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麗娜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qū)崔莊鎮(zhèn)沙口小學,河北 保定 072550)
學生怎樣適應當今的素質教育形勢呢?唯一的答案——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具備了較強的自學能力,將來才能獨立地探究新的科學領域,吸取新的知識,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應該在教學中狠抓“預習”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工作,預習是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感悟的過程,也就是認知的過程,經過預習,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提升,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
我以小學語文為例,談談通過師生互動指導預習,實踐中建立明確的反饋體系等來規(guī)范學生的語文預習,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的方法,預期在學生的預習方法、預習設計等方面能有所創(chuàng)新和突破。古人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學生課前進行過預習,上課時思想比較集中,學生的自主性較強,在課堂上生成的東西就比較多,聽課效率自然高。近幾年,我在任教的學校中通過很多方法讓學生進行預習,剛開始上課時,學生經常滿頭大汗跑進教室,進了教室才慌張摸出書本匆匆地聽老師上課,有些時候他們的自制力比較差,精力一下子無法轉移到課堂上來,課文又沒溫習過,所以很難跟上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迷迷糊糊地聽完一節(jié)課,長此下去,學習興趣逐漸降低,成績也無法提升,隨著年級的升高和課業(yè)的深入,他們這種學習方式已無法適應當前新課改要求,課前預習的養(yǎng)成和必要性在當前的學習中也顯得越來越重要,但在我市實行高效課堂以來,我們學校也在學生的預習方面下了很多的功夫,我在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也深深地體會到學生預習的重要性,并通過學校的幾節(jié)公開課,學生的預習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改觀,通過四年多的實踐與努力,我有了一套自己的預習的模式,在現(xiàn)在教學的班級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證,下面我就談談我的預習模式心得:
(一)默讀:拿到一篇新課文,往往會有一些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初讀課文時,可以采用默讀了解的方法。1.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2.用橫線畫出生字、詞和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詞語多讀一次;3.用波浪線劃出不理解的句子、你喜歡的句子或者你覺得寫得好的句子,并能寫出自己的體會,這樣在潛移默化中訓練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4、圈出后鼻音和翹舌音,默記。
(二)查問
1.查閱字典、詞典,利用互聯(lián)網,或問別人(包括同學、老師、家長)讀準生字字音,口頭組詞。2.用各種辦法記住生字字形,(象形、會意、形聲,加偏旁、減偏旁、換偏旁,做動作,猜謎語,奇思妙想)這一點特別能加強和提高學生的語感和語文素養(yǎng),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大語文觀。4、理解要掌握的詞語,口頭說說詞語的意思。
(三)朗讀
生字認識了,就可以放聲誦讀了,“眼過三遍,不如嘴過一遍”,大聲誦讀,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都很有好處。1、讀課題,思考:我要知道些什么?2、大聲朗讀課文三遍:第一遍重在鞏固生字的讀音、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第二遍注意文章內容,思想意義,了解文章寫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說明的東西,課文當中給我們反饋出了怎么樣的信息。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結構,寫作方法?;卮穑赫n文從哪些方面來告訴我們的?
(四)做好摘錄筆記
就是把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鑒的詞句摘錄下來,“嘴過三遍,不如手過一遍”,動手摘錄,使眼、手、腦并用,效果比讀更好,這點我從接手這個班來堅持了整整四年,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小學語文知識貴在積累,所以到了現(xiàn)在的六年級,我們班學生的語文預習做得游刃有余,毫不費力。1.不理解的詞語(句子),預習后如果還是不理解就摘抄到本子上,帶到學校跟老師同學交流。2.摘抄喜歡的和覺得寫得好的詞語(句子),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些詞語(句子)或者為什么覺得這些詞語(句子)寫得好并帶到學校跟老師同學交流。
(五)拓展
1.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帶到學校跟老師同學交;2.仿寫句子或者段落,特別是一些現(xiàn)代詩歌。對于學生的摘錄筆記我從開始就在堅持讓學生做,這樣幾年下來,學生的積累就上去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抓住共同特點,安排預習內容;注意學生差異,分層設計。
(一)一個班的學生,就學習基礎和學習的素質來說是有一定差異的,也有共同的弱點。如即使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理解事物也往往是孤立的,不注意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反映在預習上,理解支離破碎,抓不住重點,深入不下去。
(二)一個班的學生除了共同的弱點外,還存在新聞記者能力的差異。程度好的學生能自覺運用學到的預習方法按照目標去預習;而閱讀能力差的學生讀書結結巴巴,生字還不會查,文章的段落分不準,主要內容概括不上來。根據(jù)這個現(xiàn)狀,要變“一刀切”“一鍋煮”的做法,對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預習目標。教材中每篇課文,體裁不盡相同,訓練重點各有側重,所以設計預習還要從教材特點出發(fā)。一些饒有興趣的預習題,激起了學生學習新課的欲望,盡管不少學生看過《安徒生童話》,然而學習該文時,興趣濃,積極性高。不但學懂課文,憎恨黑暗的社會,并且在學習中掌握了童話的特點。
這一步是較高層次的要求,要求我們根據(jù)課文及練習題進行思考,這部分內容我采用靈活多變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在課堂上讓小組的共同討論完成,收到了很好教學目的。
總上所述,學生的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日之功,教師要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一步一個腳印的進行,不可操之過急,我堅信,不斷時訓練學習后,小學語文教學一定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