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偵探小說誕生的那天起,就備受人們關注,在世界上擁有龐大的讀者群。由于偵探文學的寫作風格和情節(jié)描寫,無論是作家還是受眾都是以男性為主,而在大多數人眼中,女性則是需要人保護的一個形象,因此女性在偵探小說中經常扮演受害者或是旁觀者的角色。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及她的作品打破了這個思維定式,在她的筆下,不僅有勇于抗爭的女性受害者,也有心狠手辣的女性兇手,當然也有和善聰慧的女性偵探。通過她細膩的描寫,一個個女性形象變得鮮活而真實,女性在偵探小說中也因此有了存在感。本文主要以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復仇女神》為代表,從女作者、女偵探和女兇手三個方面,闡述女性在偵探小說中所扮演的角色。
關鍵詞:阿加莎·克里斯蒂;《復仇女神》;女性人物
一、阿加莎與《復仇女神》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為數不多的女性偵探小說家之一,她的作品數量之豐僅次于莎士比亞,因此被譽為推理女王,當然讓她享有巨大聲譽離不開她的推理小說,她自成一派的推理小說及她的女性身份都成了這位高產作家的獨特特點。而她的成功也免不了受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當時在英國文壇上享有盛譽的著名小說家伊登·費爾波茨是她們在托爾奎的鄰居,她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得到這位前輩的不少指點和鼓勵;同時作家梅·辛克萊和加斯頓·勒魯的作品對阿加莎?克里斯蒂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阿加莎的小說因為結構嚴謹,結局令人意想不到而深受讀者的喜愛,尤其是女性讀者的歡迎。
在阿加莎的眾多作品中,《馬普爾小姐探案》應該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在這部作品中,阿加莎描繪了一個聰慧的鄉(xiāng)村偵探簡·馬普爾,一位優(yōu)雅的老太太,她年紀偏大,看上去弱不禁風,而且喋喋不休,手里雜活不斷,與人們心目中固有的強壯敏捷,足智多謀的男偵探形象相去甚遠,任誰也難以想象這樣一位老人竟是心思縝密的偵探。而作為“馬普爾小姐系列”偵探小說之一,《復仇女神》主要講述了簡?馬普爾小姐和她的朋友們受人委托調查一起未明確說明的謀殺案,這個過程漫長而又撲朔迷離。在阿加莎的作品中,《復仇女神》或許沒有《尼羅河上的慘案》、《無人生還》以及《東方快車謀殺案》這些作品聞名,可是這部小說無論是作家本身,偵探還是兇手都是女性,本文旨在通過分析這三位女性的形象來思考女性在偵探文學中所扮演的角色及發(fā)揮的作用。
二、女性人物在偵探文學中扮演的角色
阿加莎塑造了多個或可憐、或可恨、或可敬的女性形象。在創(chuàng)作初期由于受偵探前輩的影響,阿加莎的女性形象是在模仿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后期她的作品女性罪犯占了很大的比例,她的這些高智商的女性罪犯是作家對女性敢于反抗,挑戰(zhàn)傳統(tǒng)和男權權威的肯定,表達了作家不斷加強的女性意識。
(1)女性作者
從偵探推理題材出現的那天起,就涌現出許多偉大的偵探小說家,無論是西方偵探小說的鼻祖埃得加·愛倫·坡,還是被譽為“偵探小說之父”的阿瑟?柯南道爾,亦或是近代最偉大的偵探小說家之一的東野圭吾,可以說男性占了大部分比例,而阿加莎的出現,無疑是給偵探文學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推理小說的漫漫歷史上,如果說曾有哪個作者跳脫了推理小說的限制,讓作品作為文學經典留名歷史,那么答案一定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在阿加莎的小說里,讀者不需要破解密碼,也無需掌握任何專業(yè)知識,只需要對人性有一定的了解,很快就能找到答案,這正是阿加莎偵探小說的一大特點。不管是比利時大偵探波洛還是鄉(xiāng)村偵探馬普爾,都是憑借豐富的生活經驗,從人性的角度入手,以對話的形式嚴謹的推理而得出結論。阿加莎的這兩位偵探形象打破了以往人們對偵探的固有印象,從一個不同的角度跟隨作者去分析案件,去剖析人性。
(2)女性偵探
與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類似,阿加莎在她的筆下描繪出了一個女性偵探。不同的是,柯南道爾筆下的大偵探福爾摩斯具備著十足的英雄魅力,而阿加莎筆下的馬普爾小姐卻是弱化過度的偵探形象。然而馬普爾小姐的出現卻是偵探小說中前所未有的,讓讀者產生好奇的同時也給予他們全新的感受。馬普爾小姐探案的方式自成一體,具有女性的特點,人們認為她奇怪但對她又十分欽佩。與其說馬普爾小姐是個有偵探天分的人,不如說她是一部人性百科全書,她只是一個普通的老太太,她沒當過警察也沒研究過犯罪,一輩子幾乎也沒怎么離開她生活的鄉(xiāng)村圣瑪麗米德,但在她七十多年的生命里卻閱人無數,而在這個鄉(xiāng)村里所包含的人性就足夠了,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相似的人。在她看來,人性是通用的,所以她可以通過直覺分辨出什么人有可能犯什么樣的罪,這正是女性智慧的極致,她看問題的切入點往往毫無理性可言,但是她的直覺卻使她看到問題的真相。
(3)女性兇手
與以前偵探小說家筆下的旁觀者或受害者角色不同,阿加莎?克里斯蒂描繪了一個個聰明且狠毒的女性罪犯,這在以往的偵探小說中是十分少見的。阿加莎塑造的女罪犯形象往往十分出彩,她將女性身上潛藏的惡挖掘出來,并為女性罪犯所代表。在《復仇女神》中,克洛蒂爾德出于對維理蒂扭曲的愛而阻止她尋求幸福,并因此殺死她埋葬在花園,雖然克洛蒂爾德的謀殺進行的非常的完美,幾乎沒有破綻,可最后依然逃不過懲罰。此外,她的內心也一直受著折磨,最后事情敗露她選擇親手了解自己的性命,從某種程度上看,也是對自己內心深處對自己自責的一種解脫。阿加莎?克里斯蒂借助偵探小說這個表現方式去構造和設置各種各樣的人生遭遇和境況,通過這種方式人們可以對人性的陰暗面有一個形象的認識,加深對人性內涵的領悟,而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小說,其人物形象也因此更為變得豐滿而生動。
三、結語
剛剛翻開這本書,可能大部分人都覺得所謂的“復仇女神”是為情所困的兇手,任誰也難以想象這是馬普爾小姐的代號。人們總是說,偵探小說里最不可能犯罪的那個人就是兇手,可馬普爾小姐卻認為最明顯的就是最可能的,正是因為如此明顯,所以才最有可能做到,她深信人性就是如此,跟著這個路子走,很容易就會找到兇手。馬普爾小姐探案系列的魅力就在于,即使最后兇手十分明顯,依然會為阿加莎對人性的深刻描寫拍案叫絕。不得不承認阿加莎·克里斯蒂帶給讀者的不僅僅是驚喜,還有反差,這一反差體現在方方面面。首先,從寫作風格來看,不同于以往多數偵探文學的寫作風格和敘事角度,阿加莎強調的是人性的本質,往往偵破一件案件時會讓讀者去對人性進行深入思考;其次,從馬普爾小姐這一形象來看,她的外表與她的能力同樣讓人吃驚,很難想象一個年老體弱的女性會是一個心思縝密的偵探;最后,阿加莎打破以往讀者對女性的固定印象,她們可以勇敢也可以兇狠,不需要一味的受人保護。總之,《復仇女神》這部小說并不像其他的世界名著令人熟知,然而這部小說所體現的人性及女性形象卻發(fā)人深省。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中,情節(jié)的構思幾于完美,不過更為重要的是她在小說中對人性本質的深入剖析,使讀者清晰地看到隱藏在動機背后人類的普遍共性。此外,雖然阿加莎的小說描寫的是罪惡,但是她的女性特質卻能讓讀者感受到人性的溫暖,這也是阿加莎作品能夠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阿加莎·克里斯蒂,《復仇女神》。丁麗梅,丁大剛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7.
[2]劉姬,《淺析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說中的犯罪形象》,載《外國文學》,2014年3月。
[3]劉文洋,《簡析男權文化下阿加莎小說的女性特點》,載《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3年4月。
[4]魯向黎,《女性意識的自我悖謬——析阿加莎克里斯蒂偵探小說中的女性意識》,載《平頂山學院學報》,2006年8月。
作者簡介:
張玥(1996-1—),女,漢族,吉林白城人,碩士學歷,吉林大學在讀,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