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
(濟寧學院附屬高級中學,山東 濟寧 272000)
本文將針對中學生德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教師可以通過加強班級管理、加強愛國主義的內容教育以及以身作則等方法為學生宣揚愛國主義的精神,從而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
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學生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必須從學生的組織管理開始落實。只有嚴格遵從學習紀律和組織管理的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領會愛國主義精神。作為教師,對于學生的一些違反紀律的行為既要嚴厲指責學生的行為,又要通過批評和懲處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但同時教師對學生也要懷著寬容的態(tài)度,不能一味指責,而是要對癥下藥,用愛慢慢感化學生的心靈。
例如,中學生正是青春期處于成長發(fā)育的時候,因此往往具有比較愛玩的天性,不能按時的完成作業(yè)或者在計算題目上偷懶。曾經(jīng)有一個學生染上了抽煙的惡心,經(jīng)常聚眾抽煙。不僅危害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還帶壞了班級的風氣,對教師的組織管理帶來了十分惡劣的影響。一次,這個學生又躲在宿舍內偷偷吸煙,不僅將宿舍里弄得烏煙瘴氣,還不小心將床單點著了。多虧有巡檢人員經(jīng)過,將大火及時撲滅,這才避免了一場災禍的發(fā)生。對于這一類學生,教師應該做的,不僅僅是去嚴厲地責罵學生。教師首先要意識到,學生的行為和他自身成長環(huán)境是息息相關的,自己要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等行為,就必須用關懷和愛感化學生,對其行為加以引導。除了可以把學生帶到辦公室和其進行談話,對學生的錯誤行為指出,并試著規(guī)勸學生,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了解。例如,打聽學生是否是因為父母工作繁忙,沒時間照顧學生從而致使其養(yǎng)成了偷懶的習慣。還是因為是單親家庭,缺少父母關愛等等。只要教師能夠懷著真誠的愛關注學生,并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就會逐漸感化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
過去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許多教師只注重教育的形式而忽略了愛國教育的實質是為學生構建正確的世界觀。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在愛國教育班會的時候只是在一起開會拍張集體照就草草結束了,并未對學生世界觀的構建起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
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就要多注重班會的內容而不能流于形式。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部給學生講述一些愛國志士、革命烈士的愛國事跡,為學生埋下愛國的種子。此外,教師也能夠通過從民族利益角度來為學生講解:“國家是中華人民52 個民族共同的國家。如果國家不富強,中華人民就不會受到外國人的尊重,甚至國家還會遭到外來侵略者們的威脅。在100 多年前,由于統(tǒng)治中國的清政府懦弱無能魚肉百姓,導致外國人都來侵略中國并妄圖瓜分中國。當時的人民百姓們都處在了水深火熱之中,感到苦不堪言。辛虧有一些能人志士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蘇醒了。他們組織起來抵抗外國侵略者,并發(fā)展中國。經(jīng)過努力終于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新中國。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國經(jīng)濟在世界上騰飛。中國已經(jīng)發(fā)展成了世界上當之無愧的世界強國,每個中國人都為他的身份而自豪。這說明只有當自己的祖國富強了、強大了,中國人民才能受到世界上所有人的尊重。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我們必須愛戴我們的祖國,并為了建設一個強大富饒的祖國而努力奮斗?!苯?jīng)過教師的這一分析后,學生就能認識到愛國的重要性,從而對自己的國家產(chǎn)生強烈的眷戀之情。
教師作為學生的領路人,更加應當以身作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們在無形中受到教師的感染,今后做愛國愛民的事情。教師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例如,每學期組織學生們去幫助環(huán)衛(wèi)工人們清掃馬路、去敬老院看護老人,為老人們打掃衛(wèi)生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在無形中為學生宣揚了愛國主義的精神。
此外,對于學生一些不良嗜好教師也要及時杜絕。由于中學生正是處于建立世界觀的特殊時期,因此教師應當注意對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好的氛圍,讓學生健康和快樂的成長。教師就要避免學生染上不良的嗜好,禁止學生學習一些污言穢語。在部分學生看來,自己抽煙和口吐污言穢語是十分“酷”的行為,卻絲毫沒有看到事件的危害性。只有在老師和家長的規(guī)范下,才能夠更正自己的陋習。因此,對于老師來說,加強對學生生活情況的重視,避免其染上惡習是有必要的。除了不良嗜好,教育者還應該讓學生不要發(fā)生早戀等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事情。一些學生因為過多接觸影視劇中的內容,而對戀愛這一類的事情太早產(chǎn)生了好奇心。例如,給某某同學傳遞紙條,約異性的同學出去玩耍之類。教育者始終認為,異性同學之間適當?shù)慕佑|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接觸過分密切,甚至邁入了早戀的禁區(qū),則會對學生的學習和心理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必須要杜絕。
綜上所述,愛國主義教育作為中學生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學生世界觀的建立起到了十分關鍵性的作用。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而不能像之前一樣流于形式,對學生德育未起到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