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偉 劉國友 張文佳
【摘要】目的:分析北京某區(qū)縣94名社區(qū)精神病人死亡原因。方法:自制問卷對某區(qū)縣40個月中社區(qū)死亡精神病人調(diào)取相關(guān)的數(shù)據(jù),檢驗分析死亡原因及相關(guān)因素。結(jié)果:軀體病死亡率最高;心腦血管病最多;自殺者中以病程短者明顯,意外傷害中以車禍居多。41-50歲組死亡率最高3.49%。 結(jié)論:加強(qiáng)家屬的康復(fù)護(hù)理技能,完善支持系統(tǒng),以降低社區(qū)精神病人死亡率。
【關(guān)鍵詞】社區(qū);精神病;死亡;護(hù)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Beijing District 94 community psychiatric patients death.Methods: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collected relevant data on mental deaths in a community in a district and county within 40 months, and examined and analyzed the causes of death and related factors. Results:Somatic disease has the highest mortality rate; cardio-cerebral vasculSomatic disease has the highest mortality rate;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has the highest mortality rate; among those who commit suicide, the short duration is obvious, and accidents are mostly caused by car accidents. The highest mortality rate in the 41-50 age group was 3.49%.Conclusion:Strengthen the family'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kills and improve the support system to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community mental patients.
【keyword】 community psychiatric nursing death
【中圖分類號】R197.1?【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1-0116-01
為了解北京市平谷區(qū)死亡精神病人的情況,開展本次調(diào)查工作,通過分析和了解精神病人的死亡原因,建議采取相應(yīng)的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1]。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北京市平谷區(qū)自2009.9.1-2.12.12.31社區(qū)在冊精神病人共計2728例,其中死亡94例,死亡率3.45%。其中男51例(54.26%),女43例(45.74%)。
1.2方法
通過北京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平臺收集死亡患者資料進(jìn)行分析。
2?結(jié)果
2.1 一般情況:
死亡患者94例,其中男性51例,占54.26%,女性43例,占45.74%。年齡21-91歲,平均年齡(59.4±16.1)歲。其中因軀體疾病死亡65例,自殺16例,意外死亡13例。
2.2 與性別關(guān)系:
男性死亡率51/1315(3.88%),女性死亡率43/1413(3.04%),X2=1.428,P=0.232,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
2.3 死亡年齡(死亡率):
其中以80歲以上人群組死亡率最高。青壯年人群中(20-60歲),以41-50歲組死亡率最高3.49%,與其他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見表1。
2.4 死亡原因
軀體病死亡65例占69.15%,自殺16例占17.02%,意外13例占13.83%。死亡原因中軀體病組以心腦血管病最多,達(dá)53.85%;自殺組中以服毒(包括服用抗精神病藥)最多,占43.75%;意外死亡中以車禍最多占到53.8%。
2.5自殺因素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有16名患者自殺,各年齡段自殺率無顯著性差異。
2.5.1 自殺死亡與非自殺死亡比較
女性自殺死亡者高于男性;自殺死亡者年齡小于非自殺死亡者;婚姻狀況中的已婚和家庭支持良好者在兩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
3?討論
本文中死亡率3.45%(94/2728),男性多于女性。精神疾病的死亡原因主要為軀體疾病、自殺、意外等[2]?;颊咭蜍|體疾病死亡率最高為69.15%,自殺和意外其次,可能與服藥對患者身體的影響等有關(guān)[3]。隨著患者年齡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減弱,更易伴發(fā)軀體疾病,以心腦血管病死亡率最高。從死亡年齡分布中80歲以上人群組死亡率最高,青壯年人群中以41-50歲組死亡率最高,可能和此年齡段患者承受更多壓力有關(guān)。因意外死亡中原因最多的為車禍,可能與患者的疾病特點有關(guān)。針對自殺和非自殺死亡患者的比較發(fā)現(xiàn),自殺死亡的患者中女性明顯多于男性,可能與女性承受更多方面的壓力有關(guān)。同時發(fā)現(xiàn)自殺死亡的患者中已婚和良好家庭支持明顯低于非自殺死亡者,說明良好的家庭和支持系統(tǒng)對患者的重要性。
4?家庭監(jiān)護(hù)對策
4.1 堅持治療,從家屬到患者都要了解服藥的重要性,家屬要代為保管藥物,并監(jiān)督患者服藥。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dǎo)工作,患者適應(yīng)自己的角色[4]。家屬要多關(guān)心患者的身體情況,合理用藥,定期做心電圖及其他必要的檢查。對有消極觀念的患者要加強(qiáng)監(jiān)護(hù),以避免患者采取實際行動。加強(qiáng)健康教育,包括精神衛(wèi)生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慢病知識,提高疾病的普及率,掌握預(yù)防慢病的基本知識。
參考文獻(xiàn)
[1]?宋質(zhì)敏 住院精神病人死亡79例的臨床分析[j].四川精神衛(wèi)生,1992,12(4):260
[2]?張英美,褚惠英,陳金芳,等.30例住院復(fù)退軍人精神病死亡原因分析及護(hù)理干預(yù)[j].2004,16(3):183
[3]?高士元,費立鵬,等.精神分裂癥病人及家屬受歧視狀況[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5,19(2):82-85
[4]?金梅,余海鷹.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對心血管和代謝的影響[j].國外醫(yī)學(xué)精神病學(xué)分冊,2004,31(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