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張家港市南沙小學 閔士強
新課改是當前教育領域中落實力度極大的工作之一, 其創(chuàng)新的不僅是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也為教學實踐增加了很多新型的教學方式,打開了新時代教育領域的新局面。 而縱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發(fā)展現狀,雖然新課改為其提供了活力,但是實際落實情況并不好。 因此全面分析當前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現狀,結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提供創(chuàng)新優(yōu)化措施,不僅是本文論述的重點,也是教育工作者在新課改下應該考慮的問題。
數學之所以是三大主科之一,在于其涵蓋了社會生產生活中眾多領域的知識,是提升學生基礎技能的關鍵因素,而計算活動是學習數學以及應用數學知識過程中最基礎的行為。 重視計算教學的創(chuàng)新,能夠為落實數學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能夠不斷滿足學生的應用需求, 為人才的未來發(fā)展賦予更高的價值。 因此,計算教學可以說是數學教學中最核心的部分。
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技巧,能夠促使學生不斷明晰數學元素之間的關系, 構建清晰的數學解題脈絡,對于進一步研究數學有促進作用。 同時,計算教學的質量能夠體現在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結果中。 當前學生在家庭生活以及社會活動中,計算行為無處不在,而高質量的計算水平能夠提升學生的生活效率,賦予其競爭優(yōu)勢,激發(fā)其理性思維,對于培養(yǎng)綜合性人才具有顯著的作用。
基于計算行為的重要性,當前數學教師已經將計算教學作為數學教學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新課改之后,教育領域中已經涌現出豐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素材,為數學教學提供了依據。 但是就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還存在較多的教學誤區(qū),如教學理念滯后尚未轉型,計算方式形式化嚴重,計算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應試教學模式主導性較強等。 這些問題不僅會限制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還會導致計算成為一種機械性的刻板行為,喪失數學研討和能力開發(fā)的樂趣,也就扼殺了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學習行為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而教學過程應該是充滿樂趣的研究過程,而不應該成為生硬刻板的模擬行為。 因此,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計算興趣入手, 激發(fā)其好奇心,并逐漸養(yǎng)成探究的習慣,而計算過程便是探究中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將計算行為融入小學生的思想慣性中去,構建最基礎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針對低年級小學生進行“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做好課堂導入,如播放小動物相關的繪本影片,引導學生數一數小動物的數量。 因為繪本、影片往往是小學生喜歡的元素,而“數一數”則是計算行為,這二者結合便是利用興趣來引導學生參與計算活動。 同樣,針對其他類型的計算問題, 教師也可以選擇學生有興趣且熟悉,并可以主動探索的元素加入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弱化學生與計算行為之間的陌生感,從而培養(yǎng)其計算習慣和興趣。
新課改要求教學有目的、有效率,而這種效率并不單純地指模擬性的高效教學,如當下最為流行的指算方法,這種行為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答案,但是學生學習到的只有技巧,而對小學生來講,開發(fā)計算潛能才是最重要的, 應用技巧只是途徑,而非過程。 因此,教師要合理地協(xié)調計算效率和質量之間的關系,如解析指算技巧的內在原理便是打破效率瓶頸的關鍵。 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指算過程中每一步涉及的流程和相關原理,將精簡后的計算途徑進行擴大化,形成計算系統(tǒng),學生明晰每一步之間的關系,便能夠更加合理高效地應用技巧進行計算,還能夠利用同一技巧解決多種類型的計算問題。
小學生的思想意識和數學能力具有較強的差異性,教師在打好教學基礎的同時,也要兼顧統(tǒng)一管理和分層教學之間的關系。 因此,計算的方式要多樣化,要符合不同學生的需求。 就當前計算教學方法來看,指算、心算、計算猜想、思維導圖等多種計算方式都各有優(yōu)勢。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計算活動的過程中, 不僅要為其提供多樣化的計算系統(tǒng),也要鼓勵其應用多種方式進行計算。 而計算的效率并不是單一的評價依據,學生的計算體驗、流暢度、理解程度等也是評價某種計算方式的有效依據。 教師在分層、多樣化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結合“該種計算方式能否為自己解決問題”“運用該種方式是否困難” 等問題進行分析,使計算行為更加靈活。
數學計算行為最重要的作用便是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需要在傳播教學技巧、落實計算教學多樣化創(chuàng)新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多種計算實踐渠道。 如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計算比賽,選取教材中的題型以及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作為競賽內容。 可以先讓選擇同種計算方式的學生進行統(tǒng)一競賽,再讓不同小組的學生交換計算方式,這時學生使用的技巧不是常用的方式,可能會出現使用不熟練、結果不準確的情況,但是能夠通過競賽開發(fā)其運用多種技巧的能力,也可以提供多種選擇,使其能夠接觸到更多類型的計算方式。 這種競賽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計算實踐能力, 還使計算行為更有目的性,即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競爭意愿,打造競賽樂趣,從而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
新課改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為信息化教學的落實創(chuàng)造了美好前景。 但是,單純地局限在數學課堂上的計算教學并不能全面涵蓋當前數學發(fā)展體系,而信息化將成為培養(yǎng)學生未來應用數學計算能力的主要手段。 因此,熟悉信息化教學模式,是提升學生數學視野、拓展未來發(fā)展領域的關鍵。 教師可以通過當前的多媒體教學設備、PC端、 平板終端等,為學生展現在計算過程中數學元素的運動軌跡。 如在學習借位減法時,簡單的黑板豎式借位和口頭上的“借10”說法可能不利于小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教學影像素材,將理論化的減法過程動態(tài)化,讓學生真實看到“10”被提取出來。 這種方式能夠直觀演示“借”的過程,以便于小學生理解,讓他們感受到動起來的數學元素,激發(fā)計算興趣,從而滿足教學需求。
綜上所述, 計算教學始終是數學教學中的關鍵,也是影響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點。 本文通過理論分析和教學案例研究的方式,闡述了在新課改下創(chuàng)新小學計算教學的措施, 一切堅持從客觀角度出發(fā),具備參考借鑒價值。 相關的教育工作者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情況和對新課改的理解,從實踐中開發(fā)出更具教學價值的計算教學方式,打造豐富的計算教學體系,進一步推動數學計算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