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設計繁榮又復雜的歷史進程中,傳統(tǒng)與革新持續(xù)并進著。每次回望這段歷史,總有一些經典的傳奇故事值得我們一次次提及。在歐洲東部的繁華都市維也納,擁有近150年歷史的家具品牌Gebruder Thonet Vienna便是從這里開始書寫不凡的。
時值1842年,經營家具制造生意的Michael Thonet離開家鄉(xiāng)來到歐洲東部的大城市維也納。他與五個孩子于1853年正式成立公司Gebruder Thonet,此后又在1976年將公司位于奧地利的商業(yè)部分,正式更名為現在的Gebruder Thonet Vienna(GTV)。
在遠離家鄉(xiāng)的哈布斯堡王朝首都,Michacl Thoner摒棄了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木工藝,轉而嘗試在家具制造過程中采用工業(yè)化學技術,這一革新性的嘗試令其能夠大批量地生產既優(yōu)雅又實用的家具作品。為了能讓普通消費者接受這一家具設計領域的革新,他迅速投資并規(guī)劃了大量分銷路徑,意圖打開更廣闊的消費市場。也正是在這一時期,GTV生產出很多至今都令人念念不忘的經典作品。比如為維也納宮殿PalaisSchwarzenberg設計的著名的HJ椅。而此后,以這把椅子為原型的更多經典作品被設計和打造,OttoWagner和AdolfLoos等無數設計大師也都曾是GTV的設計師和產品的忠誠擁護者。
事實上,早在1842年MichaelThonet便獲得了令他享譽全球的工藝專利:將扭曲的山毛櫸木條放入加壓釜中吸濕,然后將其用力彎曲并固定在金屬模具中進行干燥。如此便可去掉那些為了保持結構穩(wěn)固而加入的額外修飾,從而呈現一種更簡潔的形式。
與此同時,MjchaelThonet深刻洞悉到彎曲木材的未來前景。這種傳統(tǒng)工藝在當時并不被重視,但MjchaelThonet決定用鮮木代替干木來改變這一傳統(tǒng)工藝的應用,因為直覺告訴他:鮮木比干木更為靈活。由此,他開始了一系列木板彎曲試驗,將木板浸泡在沸騰的膠水中,再放入堅硬的模具里塑形。但由于黏合劑的不穩(wěn)定性,這種處理方式并不能保證產品的穩(wěn)固性。為克服這一點,他嘗試從木材本身的物理特性入手,通過調整材料纖維之間的摩擦力來實現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
不斷嘗試、探索和革新的精神一直流淌在GTV的血液里。早在1911年,GebruderThonet的產品目錄便已經收入了980種不同型號的椅子。盡管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給世界帶來巨大創(chuàng)傷,但他們仍憑借對家具設計的經驗和熱情堅定地走到現在。在GTV的發(fā)展歷程里,他們以開放的態(tài)度面對未來。因為時代是世界的,而未來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