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蘭英 王稱新 韓 博
(遼寧省錦州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錦州 121017)
東北春玉米區(qū)是我國玉米帶的北端,具有適宜玉米生長得天獨后的氣候、土壤和地域優(yōu)勢,是我國最重要的玉米產區(qū)之一[1]。玉米種植業(yè)由單產效益向規(guī)模效益演變,輕簡化栽培勢在必行,原始的精耕細作已經不符合當下農業(yè)發(fā)展的需要[2]。錦州市農業(yè)科學院經過多年的努力,以選育高產、優(yōu)質、耐密、抗性強、適應性廣、宜機收的玉米雜交種為目標,利用國內血緣×改良國外血緣雜優(yōu)模式,采用系譜選育法,選育出具有高配合力的自交系DL7 和f66,組配出中晚熟雜交種錦玉276,2019 年5 月通過遼寧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1.1 母本錦州市農業(yè)科學院于2007 年以Z77×L21 為基礎材料,雜交后代經南北異地加代、穗行選擇、早代測配、優(yōu)中選優(yōu),于2011 年整齊一致,最終入選穗行,命名為DL7。該自交系具有熟期適中、脫水快、產量高、抗性好、配合力高、農藝性狀優(yōu)良等特點。
1.2 父本父本f66 是2008 年錦州市農業(yè)科學院以鐵0255×PH4CV 為基礎材料,以抗性好、配合力高為選育目標,利用回交選育法在南繁基地和北方經過連續(xù)自交7 個世代,穗行擇優(yōu)、早代測配、優(yōu)中選優(yōu),于2013 年選育出的優(yōu)良自交系。
1.3 選育過程于2014-2015 年參加錦州市農業(yè)科學院組織的品比試驗,2 年分別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4.2%、13.9%,株型緊湊,株高矮、穗位低,豐產性好。2016 年和2017 年參加遼寧省科企聯合體普通中晚熟組區(qū)域試驗;2018 年參加同組生產試驗;2019 年5 月通過遼寧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遼審玉20190095,命名為錦玉276,準予推廣。該品種具有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適應性強、抗病抗倒、適宜密植等特點。
2.1 農藝性狀遼寧省春播生育期128d,比對照鄭單958 短1d。株型半緊湊,株高252cm,穗位高109cm,成株約20 片葉。果穗筒型,穗長18.5cm,穗行數16~18 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5.5g,出籽率84.8%。
2.2 品質2018 年經農業(yè)農村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75g/L,粗蛋白(干基)含量11.56%,粗脂肪(干基)含量4.17%,粗淀粉(干基)含量71.34%。
2.3 抗性2016-2017 年經沈陽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鑒定,中抗大斑病,感灰斑病、穗腐病,抗莖腐病,高抗絲黑穗病。
3.1 區(qū)域試驗2016-2017 年參加遼寧省科企聯合體普通中晚熟組區(qū)域試驗,2016 年每667m2平均產量為746.9kg,比對照鄭單958 增產4.2%;2017年平均產量為768.0kg,比對照鄭單958 增產3.4%;2 年平均產量為757.5kg,比對照鄭單958 增產3.8%,具有高產、穩(wěn)產、抗性強等優(yōu)點。
3.2 生產試驗2018 年參加遼寧省科企聯合體普通中晚熟組生產試驗,每667m2平均產量為688.0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7%,7點次試驗6 點增產,穩(wěn)定性參數0.84。在遼寧昌圖、遼陽、丹東寬甸、朝陽喀左、北票及錦州地區(qū)表現突出,前景廣闊。
隨著玉米輕簡化栽培的推進,播種質量已經成為玉米能否獲得高產的核心要素。整地便是重要一環(huán),深松可以降低土壤容重,調節(jié)土壤三相比,增加土壤納雨保墑能力,保障冠層的容納量和生產能力[3]。
4.1 選地播種錦玉276 是一個高產、穩(wěn)產型玉米雜交種,雙棒率高,喜肥水,應選擇肥力中等以上地塊種植。適宜在遼寧省境內≥10℃活動積溫2800℃以上的中晚熟區(qū)域種植。
在遼寧春玉米區(qū)4 月15-25 日播種為宜,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確保底墑水分充足,如果土壤墑情不足的地塊,要播后及時補水,達到一次播種保全苗。適宜清種,保苗4000~4500 株/667m2。
4.2 田間管理 施肥每667m2施農家肥3t 作基肥,施復合肥30kg 作種肥培肥地力。在大喇叭口期,每667m2追施尿素20~30kg,或者播種前一次性施玉米專用肥50kg。
病蟲害防治 采用種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蟲,注意及時防治灰斑病、穗腐病、粘蟲和玉米螟等,隨時關注植保的蟲情預報,在玉米螟產卵初期放赤眼蜂進行防治。在播種后出苗前,選擇清晨無風,最好地表濕潤時化學除草效果最佳,選用莠去津對玉米較為安全。
4.3 收獲當玉米果穗苞葉變黃、籽粒乳線消失、黑粉層出現、達到生理成熟,此時即為最佳收獲期,選擇晴天收獲,以免遇陰雨天造成霉爛損失[4]。一般遼寧地區(qū)在9 月下旬即可收獲。
選擇中等以上肥力地塊,嚴格按照種子生產程序進行生產;親本繁殖田和雜交制種田要嚴格執(zhí)行相關規(guī)定要求,必須及時去除雜株,制種田母本去雄及時徹底,確保親本及雜交種純度;父母本行比1∶6,父母本同播。父本密度3500~4000 株/667m2,母本密度4500~5000 株/667m2,父本行散粉完畢及時砍除,使制種田通風透光。適時收獲,及時晾曬,確保種子質量符合國家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