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玉明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明月歸。
這是唐代德誠禪師的一首詩,題名《船居》,是以釣魚為象征說禪法?!扒С呓z綸直下垂”,一個很深的欲望引導著人的行動,名也好,利也好,總之人心焦渴,定要從外界獲得什么才滿足??墒恰耙徊ú艅尤f波隨”,就像水面的波紋,一浪推著一浪,你走了一步,隨著就有第二步、第三步乃至無窮。而因果的變化不是人能夠控制的,你會越來越多地感嘆:“唉,形勢比人強?。 薄盁o可奈何?。 笔郎嫌行┛啻蟪鹕?、以生死相搏的人,問到起因,不過是些瑣屑小事,甚至是一時誤會。何至于此呢?這就是“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忽然醒悟過來,發(fā)現(xiàn)你最初所求的目標是虛妄的,或者說是可有可無的,得之失之,隨之由之而已,你就從被動的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飄然無礙?!皾M船空載明月歸”,什么也沒有得到,空船而去,空船而歸,但心是歡喜的。其實,什么是“得”呢?你一心想要得到一個東西,念念不忘,心都被它塞滿了,偌大世界,你卻置若罔聞,“得”未嘗得,失掉的已經(jīng)很多!什么是“失”呢?你于外物無所掛心,將“得失”只看作因緣的起落變化,心中有大自在,根本就沒有東西可“失”?!耙徊ú艅尤f波隨”是俗眾的人生,“滿船空載明月歸”是禪者的境界,其中的區(qū)別,很值得體悟。
王維有一首《辛夷塢》,寫一處小小的景色,但極富禪趣: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這里“木末芙蓉花”是借指辛夷。辛夷是一種落葉喬木,初春開花,花苞形成時像毛筆的筆頭,故又稱木筆。花有紫白二色,開在枝頭(就是“木末”),大如蓮花(所以用“芙蓉花”比擬,蓮花也叫芙蓉花)。詩中說“發(fā)紅萼”,那是紫色的辛夷。
我曾經(jīng)在山野見過這種花,開花時樹葉還未萌發(fā),一樹的花,色彩顯得格外明艷。這種花凋謝的速度很快,花盛開的同時就能見到遍地的花瓣,在草地上,在流水中,格外醒目。
它有美麗的生命,但這美麗并不是為了討人歡喜而存在,更不曾著意矯飾,故作姿態(tài)。你從塵世的喧囂中走來,在人跡罕至的山澗旁見到天地寂然,一樹春花,也許真的就體會到什么是萬物的本相和自性了;你又回到塵世的喧囂中去,也許有時會想念那山中的花在陽光下展現(xiàn)明媚的紫色,無語地開,無語地落。
如果覺得王維那首詩雖然令人震撼,卻多少有點冷寂,我們再讀一首韋應物的《滁州西澗》,它的味道有些不同: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是中唐詩人,曾經(jīng)做過滁州刺史,這首詩就是寫滁州西部山野的景色。
詩開頭寫草?!蔼殤z”是偏愛的意思。為什么呢?一方面山澗邊的草得到水的滋潤,春天到來時顯得格外蔥翠;另一方面這是“幽草”,它是富有生氣的,同時也是孤潔和遠離塵囂的。對澗邊春草的喜愛,呈現(xiàn)了作者的人生情懷。
如果一味地寫景色之“幽”,詩的意境便容易變得晦暗,所以詩人隨后寫黃鸝鳴于深樹,使詩中景物于幽靜中又添幾分歡愉。這是一首郊游遣興之作,不像王維的《辛夷塢》那樣強烈地偏向于象征,它更有生活氣息和情趣。
絕句的第三句通常帶有轉(zhuǎn)折意味,同時為全詩的結(jié)束做鋪墊。在這里,“春潮帶雨晚來急”,雨后山澗的水到了黃昏時分流得越發(fā)湍急,一方面交代了郊游的時間和景物變化,同時又很好地襯托了末句的點睛之筆——“野渡無人舟自橫”。
澗水奔流不息,澗邊渡口的小舟卻自在地浮泊著,一副擺脫約束、輕松悠閑的樣子。時間好像停止了。
人總是活得很匆忙,無數(shù)的生活事件互為因果、相互擠壓,造成人們心理的緊張和焦慮。在這種緊張與焦慮之中,時間的頻率顯得格外急促。而假如我們把人生比擬為一場旅行,那么渡口、車站這類地方就更集中地展現(xiàn)了人生的慌亂。
舟車往而復返,行色匆匆的人們各有其來程與去處??墒且獑柸说降讖哪睦飦怼⑼翁幦?,大都卻又茫然。因為人們只是被事件驅(qū)迫著,他們成了因果的一部分。
但有時人也可以安靜下來,把事件和焦慮放在身心之外。于是,那些在生活的事件中全然無意義的東西,諸如草葉的搖動、小鳥的鳴唱,忽然都別有韻味。你在一個渡口,卻并不急著趕路,于是悠然空泊的渡舟忽然有了一種你從未發(fā)現(xiàn)的情趣。當人擺脫了事件之鏈的時刻,也就從時間之鏈上解脫出來。它是完全孤立的,它不是某個過程的一部分,而是世界的永恒性的呈現(xiàn)。
“野渡無人舟自橫”有很強的畫面感,也經(jīng)常成為畫家的選題。那是一條不說話的船,卻在暗示某種深刻的人生哲理。
世間有無窮的是非、無窮的爭執(zhí),還有無窮的誘惑,人不能不在其中走過。要全然不動心也許很難,但若是處處動心,那恐怕要一生慌張,片刻也不得安寧。
(雙 木摘自浙江文藝出版社《詩里特別有禪》一書,曾 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