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劍楠
周口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0
大學中的日語教學專業(yè)課程對于培養(yǎng)具備日語表達能力的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推動中日兩國未來經(jīng)濟和文化交流的進一步深入發(fā)展。在以往的日語教學中,教師片面關注對學生語法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對學生日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在日語交際中缺乏經(jīng)驗,影響了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這是當前日語教學發(fā)展中應當解決的問題。
在以往的日語教學中,教師重視對日語語法的教學,重視對學生日語基礎知識的提升。但是,對于學生日語交際和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視不足,導致學生在未來工作和生活中的日語使用質(zhì)量較差,可能給文化交流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日語中許多表達方式都受到了日語文化的影響,在教學中僅僅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會導致學生對日語文化的認識不足,跨文化交際能力難以得到提升,不利于我國當前的國際文化交流工作的進行。
在學生日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中,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明確中日文化差異。日語中詞匯以及表達方式等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較深,只有明確日本文化的特點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日語表達和使用能力。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詞匯含義和使用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文化的差異也使得社交習慣等存在偏差。加強日語文化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對日本文化和生活習慣的了解,有助于學生日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文化差異的存在使得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交方式以及肢體語言存在差異,在日語文化背景之下,為了提升交際效果,學生應當對日本文化中的一些肢體語言有著充分的了解,以此來優(yōu)化自身的交際能力。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日本文化,對于交際中不同場合之下的肢體語言進行介紹,培養(yǎng)學生的肢體語言應用和理解能力,提升肢體語言的表達效果。
在跨文化交際中,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很高。在日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對學生日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保證學生在表達中可以準確的表達自身的想法,且提升交際中對方的體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小組內(nèi)在課上使用日語進行交流和表達,在日常教學中鍛煉學生的日語實踐能力,以此來推動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為了提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日語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開展一些教學活動,以此來為學生使用日語創(chuàng)設合適的環(huán)境條件,提升學生的日語表達積極性。日語比賽是常見的一種教學活動,借助日語比賽,學生的表達能力可以得到提升。為了提升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在比賽中設置小組對抗機制,對參與的學生進行分組,小組內(nèi)進行互問互答,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反應能力進行評價,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日語綜合表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日語翻譯比賽,將翻譯質(zhì)量作為評價指標,對學生的日語翻譯能力以及日語語法能力進行檢測,提升學生日語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來獲取教學資料,并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來進行教學資料的發(fā)送,方便學生的使用。借助教學網(wǎng)絡平臺的建設,學生可以更為靈活的進行日語知識的學習,了解更為廣泛的日語文化知識和交際習慣,有效的提升了自身的交際能力,強化了日語知識基礎。另外,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教師可以更為高效的完成對學生的管理和指導,教師和學生可以在網(wǎng)絡上進行在線交流,方便了教師了解學生學習上的難點;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直接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有助于學生交際能力的提升。
當前許多高校在教學中的重點是提升學生的語言基礎和應用能力,其知識相對專業(yè)性更高,對于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不足,缺乏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交際的教學資料。因此,在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中,教師可以結合互聯(lián)網(wǎng)來獲取更多的跨文化交際資料,學校也可以豐富圖書館的資料內(nèi)容,并借助開展留學生活動來幫助相關專業(yè)的學生來進行交際能力的鍛煉,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強化跨文化交際能力。
隨著中日文化以及經(jīng)濟交流的不斷發(fā)展,當前國家開始重視日語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在日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對學生日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提升學生的日語基礎能力之外,教師還應借助各類教學活動和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來幫助學生練習交際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日語應用能力,促進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