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一個魔幻的國度,她擁有值得驕傲的歷史文化寶藏,又帶著些許令人不安的標簽,還有不少被著名媒體、機構(gòu)列為“一生必游”“全球最美”的名號……這片土地既飽經(jīng)滄桑,又激情澎湃,值得回味千遍萬遍。
卡塔赫納(Cartagena)是哥倫比亞北部重要的港口和旅游勝地,高樓林立,摩登范兒十足。黃昏,駕車沿海岸公路行駛,沿途欣賞帶點慵懶味的熱帶風(fēng)光。低垂的夕陽為椰林描出金色的輪廓,隨后“沉入”加勒比海。熱鬧沸騰了一天的海灘逐漸安靜下來,只能聽到波濤起伏拍岸的聲音,左手邊可以看到一道燈火輝煌的老城墻,經(jīng)過海風(fēng)和歲月的侵蝕,布滿斑駁的痕跡,一對對情侶依偎在城墻的門洞里,在滄桑的背景中享受當下的浪漫。
經(jīng)歷了14世紀的大瘟疫后,歐洲人口銳減,過了將近一個世紀才逐漸恢復(fù)元氣。經(jīng)濟復(fù)蘇,商貿(mào)活動空前活躍,對于黃金、香料等貴金屬和奢侈品的極度渴望,成為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開辟新航路的重要動機,大航海時代由此開啟。在西班牙女王的支持下,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揚帆遠航,意外發(fā)現(xiàn)了美洲大陸,那時的卡塔赫納還是一個小漁村,西班牙人登陸后,在這里大興土木,建造了許多加泰羅尼亞風(fēng)格的建筑,而這里也一躍成為16世紀主要的貿(mào)易港口城市。財富的聚集引來了許多覬覦的目光,當年加勒比地區(qū)海盜十分猖獗,卡塔赫納建立起一系列防御工事,博維達斯城墻和圣菲利普城堡就誕生于這一時期。如今城墻上依然架著大炮,城堡內(nèi)錯綜復(fù)雜的地道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防御作用,站在城堡的制高點可以俯瞰全城,古老的堡壘與遠處灣區(qū)的現(xiàn)代建筑遙相呼應(yīng)。有人在古堡里吹起小號,抑揚頓挫的曲調(diào)仿佛訴說著曾經(jīng)厚重的歷史。
19世紀初,哥倫比亞人心目中的獨立運動英雄西蒙·玻利瓦爾輾轉(zhuǎn)流亡到卡塔赫納,發(fā)表了戰(zhàn)斗檄文《卡塔赫納宣言》,這是他多年來戰(zhàn)斗的一個總結(jié)。隨后,拉丁美洲各國相繼獨立,卡塔赫納也被視為英雄之城。
集市Local bazaar
此外,卡塔赫納還是一座“愛情之城”,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在這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馬爾克斯年輕時曾在卡塔赫納住過,為當?shù)貓蠹堊珜憣?,《霍亂時期的愛情》正是以卡塔赫納為藍本展開的。在老城中一處不起眼的街道,向?qū)е钢粭澃咨珘γ妗⒕G色門窗的二層小樓說:“這就是馬爾克斯曾經(jīng)工作過的報社。”
卡塔赫納的建筑以西班牙風(fēng)格為主,外觀用色大膽,常有鮮艷的對比配色撞擊眼球。走在這個浪漫的小城,回味馬爾克斯筆下的窮小子電報員阿里薩和富商之女費爾米娜之間跨越半個世紀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別有一番滋味。
老城中隨處可見雕飾花紋的木質(zhì)陽臺,有的墻壁上涂滿了亮麗的顏色,有的種植著大片的花卉,枝葉垂落,像少女彎曲的卷發(fā)隨風(fēng)飄舞。當?shù)厝藢﹃柵_極其重視,甚至?xí)ハ嗯时龋慵业年柵_漂亮,我家的一定要更勝一籌。在卡塔赫納老城也絕對找不到一模一樣的房子,每棟房子的主人都竭盡全力將其裝飾得更加出挑。
老城的街道縱橫交錯,各色小販穿梭其間,其中最亮眼的是一群兜售水果的女子,她們身著花裙,膚色黝黑,體態(tài)豐腴,每人頭頂一盆水果,臉上洋溢著真摯的笑容,讓游客們不由自主地想要關(guān)照她們的生意。在一所修道院門口立著一尊雕塑,和這些兜售水果的女子十分神似,這是哥倫比亞國寶級藝術(shù)家費爾南多·博特羅的作品,他以展現(xiàn)肥碩、夸張的人物造型著稱。這個充滿魔幻色彩的國度給博特羅帶來各種靈感,他的作品也遍布哥倫比亞各個城市,傳達出強烈的民族特色與反叛精神。
歷史的厚重、情感的飽滿、藝術(shù)的禮遇,共同構(gòu)成了卡塔赫納的榮光,讓這座小城綻放出獨特的魅力。
說起哥倫比亞,就不能不提咖啡。哥倫比亞咖啡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冠以國名的單品咖啡,目前產(chǎn)量排名全球第三位,僅次于巴西和越南。但讓哥倫比亞人引以為傲的還是其全手工采摘咖啡豆的方式,這造就了哥倫比亞咖啡的上乘品質(zhì)。
佩雷拉山區(qū)分布著眾多咖啡莊園,蜿蜒的公路兩側(cè)層巒疊嶂,覆蓋著茂密的植被,看不到一絲外露的土壤,遠處那座高聳入云的雪山是一座活火山,后來在從佩雷拉飛往波哥大的飛機上我們目睹了它的一次爆發(fā)。這片地區(qū)海拔大多在1000 米以上,擁有黑灰色的火山土壤,具備上乘咖啡生長的所有條件。
我們拜訪了一個名為 Combia的咖啡園,聽主人詳細講解咖啡從一顆種子成長為咖啡豆,再化作我們杯中香醇飲品的漫長過程。我們品嘗了農(nóng)場咖啡師制作的手沖咖啡,主人還強烈推薦用風(fēng)干的咖啡櫻桃果皮制作的咖啡茶,沖泡后酸甜可口。在這片風(fēng)光秀麗的咖啡莊園中,迎著清風(fēng),啜飲著香濃的咖啡,更深地體會到“融咖啡于生活,生活報之以歌”的情境。
可可拉山海拔1800 米—2400米,是昔日印第安人運輸咖啡的重要通道,功能類似于中國的“茶馬古道”。印第安人將山上采摘的咖啡果制成生豆, 經(jīng)由這里用馬或騾子運下山。
印象中山谷大都是狹長的,谷底幽深且不見天日,而可可拉山谷地勢平緩,光線明快,植被也相當豐富,曲折的小路在綠色的草地上延伸,行走其間,像在草原漫步。這片山谷生長著不少奇異的花卉,比如世界上最小的蘭花,早年間還有茂密的蠟棕櫚樹林,但因過度砍伐,如今樹木變得稀稀拉拉。蠟棕櫚樹是哥倫比亞獨有的樹種,生長非常緩慢,上百年的老樹一人即可環(huán)抱。如今當?shù)厝苏ε嘤炞貦皹涿?,期望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由于海拔高,海洋季風(fēng)被擋在山外,山谷中時常云霧繚繞,形成了獨特的氣候。我們沿著山路行進,忽然聽到一陣清脆的鈴鐺聲,隨后看到兩個身著印第安服飾的當?shù)厝藸恐呑幼哌^來,騾子馱著幾個大麻袋,裝的正是咖啡豆。
過去,馬和騾子是當?shù)厝送ㄐ小⒇涍\的主要工具。1951年,美國的威利吉普車進口到哥倫比亞,風(fēng)靡一時,逐漸衍生出當?shù)靥赜械钠囄幕?,也終結(jié)了傳統(tǒng)的運輸方式,“咖啡之路”逐漸沒落。
雖然威利吉普車由美國人制造,但哥倫比亞人將它玩得風(fēng)生水起、花樣百出,每年都要舉辦名為“Yipao”的威利車競技比賽,比賽項目包括車子的傾斜角度、多樣化的高難度動作、最大承重量等。從佩雷拉附近的薩倫托小鎮(zhèn)前往可可拉山谷的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裝飾得五彩斑斕的威利吉普車,滿載著乘客,有的車后斗腳踏板上還站著人。
現(xiàn)在,可可拉山谷作為 Los Nevados 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已向游客開放,游客可以選擇幾公里的短途徒步,或是花上一整天時間,走上十幾公里更深入地探索。當?shù)匾查_發(fā)了重走“咖啡古道”的游覽項目,游客可以在昔日馬幫頭領(lǐng)的帶領(lǐng)下騎馬上路,一路上聽他講述咖啡莊園里曾經(jīng)的愛恨情仇。?
咖啡莊園Coffee f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