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馬國美
人類最初的幼兒教育是由家庭承擔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一責任轉移到幼兒園。幼兒教育發(fā)展到今天,從“還幼兒一個正常的社會生態(tài)”的觀點出發(fā),家庭的重要性又重新受到重視。家庭和幼兒園是人生之初最重要的兩個教育來源。
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家庭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家長被認為是參與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多次提到幼兒園應與家庭密切合作,與家長相互配合?!凹议L義工”是一種由家長協(xié)助幼兒園進行保教管理的活動。家長是“資源庫”,邀請“家長義工”進入幼兒園,參與教育教學、幼兒園管理與服務的全過程,豐富幼兒園課程內(nèi)容和課程資源,為幼兒園課程建設出謀劃策,同時將科學的教育方法傳遞給其他家長,讓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進行有效對接,從而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家園共育,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我們嘗試盤活家長中的優(yōu)秀資源,將家長中的“能工巧匠”納入幼兒園合作伙伴范圍之內(nèi)。讓家長參與課程共建,選擇與開發(fā)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認知水平的家長義工活動,讓家長真正成為課程實施的參與者、支持者和引導者,在溝通、尊重、理解與合作中形成社會、家庭、幼兒園和諧共育的局面,建立良性的家園互動機制,豐富幼兒園教育元素,共同促進幼兒健康和諧成長。
建立以園長為核心的家長義工聯(lián)領導小組,制定科學、周全的計劃和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挖掘、梳理、整合家長資源,構建多樣的資源庫,與幼兒園家長委員會共同規(guī)劃與管理?!凹议L義工聯(lián)”由園方主要負責人和家委會主席共同管理,負責制定家長義工工作管理章程和行動計劃。
家長義工聯(lián)下設4 個義工小組:安全護導組、活動助手組、家長助教組和愛心支持組。每個小組由園級家長委員會成員和部分教師組成,在每個活動組設立一個組長,根據(jù)幼兒園教育目標和要求招募義工并制定學期小組活動計劃,目的在于組織家長協(xié)助幼兒園活動的同時實現(xiàn)雙方互贏,有效整合教育資源。在此過程中,幼兒園要擺正義工活動的位置,對義工活動提出恰當?shù)囊螅尲议L意識到參與義工活動的必要性和意義,并認可幼兒園的工作安排,進而積極投入義工工作中。
家長義工是自愿以“義工”身份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管理的幼兒家長。他們在工作之余,自愿貢獻出個人的時間及精力,在不計任何報酬的情況下,將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帶入幼兒園,將幼兒園課程更好地進行整合,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以及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提供無償服務?!凹议L義工”可以零距離關注幼兒的在園生活,為幼兒園各領域的教育教學提供幫助和支持。
“家長義工”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充分挖掘優(yōu)質的家長資源及社區(qū)資源,共同關注幼兒與同伴、成人及環(huán)境的互動,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為幼兒成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fā)展;探索不同形式的家長義工活動組織模式及有效的實施策略,發(fā)掘和運用家長中的人力資源參與幼兒園管理,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積極性,促進親子關系、師幼關系、家園關系的和諧發(fā)展;提高教師調節(jié)、指導活動的能力,促進教師工作水平的提高與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實現(xiàn)教師跨越式的專業(yè)發(fā)展;通過各種家長義工活動,促進家長多層面參與幼兒的保育與教育工作,豐富幼兒園的教育元素,實現(xiàn)家庭、幼兒園、社會的有效互動融合,實現(xiàn)家長、教師、幼兒的共同成長,促進幼兒園辦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家長義工活動組織機制自上而下,共分為三部分,即領導小組、教研組和各個班級。各部門的負責人和主要任務為:領導小組制定管理制度和活動計劃,加強對活動的指導; 教研組通過各種形式,定期交流家長義工活動的開展情況;班級制定有班本特色的活動計劃并實施計劃。
家長要積極參與家長義工活動,履行家長義工的職責,認真參加家長義工的各項培訓。家長義工要關心、熱愛、引導每一個幼兒,堅持賞識教育,采取多種方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做好幼兒的安全防范工作:積極參與每次活動,活動前佩戴義工牌,活動后及時填寫反饋表;服從園部及班級的安排,準時到崗,有事及時請假。
首先,利用多種形式招募家長義工,廣泛宣傳我園開展家長義工活動的理念和構想,以及家長參與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其次,向家長發(fā)放《家長義工活動意向書》,對家長的參與意愿進行第一次摸底,作為后續(xù)工作的參考。最后,向有參與意向的家長發(fā)放《家長義工申請表》,并及時回收,登記家長所填信息。
其次,組建家長義工資源庫。家長義工資源庫是開展家長義工活動強有力的基礎保障,它有助于將家長資源有序地進行整理歸類,使教師對家長的情況了然于心,并能幫助教師在開展活動時迅速找到適宜的義工。因此,在完成招募工作后,教師應及時統(tǒng)計家長的參與情況,并整合歸類,建立詳細的家長義工資源庫。
開展培訓活動的目的在于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家長義工活動,體會參與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了解一些與幼兒互動的技巧。培訓采用集中培訓和小組交流的形式,分階段向家長介紹家長義工所應具備的基本常識與技能,培訓內(nèi)容包含家長義工活動簡介、我園一日作息簡介、3~6 歲兒童發(fā)展規(guī)律、組織集體教學的方式以及與幼兒溝通的技巧等,幫助家長逐漸了解幼兒園的文化、義工的職責、主要工作流程等。開展培訓工作能讓家長了解開展家長義工活動的意圖,還能提升家長參與義工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充分挖掘家長中潛在的教育資源,建立結構合理、功能互補、家園整合的具有高素質的家長義工聯(lián)隊,是家園雙方在教育思想、教育價值上達成的共識。
家長義工可參與園所安全服務,協(xié)助幼兒離園時的交通疏導,糾正幼兒的不安全行為,規(guī)范幼兒到園行為,參與幼兒安全管理方面的主題教育,幫助排查園所周邊治安隱患,維護幼兒園及周邊治安秩序,維持停車秩序,勸阻不文明行為,保障幼兒園門口道路的暢通,參與幼兒園及周邊的“護園安園”工作,建立良好的幼兒園與家庭平安創(chuàng)建互動機制,促進園所安全管理和平安幼兒園的建設。
家長義工還會協(xié)助我們舉辦節(jié)日主題活動,如慶祝節(jié)日主題活動、畢業(yè)典禮、跳蚤節(jié)、讀書節(jié)等,協(xié)助教師做好活動準備;走進家園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幫讓聯(lián)系參觀場地,組織幼兒,并擔當監(jiān)督員、解說員和攝影師。
以特長資源家長為代表,協(xié)助、支持幼兒園特色教育發(fā)展,用家長的職業(yè)優(yōu)勢、特長和興趣愛好向幼兒提供服務:為醫(yī)者,可以為幼兒講解醫(yī)療保健知識;務農(nóng)者,可以帶領幼兒到田邊學習耕作,了解植物的生長常識;美食愛好者,可以帶領幼兒學習制作美食;爸爸義工可以到園帶領幼兒一起踢足球、練武術、練跆拳道,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家長助教活動的整個過程都是在教師的協(xié)助下共同完成的,這樣的合作模式有利于幫助家長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園課程目標來實施活動,以達到期望的活動效果。
家長義工們可以給幼兒、班級、幼兒園提供材料和學習獎勵。開展助學、敬老、助殘、扶困等公益愛心活動,融入善的教育和愛的教育,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師應及時對家長義工參與的每一個活動進行評價,激勵家長再次參與活動?;顒咏Y束后,教師針對義工活動情況,通過書面或者交流的形式及時與家長義工進行一對一的溝通,如向家長義工發(fā)放反饋表或約談、電話交流等。在評價時,教師應多給予肯定,多鼓勵家長義工,讓他們有信心再次參與。
通過建立幼兒園星級激勵機制,激發(fā)家長自主參與家長義工隊的服務意識。幼兒園開展每月“家長義工之星”“星級家長義工”評選活動,并現(xiàn)場頒獎給當選的家長義工。
我們要繼續(xù)發(fā)揮“家長義工”這一新型家園合作模式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一種充滿張力的、平衡的、真正有助于幼兒、教師、家長全面發(fā)展的“家園共同體”,努力實現(xiàn)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效果的最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