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初級中學 謝麗君
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朗讀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非?;镜募寄?。學好語言需要重視朗讀,朗讀的過程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初中是英語教育最重要的階段,初中英語教育需要突出朗讀訓練的價值與作用。初中英語教育需要做好學生朗讀習慣、朗讀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理解掌握英語語音、節(jié)奏和語調,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享受的感覺,讓學生愛說、愛讀。
國內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都會暴露出自己的學習缺陷,那就是發(fā)音有著濃厚的中國味。一直以來,糾正這種不正確的語調、語音都是眾多教師最困擾的問題。朗讀能夠很好地改善這一情況。朗讀中學生需要正確模仿標準的英語語調、語音,完成語調、語音的準確訓練,有利于提升學生表達能力。因此,朗讀過程能夠讓學生正視自己的發(fā)音問題、語調問題,提高學習重視度。
很多學生受漢語習慣影響,往往無法說出流利的英語。英語學習無法和漢語學習擁有相同情景與環(huán)境,朗讀卻并不受該因素限制。不論什么場合、什么時間,只要教師能夠為學生布置背誦內容、朗讀內容,學生就可以獨立完成訓練。即便是在課后,學生也可以跟著電腦、電視朗讀學習英語。而這一特點顯然非常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素質的培養(yǎng)。學生自由根據(jù)條件確定自己的背誦、朗讀時間,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學習,保障了學習效率。
朗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語感能力,教學中學生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大多會根據(jù)感覺給出答案,這實際上就是語感。學生在背誦與朗讀中能夠積累大量習慣用語、句式與短語。學生背誦的內容越多,學生的語感能力就越突出。在學生形成語感以后,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將會非常突出。
另外,朗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當前的英語成績。學生在長時間的訓練下,對英語建立了充分的理解,閱讀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成績提升是必然的。
為了讓學生能夠主動投身到英語學習中,敢于開口,教師就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適的情境,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大膽地朗讀、大聲地朗讀。教師可以輪流讓學生進行duty report,當然也可以舉辦誦讀會與演說活動,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下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自信心與學習積極性。
教學中教師時常會遇到一些學生記憶力非常差,很難記住教師所講的內容。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處于群體環(huán)境學習,這樣的環(huán)境往往能夠獲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記憶效果。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間使用英語對話,當然也可以參照實際內容在課間對話,學生自行表演買衣服、買菜等情景。這種實踐教學方法能夠獲得非常好的教學效益,實現(xiàn)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
除了以上條件以外,教師還要選擇合適的條件、時間和契機帶領學生朗讀。最佳朗讀時間實際上就是初一階段,該階段的學生有了一定英語基礎,此時教師需要做好學生朗讀習慣、朗讀興趣引導工作,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朗讀教育的意義,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可以利用早自習時間讓學生大聲朗讀,積極背誦常用用語和句子,打好基礎。學習英語過程中很多學生因為態(tài)度不端正,所以記不住詞組、單詞。不論是閱讀理解還是完形填空的學習都非常關注學生詞匯量考查,而初中階段學生有大量單詞不會讀、不認識。教師要重視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與引導,幫助學生收獲自信、收獲信心,提高閱讀有效性。
學習“Mr Cool’s Clothes store”一課的時候,“Come to Mr Cool’s Clothes store now”中“now”有著很重的讀音,很多學生在第一次朗讀時并不知道這一要求。此時教師可以播放錄音機,教師反復循環(huán)這部分朗讀,讓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建立深刻印象。
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教師都是自己的榜樣。所以教師在帶領學生朗讀的過程中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課,把握朗讀的情感與節(jié)奏要求,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從教師語調、語音中獲得啟發(fā),對朗讀建立興趣,產生熱愛朗讀的感情。教師對于學生的進步需要及時表揚與肯定,使學生能夠樹立自信。尤其是學困生更是需要這種成就感的激勵,以形成學習動力。
英語教育中朗讀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教師需要利用朗讀去糾正學生的發(fā)音,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匯量與句子數(shù)量。英語教育一定要提高朗讀重視度,在循序漸進中使學生對朗讀產生向往與興趣,從而提高朗讀教育質量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