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山西省農(nóng)業(yè)國際合作交流工作站,山西 太原 030002)
鮮食甜糯玉米原產(chǎn)于中國,又被稱為黏玉米、菜用玉米、果蔬玉米,具有籽粒飽滿、氣味清香、口感鮮甜豐富的特點,特別適合鮮食,受到消費者們的格外青睞。甜糯玉米的種植生長周期很短,采收后不易變質(zhì),儲存期較長,用途廣泛,經(jīng)濟效益很高,是農(nóng)民致富的捷徑。
要選擇地勢平緩、土層較厚、清潔水源充足的地塊。土壤要求排水良好,有機質(zhì)含量豐富,酸堿度維持在中性,沒有廢水的污染。選擇前茬未使用長殘留農(nóng)藥的大豆、小麥、馬鈴薯或玉米等肥沃茬口。在播種前20 d進行翻土整地,使土壤疏松熟化,做到深耕、滅草、碎土、起壟,以增強土壤抗旱保墑、蓄水保肥能力。1 hm2施含有機質(zhì)8%以上的無害化農(nóng)肥30~40 t。
目前市場上甜糯玉米的品種繁多,大規(guī)模種植前可以先進行引種試驗,分析不同品種玉米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選擇適合當?shù)胤N植的玉米品種。目前市面上的甜糯玉米品種包括白、黑、黃、紅、紫、彩等,其中一般白色品種的口感最好,黑色品種的甜糯玉米抗病性比較強,黃色品種的次之,彩色品種的因為顏色獨特,一般被用于食品加工,但是栽培比較困難。
選出飽滿、無損傷、無病蟲、色澤鮮亮一致的種子,剔除秕瘦籽粒和雜質(zhì),在播種前10~15 d,于9時—16時的晴天進行曬種2~3 d,溫度不超過30℃為宜。曬種可殺死種子表面上的病菌孢子,預防和減輕絲黑穗病,同時能增強酶的活性,提高種子的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促進種子發(fā)芽快、出苗齊。藥劑拌種:玉米絲黑穗病較重的地塊,用質(zhì)量分數(shù)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320 g拌種 100 kg。
適當早播,以提早收獲上市,搶上市場空檔,鮮穗銷售價格更好。也可分期播種,分批上市,以防過期收獲,品質(zhì)下降,價位下跌影響經(jīng)濟收入。氣溫穩(wěn)定在12℃以上、5 cm地溫穩(wěn)定8℃即可播種。早春氣溫較低,采用溫棚育苗時應(yīng)注意通風調(diào)溫、調(diào)濕,保證正常發(fā)芽出苗。晚玉米可在7月上中旬播種,以抽雄揚花期不受“卡脖子旱”為原則。1 hm2播種量在35~40 kg。
1.5.1 隔離種植
在選地種植時,要與其他類型玉米品種嚴格隔離,隔離方法采用空間隔離或時間隔離??臻g隔離:在種植區(qū)外圍400 m范圍內(nèi)不得種植其他類型玉米品種,可利用公路、建筑物、田間道路、樹木及其他農(nóng)作物如蔬菜、薯類等進行隔離;時間隔離:主要采用錯開播種期的方法來避免與其他普通玉米的花期相遇,2個不同類型玉米品種的播種期間隔時間20 d以上。如大面積成片種植糯玉米,可適當降低隔離標準,以不使兩類玉米花粉相遇為原則,避免因相互串粉造成的特性喪失、品質(zhì)下降。
1.5.2 播種
播種密度常規(guī)以行株距65 cm×28cm為宜。即每0.067hm2定植4 000株左右。種植密度可根據(jù)土壤肥力程度和品種本身特性來確定,株型緊湊早熟矮小的品種宜密,株型高大晚熟的品種宜稀,肥水條件好的地塊宜密,瘠地水分不足宜稀。為提高群體鮮穗產(chǎn)量,每0.067 hm2可種到4 500株,矮稈或緊湊型品種每0.067 hm2可種到5 000株。每穴播種2~3粒??蛇M行寬窄行種植,寬行行距90 cm,窄行行距40 cm,株距25~30 cm。由于黏玉米籽粒不飽滿,淀粉等養(yǎng)分含量少,發(fā)芽勢較弱,幼芽頂土能力差,出苗率遠遠低于普通玉米。播前底墑要足,播種不宜太深,適當淺播,淺覆土,覆土2~4 cm即可。這是保證全苗的關(guān)鍵技術(shù)。
對缺苗斷壟嚴重的地塊在出苗期要及時補種。幼苗2~3片葉時發(fā)現(xiàn)缺苗,可以進行移栽補苗。幼苗長至3~4片葉時要及時定苗,要求去弱留強,留一株健壯苗。
黏玉米對肥料要求高,種植時要施足底肥和口肥,重視追肥。以氮鉀肥為主,磷肥為輔;以穗肥為主,粒肥為輔;以農(nóng)家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在植株的大喇叭口期,多施拔節(jié)孕穗肥,0.067 hm2施用尿素20 kg左右,待玉米植株開花散粉后再對弱株施少量的穗肥。施肥時需要保證在株旁10~15 cm盡量深施,施肥后,多多松土、培土、清溝,然后中耕除草,使得肥效能夠直達植株根部,施肥需要同時配合澆水。
用質(zhì)量分數(shù)40%阿特拉津膠懸劑4 kg/hm2混50%乙草胺乳油1 kg,兌水400 kg,播后苗前土壤噴霧。
早期糯玉米幼苗很容易長出一些分蘗,分蘗位的高低與分蘗的成穗率密切相關(guān)。分蘗位低的話,分蘗發(fā)生愈早,生長周期長,容易成穗;分蘗位高的話,分蘗發(fā)生越遲,生長周期短,很難成穗,變成無效分蘗。無效分蘗消耗植物養(yǎng)分,降低了甜糯玉米的產(chǎn)量。因此,早期去除分蘗是提高玉米產(chǎn)量的重要手段,可以針對干旱地塊,將物理除草和去除分蘗結(jié)合在一起,只保留最上部的果穗,其他的盡可能掰除,這樣有利于植株將養(yǎng)分集中供應(yīng)于果實。
如果種植密度過大,葉片可能會相互蔭蔽,容易出現(xiàn)授粉不良導致的禿頂、脫粒的現(xiàn)象,可以選擇在盛花期的9時—11時,選用拉繩法或搖株法實行人工授粉,一般頻率為隔天1次,需3~4次完成授粉工作。
澆灌時注意出苗水、拔節(jié)水、抽雄水、灌漿水分別需要早灌、巧灌、好灌、飽灌。植株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水分指標(田間持水量的百分比)也略有差別,播種期保持在75%左右,苗期保持在60%~75%,拔節(jié)期保持在65%~75%,抽穗期保持在75%~85%,灌漿期保持在67%~75%,均應(yīng)低于下限應(yīng)澆水。如果遇到澇期,應(yīng)提前及時做好雨澇排澇的工作,前期玉米淹水時間不得超過12 h,生長后期淹水不應(yīng)超過24 h。
病蟲害的防治原則一般為“預防為主,綜合防治”,蟲害一般包括黏蟲、薊馬、玉米蚜、玉米螟等地下害蟲,病害一般包括大、小葉斑病、絲黑穗病、銹病、粗縮病等,采用多種手段混合防治病蟲害不僅可以避免病蟲害產(chǎn)生抗藥性,還能在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基礎(chǔ)上,最大限度地提高甜糯玉米的產(chǎn)量。
選用抗逆性強的品種,實行輪作倒茬;清潔田園,減少初侵染源;加強田間水肥管理,促進玉米健壯生長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時中耕除草,消滅病蟲的繁殖地;適時摘除老葉病葉,減少菌源和降低田間濕度。
玉米生育后期容易受蚜蟲與螟蟲的侵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手段,不僅對環(huán)境的危害極小,而且持續(xù)時間長,可以顯著提高玉米的產(chǎn)量。對于玉米螟和玉米蚜等害蟲,可以使用燈光誘殺,選用高壓汞燈或者頻振燈,放置時呈品字形排列,從五月上旬開始在夜晚進行燈光誘殺,每隔4 d清除害蟲尸體,直到玉米成熟期為止。這種做法不僅危害小,而且對人力要求比較低,技術(shù)要求也不高,不需要特別培訓,殺蟲效率卻特別好。
可以積極引入一些害蟲的天敵,如青蛙、蟾蜍、本土鳥類等,不得使用高濃度或者對土壤危害特別大的農(nóng)藥,保護這些益蟲益鳥來捕捉害蟲??梢栽谔镩g的樹木上安置一些人工巢穴,幫助鳥類在田間安家。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天敵的同時,應(yīng)該注意當?shù)氐纳鷳B(tài)平衡,不能引入外來入侵物種,防止對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苗期黏蟲:田間百株有黏蟲15~20頭時,用質(zhì)量分數(shù)30%乙酰甲胺磷乳油180~240 g/0.067 hm2,或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16~20 g/0.067 hm2噴霧防治。玉米螟:田間受害株率達到10%~20%時,用質(zhì)量分數(shù)3%辛硫磷顆粒劑300~400 g/0.067 hm2加細沙5 kg撒施于心葉內(nèi)防治。銹病:發(fā)病初期用質(zhì)量分數(shù)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噴霧,間隔7 d,連噴2次大、小葉斑?。喊l(fā)病初期用質(zhì)量分數(shù)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或45%代森銨水劑80~100 g噴霧,隔7~10 d噴1次。絲黑穗病:用質(zhì)量分數(shù)2%戊唑醇濕拌種劑或20%三唑酮可濕性粉劑分別按種子量的2‰、5‰拌種預防。粗縮?。河?0%甲基異柳磷乳油按種子量的0.2%拌種或包衣;在出苗前進行藥劑防治,每0.067 hm2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g噴霧防治,或用70%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1~3 g/kg種子包衣防治,同時做好田邊、溝邊雜草噴藥防治。玉米蚜、薊馬:田間單株蚜量100~200頭時,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20 g/0.067 hm2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每10~20 g/0.067 hm2噴霧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用25%丁硫·福懸浮種衣劑或20%丁硫·?!の爝驊腋》N衣劑或16%?!ば翍腋》N衣劑包衣防治,還可兼治絲黑穗病。雜草:播后芽前,每0.067 hm2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 mL或34%二甲戊靈150~300 g兌水噴灑地面防治。苗后莖葉處理,每0.067 hm2用4%煙嘧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75 mL莖葉噴霧,或每0.067 hm2用20%百草枯水劑120~150 mL兌水30~50 kg在玉米苗高30 cm以上時定向噴霧防治,注意不要噴到玉米上。
適時采收是保證鮮食甜糯玉米的產(chǎn)量、品質(zhì)、口感和營養(yǎng)最佳的要點。一般來說,授粉后3~4周就可以采收上市。為了保證玉米的品質(zhì),可以分批采收。采收的重要標志是果穗略轉(zhuǎn)黃或者花絲變黑。糯玉米最好是當天采收就加工或者上市來保持新鮮度,一般不得超過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