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琴
(康保縣農業(yè)農村局,河北 康保 076650)
旱地小麥栽培是指在無灌溉條件下,依靠自然降雨滿足其生理生態(tài)需水、完成生產過程的栽培技術。
耕深21~25cm。俗話說:“深耕加一寸,頂上一茬糞”、“深耕有三好:根深、蓄墑又滅草”。春小麥根系比較弱,需要有個肥沃深厚的活土層,所以深耕是小麥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早春氣溫升高,風大,土壤容易失墑,應及時耙耱整地保墑,減少土壤蒸發(fā),提高土壤含水量,為旱坡地春小麥播種創(chuàng)造疏松平整的土壤條件。整地后要在兩天內及時播種。努力做到土壤松軟細綿,上虛下實,為提高播種質量,為保證苗全,苗壯打下堅實基礎。
旱地多瘠薄,施足底肥并適量配施化肥是小麥豐產的基礎。旱地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配施,才可滿足春小麥各生育階段對氮、磷、鉀的需要。基肥在秋耕時施入,畝施優(yōu)質農家肥2500kg。如果受肥源限制,農家肥少,也可采取氮、磷配合施用措施,做到以磷保氮,以氮促磷,促進小麥根系的生長發(fā)育,提高抗旱能力。同時,結合播種,可畝施種肥磷酸二銨4~5kg,配施尿素2~2.5kg或三元素復合肥。
適合我縣種植的旱地春小麥品種少,目前主要種植品種是內麥22,當?shù)胤Q“大白皮”。該品種具有抗旱、抗倒伏、穗大、粒多、產量高等優(yōu)點,缺點是軟質麥,面粉質量差。
通過篩選、風選和精選機等方法,把夾雜物和不適做種用的小粒種子清除掉,選出粒大飽滿的種子做種,可以減少浪費,節(jié)約用種,保證出苗率,苗全苗壯。一般可增產5%~10%。簡而易行,一舉數(shù)得。用作播種的種子應做一下發(fā)芽率試驗,以保障足夠的基本苗數(shù)。
春小麥分蘗期短,分蘗少,地下莖少,次生根數(shù)少,種子根在一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精選種子可以增加種子根數(shù)和第一片綠葉面積,對培育壯苗十分有利。在播種前7~8d曬種,播前2h,用種子量0.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用種子量0.2%的40%拌種霜可濕性粉劑”拌種(現(xiàn)拌現(xiàn)種,拌種要均勻。超出使用劑量影響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劑量低影響發(fā)芽率)。
適期播種是培育壯苗、增強抗逆性、延長穗分化時間、提高成穗率的有效措施。一般在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3℃以上時播種為宜,不宜過早。早播雖可充分利用返漿水,保證出苗,但易使小麥生長需水高峰期(拔節(jié)至抽穗)與自然降水高峰期錯位,常常遭遇“卡脖旱”。在確保正常成熟的前提下,當?shù)赝ǔS?月20~25日播種,可使春小麥需水高峰期與7月份降水高峰期相吻合,從而提高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
合理的播種量要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颉⑼寥?、栽培條件和品種特性而定。一般旱坡地播種量為每畝11~12.5kg,二陰灘地為12.5~15kg。行距4~6寸為宜。
旱地春小麥田間管理的重點是:早鋤淺鋤,提溫促根,防旱保墑,提高抗旱能力。當幼苗長到三葉一心時進行第一次中耕(6月上旬),以消滅雜草,破除板結,提高地溫,促進幼苗生長。第二次中耕在分蘗至拔節(jié)前進行,要深鋤、細鋤,拔凈垅眼大草,促進次生根生長,輕地表水分蒸發(fā),為小麥正常生長發(fā)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防治闊葉雜草。在麥苗4-5葉期,用72%2,4-D丁酯乳油每畝 50-75毫升;防治麥田禾本科雜草可選用10%驃馬乳油畝用藥液40毫升。
拔節(jié)至抽穗前是小麥需肥關鍵時期,而旱地春小麥生長后期土壤養(yǎng)分難以滿足小麥對養(yǎng)分的需求,因此,在拔節(jié)至抽穗前,根據(jù)田間長勢可趁雨畝追施純氮4.6kg,促穗大粒多和提高產量。
壩上旱地主要加強對麥稈蠅和黏蟲的防治。病害主要有小麥葉銹和白粉病。
黏蟲:田間調查幼蟲密度每平方米15頭時進行防治,用4.5%高效氯氰菊酯油劑1000~1500倍液噴灑。
在蠟熟末期及時收獲脫粒。當麥穗發(fā)黃,籽粒變硬,用手捏不變形,但能用指甲切開,內呈蠟質狀或干糊狀,稍具彈陣即可收獲,收獲后在田間風干后再脫粒。
總而言之,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旱地春小麥的豐產栽培技術,只要我們在小麥種植過程中合理的應用這些栽培技術,一定能夠顯著提高春小麥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