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冰 張飛躍
摘要 ? ?馬鈴薯黑脛病是馬鈴薯生產上的一種重要病害,具有發(fā)病較快、死亡率高、防治困難等特點。馬鈴薯黑脛病病原為歐氏桿菌屬細菌軟腐果膠菌,主要通過種薯帶病遠距離傳播、通過刀具和傷口近距離傳播危害。本文闡述了馬鈴薯黑脛病的危害癥狀,概述了其病原及發(fā)病規(guī)律,分析了發(fā)病條件,并提出了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綠色防控技術,以期為指導馬鈴薯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 ? ?馬鈴薯黑脛病;危害癥狀;發(fā)生規(guī)律;發(fā)病條件;綠色防控技術;河南偃師
中圖分類號 ? ?S435.32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9-0122-02
馬鈴薯黑脛病是近年來傳入偃師市的一種危害馬鈴薯的主要病害,2020年偃師市馬鈴薯產區(qū)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同批種薯播種的地塊發(fā)病率為8%~15%,嚴重的發(fā)病率可達20%~30%。同批種薯、同期播種,發(fā)病早的田塊造成缺苗斷壟,補種率在10%左右;發(fā)病晚的田塊在成株期造成地上部枯萎死亡、地下爛薯,影響產量和品質;貯藏期還可在溫度高的薯窖內引起嚴重爛薯,影響馬鈴薯生產的經濟效益。
1 ? ?危害癥狀
黑脛病在馬鈴薯整個生育期內均可發(fā)生,主要危害植株莖基部和塊莖。從播種后出苗階段開始,病株一般在植株高度超過10 cm時就表現(xiàn)癥狀。初發(fā)病時植株矮小,葉色發(fā)黃,莖桿條狀變褐,最后莖桿發(fā)黑腐爛,整株萎蔫甚至枯死,造成馬鈴薯缺苗或者斷壟。馬鈴薯成株期以后發(fā)病的,植株從上到下葉色逐漸發(fā)黃,地下部變黑壞死(圖1),地上部沿莖桿條狀變黑(圖2),逐漸腐爛甚至枯死,剖開莖部可見維管束變褐色。有些重病株的病薯在收獲時呈腐爛狀,散發(fā)出酸臭味。有的植株發(fā)病晚,植株發(fā)黃但不枯死,病株拔出后僅在種薯塊與植株根部連接處腐爛,新薯塊不表現(xiàn)癥狀。薯塊發(fā)病重的,切開塊莖,可看到病薯的病部和健部分界明顯,病薯的內部組織柔軟常形成黑色孔洞(圖3、圖4),有酸臭味。發(fā)病輕的薯塊,只在臍部出現(xiàn)很小的黑斑,切開后能看到薯塊切面維管束呈黑色小點狀或斷線狀。感病最輕的,病薯僅在臍部小塊狀腐爛,內部無明顯癥狀;或者薯塊沒有任何癥狀,但如作為種薯使用,往往隨種薯調運而遠距離傳播,這也是偃師市病害發(fā)生的初侵染源。
2 ? ?病原及發(fā)生規(guī)律
馬鈴薯黑脛病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病害,其病原為歐氏桿菌屬細菌軟腐果膠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pp. Carotovorum(Pcc)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Pba))。馬鈴薯果膠桿菌為兼性厭氧菌,其特點是菌體為短桿狀,有2~8根鞭毛,無莢膜,不產生芽孢,革蘭氏反應為陰性,對氧氣要求不高,高濕度生長,不耐干旱和日曬。該病的發(fā)生特點為發(fā)病較快、死亡率高、防治困難。
軟腐果膠菌的寄主范圍極廣,除危害馬鈴薯外,還能侵染危害茄科、葫蘆科、豆科和藜科等多種植物。其中,帶菌的種薯、發(fā)病田土壤和收獲后遺留在田間未完全腐爛的病薯是病害的初侵染源,帶菌種薯是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主要通過傷口侵染,種薯切塊時使用的刀具是病害擴大傳播的主要途徑。使用帶菌種薯播種后,只要條件適宜,病原菌就會首先沿維管束侵染塊莖幼芽,然后伴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漸侵入馬鈴薯的根、莖、匍匐莖和新結薯塊,并沿維管束向四周擴展蔓延,而后分泌果膠酶溶解細胞壁的中膠層,最終使細胞組織離析解體,呈腐爛狀。在田間,地下害蟲、種蠅的幼蟲和線蟲均可通過為害薯塊造成傷口,在塊莖間傳染。地下害蟲發(fā)生輕的田塊,植株沒有傷口或塊莖已木栓化不易受侵染。
3 ? ?發(fā)病條件
3.1 ? ?與溫濕度有密切關系
有關研究表明,馬鈴薯黑脛病發(fā)生程度與溫濕度有密切關系。偃師市早播馬鈴薯播種期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此期適逢冬季,在馬鈴薯播種后,地溫較低,土壤濕冷,催芽后播種的馬鈴薯在土壤中發(fā)芽后生長緩慢,幼芽抗病性弱,一旦有傷口很容易感染發(fā)病。
3.2 ? ?與地下害蟲的發(fā)生情況有密切關系
地下害蟲發(fā)生嚴重的地塊發(fā)病重。通過對發(fā)病田塊調查,發(fā)病重的地塊地下害蟲密度均在3頭/m2以上;而發(fā)病輕的田塊地下害蟲密度則為0.5~2.0頭/m2。播種后地下害蟲為害馬鈴薯幼芽,造成傷口,為病原菌的侵入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3.3 ? ?與土壤的關系
調查發(fā)現(xiàn),土壤黏重、排水不良、透氣性差的地塊發(fā)病相對較重,而土壤偏沙性、透氣性好的土壤和地塊發(fā)病普遍較輕。
3.4 ? ?與貯藏窖的關系
馬鈴薯收獲后窖藏期間,有通風、調溫條件的貯藏窖發(fā)生爛窖的概率較低;而密閉、不能進行調溫的貯藏窖,由于窖內通風不良,貯藏期溫度偏高、濕度偏大,有利于病原細菌繁殖、擴散和危害,易造成大量爛薯,或者形成爛窖。
4 ? ?綠色防控技術
4.1 ? ?合理輪作倒茬
一般采取與禾本科作物輪作4~5年,能有效減輕黑脛病危害。由于馬鈴薯收獲后,病薯、病秧很難撿拾干凈,加上不允許焚燒秸稈,造成病殘體遺留田間量大,累積效應明顯,連作田發(fā)病逐年加重。若馬鈴薯只種 1年,然后翌年選擇4~5年內沒有種過馬鈴薯的田塊進行種植,馬鈴薯黑脛病發(fā)生就很輕[1]。收獲后及時撿拾病薯并集中銷毀,減少翌年初侵染源。
4.2 ? ?采用抗病品種
采用抗病品種是預防馬鈴薯黑脛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可選用荷蘭803、荷蘭806、荷蘭18號、荷蘭15號以及中薯5號、中薯3號等品種。多年的種植實踐表明,荷蘭803、荷蘭806、荷蘭18號、荷蘭15號等品種綜合抗病性較好,對馬鈴薯黑脛病具有較好的抗性。
4.3 ? ?建立無病種薯田,選用無病種薯
4.3.1 ? ?建立脫毒種薯田。為了降低黑脛病發(fā)生概率,可選用脫毒種薯苗建立無病種薯繁殖田,收獲后單收單藏,消滅傳染源。杜絕種薯帶病傳播,是預防馬鈴薯黑脛病最好的措施之一[2]。
4.3.2 ? ? 催芽時剔除病薯。由于購買種薯時,很難判斷種薯在繁殖基地的具體情況,也不容易檢驗種薯帶病情況。因此,對于市場上購進的種薯,播種前經催芽后要認真挑選,盡可能把有發(fā)病癥狀的病薯淘汰掉。在對種薯切塊時,根據切塊情況,判斷種薯是否帶病,再經過認真挑選,把切開后有病的種薯剔除,最大限度減少種薯塊帶病種植[3]。
4.4 ? ?注意切刀消毒
刀具傳播是黑脛病傳染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在切薯塊時要做好切刀消毒。要求在進行切塊操作時要準備2把刀具、1盆消毒藥水,在切塊時先削去薯塊尾部進行觀察,淘汰有病狀的薯塊,并立即對刀具消毒,更換刀具后對無病的薯塊再行切塊。為確保切斷傳播途徑,最好是每切1個薯塊換1次刀具,并對刀具進行1次消毒。消毒藥水可用0.2%農用鏈霉素溶液或0.5%高錳酸鉀溶液等[4]。
4.5 ? ? 適當晚播,減輕病害
露地馬鈴薯可適當晚播。由于初春氣溫低、雨水充沛、土壤濕度高,適宜病原菌生長繁殖,因而可較正常播種期延遲10~15 d。晚播地溫較高,利于快速萌發(fā),可減少發(fā)病率。對于早播馬鈴薯,可以通過小拱棚加溫、加蓋草苫或棉被等手段,提高地溫,縮短出苗時間,減輕病害發(fā)生[5]。
4.6 ? ?藥劑防治
如果前期預防不到位,須使用抗生素防治??捎?%加收米水劑600~8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或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切塊后拌種或出苗后灌根預防。
5 ? ?參考文獻
[1] 嚴亞玲,耿生玲.馬鈴薯黑脛病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控技術[J].西北園藝,2013(1):44-45.
[2] 李爽.23個馬鈴薯品種資源瘡痂病抗性鑒定和評價指標篩選[D].長春:吉林農業(yè)大學,2019.
[3] 邵成悅.馬鈴薯黑脛病的發(fā)生及防治[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20(9):110-112.
[4] 劉軍,陳琦,呂忠誠,等.馬鈴薯黑脛病的診斷及防治方法[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8(7):64.
[5] 董傳民.關于馬鈴薯黑脛病綜合防治技術探析[J].時代農機,2018,4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