勤儉持家,逆來順受。姚木蘭是多才多藝、活潑直爽的道家女兒,也是溫柔懂事、當家主事的儒家媳婦;既是美麗聰慧能干的妻子,也是勇敢堅韌慈祥的母親。本文在文本細讀的基礎上,解讀賽珍珠與林語堂在跨文化視角下對中國女性的關注。通過細讀關于阿蘭和姚木蘭的女性書寫,對這兩個形象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結合女性價值評判體系的有關內(nèi)容,探討賽珍珠與林語堂的女性觀,以及他們對中國女性命運變遷的觀照。
1.生活環(huán)境不同、個性不同
阿蘭十歲時被逃荒到南方的父母賣到地主家,受到非人的待遇,經(jīng)常挨打,導致很深的心理陰影。王龍和她成親的第一天,宴請了一桌客人,燒完飯阿蘭在后廚草堆里睡著了,“王龍叫醒她,她頭上黏著稻桿兒;她突然舉起了胳膊,仿佛是怕挨打似得?!盵6]15阿蘭結婚時二十歲,十年的女仆生活,嚴苛的生存環(huán)境,養(yǎng)成了她隱忍沉默、逆來順受的性格。臨產(chǎn)之前阿蘭依舊在田間勞動,并且自己接生,生完即下地勞動,表現(xiàn)出驚人的忍耐力。后來王龍欲娶荷花為妾,硬生生奪去了原已送給阿蘭的珍珠,她只是流眼淚,并沒有任何話語或行動的反抗,逆來順受的表現(xiàn)讓讀者怒其不爭。
姚木蘭從小聰慧活潑,備受父母寵愛,她參與大人的討論,并能提出好辦法?!耙Υ鬆斂戳丝茨咎m,露出得意的微笑,說道:‘她倒有主意。’”[7]16可見,父親對木蘭是極其寵愛和欣賞的。木蘭十歲時,在逃荒途中與家人走散,被義和團的人拐賣,幸得曾老爺相救,一眼便認出曾老爺手中的是甲骨,曾老爺對木蘭大加贊賞。蔣太醫(yī)的太太也提到,聽說木蘭姐妹都長于家事,又通文墨??p衣裳,炒菜做飯,扎花刺繡,還懂天文、地理、數(shù)學和醫(yī)道??梢哉f,木蘭從小在寵愛和夸贊中長大。在這樣一種開明的、被欣賞的環(huán)境中成長,養(yǎng)成了木蘭自信大方的性格。
2.外貌特征不同
阿蘭長得不好看,方方的臉,鼻子短而寬,有兩只大鼻孔,嘴也有點大,兩眼細小,暗淡無光。尤其讓王龍失望的是,她的腳沒有纏過。在不好看的外表下,即使阿蘭有一顆堅定頑強的內(nèi)心,并為王龍生兒育女、發(fā)家致富,也改變不了自己最終被丈夫嫌棄乃至拋棄的厄運。王龍后來納妾,娶了茶樓的荷花姑娘,首先是被她的纖細苗條、秀氣的瓜子臉和像竹子一樣苗條的身材所吸引,當然還有她的三寸金蓮。對荷花秀氣小巧的喜愛與對阿蘭大腳方臉的厭惡形成鮮明的對比,女性的得勢與失勢完全由男性說了算,反映出舊社會男權主義對女性的摧殘與壓迫。
木蘭美如滿月,成親時讓周圍的人為她的美咋舌。不僅眼睛迷人、聲音好聽,還有窈窕的身段,令人著迷。當然木蘭的外貌美只是一方面,她的個性好、能力強、學識廣都遠非一般女子能比。她是林語堂在《京華煙云》中塑造的最中意的女性形象。
阿蘭的丑和木蘭的美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假設阿蘭是漂亮的,勤勞的阿蘭會有怎樣的結局呢?不難想象在黃地主家做丫鬟時就會被男主子或男傭人看上,遭到玩弄。這種命運的悲劇性與時代背景和她卑微的身份息息相關。
3.個性不同、命運不同
性格決定命運。阿蘭在黃地主家做了十年的女仆,縱觀阿蘭的一生,結婚后,她除了妻子的身份外,更像是一個忠誠的、沉默寡言的女仆。阿蘭來了以后,其他人沒有再燒過一頓飯。家里洗刷打掃、田里農(nóng)活,樣樣精通,阿蘭的智慧和付出幫助王龍從貧窮的農(nóng)民發(fā)展成為有錢有田的地主。沒有阿蘭,就沒有王龍的一切。然而阿蘭的沉默和逆來順受的性格,一點一點地縱容了原本軟弱的王龍,使自己淪為“棄婦”。最后她積勞成疾,身染重病死去,王龍才有一絲絲的后悔之心,可惜為時已晚。由此可見,在土地就是一切的男權社會,女性沒有話語權,阿蘭悲劇的一生可見一斑。
木蘭的個性豪爽大方,談吐之間,詼諧風趣,善于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和事務。嫁到曾家后,沒過多久就能主事。一直按照自己心愿行事,雖然嫁給蓀亞,但還是能盡自己所能幫助男性知己孔立夫。當丈夫與女學生曹麗華暗生情愫,木蘭并沒有自怨自艾、大哭大嚷,或任由其發(fā)展,而是沉著冷靜、用智慧化解婚姻危機。可見,不管面對任何人生困境,木蘭積極的個性有助于解決問題,而不至于像阿蘭那樣消極地適應新情況。
1.勤勞能干,壓抑隱忍
阿蘭和王龍成親后,幾乎包攬了全部家務:端茶倒水、洗衣做飯、縫補衣物、打掃衛(wèi)生等等,還去田間幫忙干農(nóng)活。阿蘭里里外外忙個不停,直至臨產(chǎn)前仍在田間勞動。生完孩子第二天便起床燒水做飯。如此勤勞能干的妻子幫助王龍積聚了家產(chǎn),可是王龍擁有很多田地成為地主之后,便開始嫌棄阿蘭?!按魇裁凑渲槎h(huán),皮膚黑的像泥土一樣?珍珠是給好看的女人戴的?!盵6]110阿蘭本想把珍珠當做小女兒出嫁時的嫁妝,但她沒有反抗,只是默默地順從自己的丈夫,交出了珍珠?!鞍⑻m又回過來搗他的衣服。大顆的淚珠從她的眼里沉重地慢慢滴下,但她不把眼淚擦掉;她只是用棒槌更使勁地搗著攤在石頭上的衣服?!盵6]111阿蘭的隱忍在丈夫眼中是理所應當?shù)?,女人就該生孩子帶娃,凡事聽男人的,即所謂的“出嫁從夫”。儒家文化里的“三從四德”“三綱五?!钡牡赖乱?guī)范深深影響著以男性為中心,維護父權制的民眾的思維方式,女性附庸于男性,長期處于被支配、被壓抑的地位,加上賢妻良母的角色定位,“三從四德”已內(nèi)化成女性對自己的內(nèi)在要求。由此,可以窺見傳統(tǒng)女性價值評判體系對女性義務、職責的放大,而忽視女性在付出的同時享有的權利。這樣不公正的待遇使得女性長期處于被壓迫、被摧殘的地位。
姚木蘭屬于變革時期的新時代女性,同時接受了儒道兩家文化的影響。個性中有新時代女性獨立自主、自由平等的特點。從小受到封建大家庭的教育,具有女人所需要的美德:節(jié)儉、勤勞、端莊、知禮、謙讓、服從、擅理家事等技能。她與孔立夫情投意合、心有靈犀,然而婚嫁由不得自己,是由父母來安排,連木蘭自己也相信,個人的婚姻大事,是命里注定的,并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然而木蘭沒有甚至沒想到去爭取戀愛自由。舊社會的禮教尚未打破,如此壓抑住內(nèi)心的想法,遵循父母之命,正合乎儒家“三從四德”的道德行為準則。
當木蘭的婚姻出現(xiàn)危機時,為了家庭的穩(wěn)定,她主動選擇了寬容與忍讓。利用智慧和膽識與第三者曹麗華交談,并妥善解決了問題。表面上看是以聰明智慧和寬容善良贏得了婚姻的和諧。實際上是壓抑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這樣的婚姻不能算是幸福的婚姻。木蘭始終沒有擺脫儒家道德禮教的約束,造成了自己的婚姻悲劇。
2.不畏困難,勇敢與智慧并存
在饑荒以及在南方逃難的過程中,阿蘭不再沉默,反而表現(xiàn)得比丈夫更加果斷、智慧和勇敢。遭遇饑荒時,阿蘭拿過大刀宰殺家中耕牛,讓全家得以生存;當王龍的叔叔帶人上門勒索,王龍只顧“抽動著啼哭”,而一向沉默、不善言談的阿蘭卻挺身而出,她說:“我們肯定不會賣地的。”“她的聲音里有某種鎮(zhèn)靜,聽起來比王龍的憤怒更有力量?!盵6]52此刻的阿蘭機智勇敢,臨危不亂,和丈夫的軟弱無能形成鮮明的對比。在他們搶大戶時,阿蘭憑借在黃家的經(jīng)驗找到了富人藏在墻中的珠寶,使得全家得以回到北方,也讓王龍一夜暴富,成為大財主。阿蘭的智慧、勇敢在王龍的反襯之下更加突出。
木蘭雖嫁給了蓀亞,但當舊情人孔立夫有難時,木蘭毅然決然地想盡一切辦法救他。她冒著失貞的危險機智地向司令求情,使孔立夫得救,免于牢獄之災。她如此驚人的膽識和機警頗具現(xiàn)代女性的風采。木蘭符合林語堂古典與現(xiàn)代兼容的審美取向,是作者筆下勇敢與智慧并存的完美女性形象。
3.兩人都沒纏腳,卻鐘愛小腳
阿蘭是在中國封建禮教中成長的婦女,已成為男權的代言人和執(zhí)法者。王龍斥責她、嫌棄她的大腳,她不好意思地把腳往凳子下面縮進去一些,并解釋是因為小時候被賣了,所以沒被她娘裹過腳。對于丈夫的嫌棄,她竟然不知所措、百般自責,并承諾要給女兒纏腳,她并沒有意識到裹腳是對女性的摧殘。正如波伏娃所講:“一般說來,有關女兒的教育諸事,父親的角色是次要的。女人的最大不幸之一即童年時期被操縱在女人手里?!盵8]這類女性,既是封建倫理道德的維護者,又是封建倫理道德的受害者。反映出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xiàn)實以及女性命運的依附、被動無助的生活境遇,使人們認識到中國舊式婦女本身傳統(tǒng)道德觀念與文化心理包袱的沉重,體現(xiàn)出深刻的文化意蘊。
木蘭的父親看了梁啟超的“天足論”,說要教養(yǎng)木蘭成一個新式的女孩子,于是反對纏足,木蘭聽從父親的話,雖沒有裹足,但心里總覺得不如意。當時有先進思想的家庭都已摒棄纏足的舊俗,可小腳或“金蓮”之美仍為當時男性所愛慕。它之所以獲得男子的歡迎,乃緣于男人崇拜金蓮和繡鞋兒作為戀愛的偶像,并欣賞其婀娜的步態(tài)??蠢p足婦女走路,有如看走繩索的舞女,使人可望而不可及,撩起無限煩愁和心緒。倘使纏足只當做壓迫女性的記號看待,那一般做母親的不會那么熱心地替女兒纏足。纏足確為中國人在性的理想上最高度的詭秘。[9]133由此可見,女性對小腳的喜愛緣于取悅于男性,體現(xiàn)了婦女受封建思想和禮儀的束縛,一味迎合男權社會的價值標準,殘留下依附于男性的奴性。
賽珍珠將女性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天才女性,她們有藝術或科學天賦,但傳統(tǒng)社會通常將她們的天賦給埋沒;第二類是居家型,喜歡家庭生活,這讓她們感到愉快;第三類是社會工作和家庭生活都喜歡,絕大部分女性屬這一類。這種劃分體現(xiàn)出賽珍珠的女權主義意識,暗含著她對女性權利的訴求。賽珍珠對勤勞善良的中國婦女的關注,在《大地》中充分反映出來,她筆下的阿蘭揭示了男權社會下的女性從出生就注定受盡磨難,體現(xiàn)了作家對女性命運的關注與同情。對婦女的長期壓制,使得她們表現(xiàn)出極大的依附性,對于男性不合理的做法和要求,只表現(xiàn)出忍讓和哀怨,阿蘭去世前,得知她盼望多年的孫子出世了,仿佛新的曙光出現(xiàn),她欣慰地死去。表現(xiàn)賽珍珠對歷盡磨難卻頑強抗爭的中國婦女的敬重和信心。
林語堂認為,女性最好的歸宿是有個好丈夫,這樣的女人才算有了完美的婚姻。在林語堂的思想里,男性始終是女性的生活寄托,女性的獨立是相對的,只是有限的自主。即便是具有出眾才華和能力的木蘭,也只能在維護自己婚姻和家庭中發(fā)揮作用,雖然她的真正所愛是立夫,但理智卻讓她只能選擇經(jīng)營好與蓀亞的婚姻。在林語堂看來,女人的幸福主要取決于美滿的婚姻家庭,而并非愛情,沒有愛情的婚姻經(jīng)過悉心經(jīng)營同樣可以讓一個女人感覺到幸福。所以,他筆下的女性形象是溫順乖巧的女兒,忠貞美麗的妻子,謙恭敬孝的媳婦,無私奉獻的母親,這樣的女性形象正是傳統(tǒng)的男權主義對女性的角色期望。林語堂論述中國婦女地位的歷史變遷,他不反對傳統(tǒng)的女性道德規(guī)范,可見林語堂筆下的新女性是自由思想不徹底的新女性。
“跨文化的文學研究,是多元文化語境下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范疇。文學作為文化的一種常態(tài)形式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傳遞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文學文本以特有的審美形式表現(xiàn)了跨文化語境下人們對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闡釋?!盵10]在男權社會,女性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主要的存在價值是傳宗接代,于是阿蘭默默承受著作為男權代表之一的王龍對她精神上的巨大摧殘。女仆式的生活方式是舊中國女性的牢籠。男尊女卑的社會現(xiàn)實,沒有因為女性的聰敏果敢而改變,賽珍珠在阿蘭這個人物塑造中,傳達給讀者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味。木蘭的人物形象告訴我們只有中西方兩種文化的優(yōu)秀特質共存,獨立自主,才能在時代的大潮中實現(xiàn)自我,同時昭示了漫長的女性解放道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堅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