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袁隆平去國外接受聯合國頒發(fā)的世界糧食獎,規(guī)格很高。據說過海關時,因為東西比較多,他不小心把那個裝獎杯的包落下了。后來,海關工作人員打開包一看,原來是刻著袁隆平名字的獎杯,馬上和他取得聯系。袁隆平這才發(fā)現把獎杯忘了,還幽默地表示:“我說怎么會感到那么輕松呢!”沉甸甸的獎杯當然很珍貴,是榮譽的象征,是社會的褒獎,但在袁隆平眼里,那也算不了什么,沒有了獎杯的重負,可以活得更自在。
淡泊名利,事業(yè)為重,大概是古今中外所有英杰的共同特性。有朋友到居里夫人家做客,她正忙于試驗,就讓朋友隨便轉轉。朋友發(fā)現,居里夫人的小女兒正在玩弄她的諾貝爾獎獎牌,不禁大吃一驚,這么貴重的東西,怎么能給孩子當玩具。居里夫人卻很平靜地表示這沒什么,“我是想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對不能永遠守著,否則就將一事無成。”愛因斯坦曾經稱贊居里夫人在所有著名人物中是“唯一不為榮譽所連累的人”。
古人有云:“名利最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袁隆平、居里夫人等,便是那自古至今的“幾人”。正因為鳳毛麟角,就更顯其珍貴,也更令人景仰敬重。(摘自《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陳魯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