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范志紅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jié)又到了,按照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元宵和湯圓是節(jié)日必不可少的食物。然而,元宵和湯圓大多是用糯米制作的,屬于黏性谷物。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不好消化、血糖指數(shù)高,會帶來健康隱患。
中國人過節(jié)似乎特別喜歡吃黏性谷物做成的食物,除了元宵節(jié)要吃糯米做的湯圓和元宵,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是用糯米或大黃米做的,過年部分地區(qū)要吃年糕也是糯米做的,還有一些地區(qū)將糯米做的糍粑、打糕、油糕、麻團之類作為節(jié)日美食。糯米做的各種點心和甜食更是不計其數(shù)。除了我國,韓國和日本也有類似的習俗,對糯米甜食的愛好,一點不遜色于我們。
為什么東亞人民這么喜歡黏性的美食呢?歐美人感覺難以理解。這還要從我們的古人說起。
各種黏性的小吃和主食,原料都來自糯性的谷物品種。大部分谷物都有糯性和非糯性品種之分。人們最為熟知的有大米中的糯性品種糯米,其他還有黏性的小米、黍子、小麥、高粱等等,只是它們的產(chǎn)量沒有糯米那么高罷了。
圖片來源于:www.baidu.com(2019.12 )
黏性的黍子就是大黃米,自古以來在北方地位很高?!对娊?jīng)》里的“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估計就說的是大黃米。如今,非黏性的黍子和高粱主要作為飼料,只有黏性品種還用來做人類的食物。古人認為大黃米適合冬天食用,煮小米粥時,加些大黃米或者黏性小米,不僅口感會更黏稠美味,也很適合怕冷和消化不良的老年人。對于古人來說,黏性谷物加上油和糖制作出來的食物,滿足了他們對于幸福的多種向往。
首先,黏性谷物吸脹率低。黏性谷物烹調(diào)時吸水比非黏性品種明顯要少,所以同樣重量或體積來相比,“干貨”多,熱量高。在這樣的食物中再加入高油脂的餡心,或者用油拌、油炸,又帶來了更多熱量。這個性質(zhì)盡管對現(xiàn)代人來說很糟糕,但卻非常適合那些每天強體力勞動的古人。
其次,黏性谷物口感柔軟。在古代,沒有精白米、精白面,食物以全谷物和豆類為主,有時候還要“吃糠咽菜”,纖維太多,質(zhì)地太硬。能有黏軟的主食吃,感覺是非常愉快的。
第三,黏性谷物飽腹感延遲。大家如果留心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糯米食物在開始吃的時候覺得體積不大,吃了沒有多飽,于是一直吃下去。但是,等到胃里覺得滿,實際上就吃過量了,后面就感覺特別脹滿。這可能是因為身體按照其他主食的熱量密度來估計飯量,但沒想到糯米食物體積雖小但干貨多,于是造成了錯誤的估計。對于過去經(jīng)常吃不飽飯的人來說,能吃這樣“過飽”的飯,只有節(jié)日才有可能。或許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幸福感。
第四,加油加糖,能夠帶來更多的口味滿足?,F(xiàn)在對我們來說,吃油膩食物和甜食的機會很多,想吃就吃,但過去的人生活貧困,如果不是節(jié)日,根本吃不到這些東西。日常食物油水太少,就會非常向往高脂肪高糖的食品,好在他們每天辛勤勞作,體力活動量大,偶爾吃一次也不用擔心出現(xiàn)“三高”問題。
不過,黏性食品的這些“幸福感”,只是對貧困時代的人來說的。對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而言,春節(jié)剛剛吃過了太多的大魚大肉,身體積累了過多的脂肪,多余熱量無處消耗,這時候再過元宵節(jié),黏性食物這些特點可就不太“友好”了。
●不適合減肥者,極容易讓人多吃,因為體積小,干貨多,熱量高。
●刺激分泌胃酸,胃酸過多和胃動力不足的人不適合多吃。
●升血糖十分兇猛。無論是白糯米、黑糯米,還是黏小米和大黃米,血糖指數(shù)都在100 左右,堪比葡萄糖,比白糖還高。所以,每次看到什么讓糖尿病患者吃“無糖粽子”“無糖湯圓”之類的說法,我都覺得有點可笑。糯米+糖+脂肪的組合,有膽囊疾病、慢性胰腺炎、高脂血癥的人也應節(jié)制。
不過,不能多吃,也不等于一年不能吃上一次兩次,民俗文化還是要傳承的。所以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讓節(jié)日和黏性食物“和平共處”。如果有相關疾病,過節(jié)的時候,對這些食物就要節(jié)制了。
下面就給大家說說我的健康吃湯圓的五個建議。
首先,湯圓和元宵是糯米做的,是主食,所以吃了就要減掉其他主食。正如民歌中所唱“湯圓一樣可以當茶飯”,3 個中等大湯圓(1 兩)相當于半小碗米飯的碳水化合物。
其次,湯圓和元宵的餡料中加了油脂,所以可以用減少炒菜油和堅果仁來作為彌補。換句話說,餡料有油的湯圓可以配合放油比較少的菜肴。如果是果仁、芝麻餡料的湯圓就可以少吃堅果零食了。
第三,煮出來之后趁熱吃,當然前提是不要燙著嘴。湯圓或元宵冷了之后不僅變形走樣、口感變得難吃,而且不好消化。
第四,如果想控制體重、血脂和血糖,不妨先吃些蔬菜和蛋白質(zhì)食物,最后再吃湯圓。比如先喝杯豆?jié){或牛奶,再吃一小碗菜,然后再吃湯圓。最好只吃一次應個景,如果想多次吃的話,每次少吃點,比如中午兩三個,晚上再吃兩三個,并減掉半碗飯,別在三餐飯之外額外吃湯圓。想嘗試多種餡料,就買三種,每種吃一個好了,不必一天把三包湯圓都吃完。
第五,如果想吃熱量低一點、脂肪少一點的湯圓,不妨好好看看速凍湯圓包裝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仔細看就能發(fā)現(xiàn),其實熱量值能差百分之好幾十呢。一般來說,水果餡料的湯圓脂肪少、熱量低,芝麻果仁餡的熱量就高一些,咸肉之類餡料的熱量也不低。
總之,糯性食物具有特殊的口感和性質(zhì),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便想控制體重、血糖和血脂,在節(jié)日當中,少量吃一些,幸福一下,也是完全可以的。只要按以上建議合理地吃,并不會帶來什么大麻煩,不必妖魔化這種傳統(tǒng)食品,但也不要太貪吃。
祝大家元宵節(jié)快樂,全家團圓美滿!
小貼士:如何看湯圓的營養(yǎng)成分表
先找到營養(yǎng)成分表。看每100 克湯圓產(chǎn)品中含有多少克脂肪,多少千焦耳熱量。用這個數(shù)據(jù)對幾個產(chǎn)品進行對比,就能挑選出脂肪含量最低的湯圓。
看清一袋湯圓的總重量是多少,以及一共有多少粒湯圓,就能知道每一粒湯圓是多重,然后就可以換算出來100 克湯圓相當于多少粒。根據(jù)這個就能算出來一粒湯圓中含有多少脂肪、多少熱量。雖說有點麻煩,但按幾下計算器也沒有多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