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菁
大凡經歷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應該對一部叫做《第八個是銅像》的阿爾巴尼亞電影仍有印象。它講述了該國反法西斯戰(zhàn)爭時期游擊隊英雄易普拉辛的故事。
影片中,六個成人和一個孩子,護送著一尊銅像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他們要把它抬到銅像主人易普拉辛生前的故鄉(xiāng)。影片名中所謂的“第八個”,指的就是這尊銅像背后所象征的自由、英勇與奮不顧身??梢哉f,在那個典型時代,這部影片的教育作用是遠遠大于它的藝術價值的。更重要的是,它使得不少人由此對雕塑產生了興趣。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知名雕塑藝術家孫偉就是其中的一位。這是屬于他的童年記憶。
40多年后,當他對《中國收藏》雜志記者回憶起這一段時,目光不由自主地飄向了手邊擺放的那幾件雕塑稿作品上。雕塑稿是藝術家做大型公共雕塑作品時等比例的“小樣”,按照國際慣例,一件成品背后8件以內的雕塑稿,都可以算是原作。
在當前的中國城市雕塑創(chuàng)作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孫偉無疑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他身上有眾多的頭銜,比如教育部全國文化藝術職業(yè)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雕塑學會常務理事等等,他的作品常常出現在國內外重要的雕塑藝術大展中。
與此同時,美院出身的背景又使得他并不僅僅只是流于創(chuàng)作的表面。他習慣通過大量作品展開對于一個專題的研究,將創(chuàng)作的激情蘊含在理性的思考之中,并且享受這種過程?!皸墏€體情趣的小我而求公共文化價值的大同,把藝術的表現手段與民眾的欣賞解讀邏輯結合”,這是業(yè)界對于孫偉雕塑藝術最典型的評價。
相比成品是藝術家“最終的選擇”,尤其是大型作品,也許還少不了他人的協作完成,雕塑稿就更加顯示出了強烈的獨創(chuàng)性,代表著藝術家無限發(fā)揮的可能、不斷探索的實驗和難以預測的偶然。而此刻,這些雕塑稿正是對近年來孫偉從事重大歷史題材公共雕塑創(chuàng)作的記錄。它們當中有2006年為中國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展創(chuàng)作的《草地黨小組》,五位人物之間空間關系分明,故事性呼之欲出;也有2007年為紀念建軍80周年而創(chuàng)作的《八一起義》,主人公展臂吶喊,肌肉連帶骨骼緊繃,張力感極強……
引人關注的是,10月15日至16日,北京寶瑞盈十周年慶典拍賣會將在嘉里大酒店啟槌。而就在其公布的重點拍品名單中,孫偉的一件名為《軍旗升起》的雕塑稿瞬間吸引了一眾藏家的目光。這不僅是出于“新鮮感”,更是源自作品本身的強烈震撼力,以及“里程碑”式記錄的無可取代: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以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誕生為重要標志,永遠載入了中國革命的史冊!
這件誕生于2016年的作品,是為南昌紅谷灘新區(qū)建軍雕塑廣場項目而創(chuàng)作的主體雕塑的小稿。革命的旗幟迎風高揚,沖鋒的號角似在耳畔,這就是我們的先輩,是他們成就了今天的江山。
能讓激情與理性和諧并存,毫無保留地傾注到這樣的現實主義寫實題材創(chuàng)作中,背后的這位藝術家,又有著怎樣深邃的內心世界呢?
“建軍雕塑廣場”創(chuàng)作設計手稿
2017年8月1日,在風景秀麗的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qū)贛江邊,由孫偉教授領銜的團隊歷時近三年創(chuàng)作——“建軍雕塑廣場”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該廣場圍繞集結、渡江、起義的歷史主題,設有一個大型主雕、兩組表現南昌起義的大型情景雕塑、六組表現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年歷程的群雕,總共有近百位超真人大小的人物,以及數千件裝備和道具。在業(yè)界看來,如此巨型的戶外雕塑在中國是罕見的,強大的氣場和震撼力一覽無遺?!盾娖焐稹肪褪沁@組群雕當中“起義”主題里的一件重點作品。
《中國收藏》:在強調個性表達的今天,為什么您反而選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為創(chuàng)作的方向?
孫偉:正如剛才所說,小時候看的《第八個是銅像》,對我的職業(yè)生涯來說是一個啟蒙。最開始,我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也很注重個性表達,但到了2000年以后,就慢慢趨于平和、超脫了。
從事重大歷史題材的創(chuàng)作,一方面與我作為“60年代生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息息相關;另一方面,我認為要開拓、深遠地去看這一代人究竟是處在一個什么樣的文明狀態(tài)下,由此去選擇自己要走的藝術道路。實際上,歷經幾次社會變革后,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因為在比較劇烈的時代變化中,你能夠感受得更加真切。這種變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現在回味起來,你會看到主流的東西并沒有變。
《中國收藏》:說到“主流”這個詞,您是如何理解的?
孫偉:藝術家需要有文化立場,這個立場能不能與時代背景對應,十分重要。當我們將過去與現在聯系起來,且不說太遠,就以1840年中國近代史的篇章開啟開始,你會發(fā)現這百余年來中國人經歷了太多。人們就像是處在大江大河之間,被巨大的力量所引導,迅速轉向現代工業(yè)文明。在這個過程當中,一方面幾千年來農耕文明本身就根深蒂固、深遠而穩(wěn)定;另一方面又面臨著西方文明的影響、沖突、交流和融合。所以有拼搏、奮斗,也有焦慮、迷茫,各種復雜的情感因子交織,這是正常的。
文化其實很激進,因為它首先沖擊的是人的思想。文化的實驗、轉型、變革,與政治經濟的變革息息相關。而作為這個大概念下的藝術,由于它的特性,往往在這樣的轉型當中就會游走在比較先鋒的位置,比如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各種探索、實驗,表達不斷。文化藝術的多元化成為主流是一種進步。但與此同時,必須也要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強壯的力量撐住轉型期的“搖籃”,為時代發(fā)展“掌舵”,這是不矛盾的。
對此,我個人也是經過了長期的思考。藝術家需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但在這個基礎之上,你又能否抽出身來,站在一定的高度,平靜、平和地去感知這個時代的背后。由此你會發(fā)現,那些個人瞬間的感受確實具有強大的沖擊力,但不一定就代表了時代的本身。
《中國收藏》:所以,現實主義對于您的創(chuàng)作來說更重要?
孫偉:對。一直以來,現實主義都是我很崇尚的。當然之前也曾有過反復、迷茫、逃離、躲避,不過后來仍然又逐漸地回歸到這條路上來。1995年,我們開始做盧溝橋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群雕,當時我是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副主任。在整材料、選主題等整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歷史背景,感受到了歷史真實,所以這次創(chuàng)作過程對我們的思想變革影響很大。之后,我也就開始更加專注于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主題創(chuàng)作。
做了差不多十年時間,到2006年,為了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我接手了在軍事博物館展出的一個關于長征的委托主題創(chuàng)作項目,《草地黨小組》就是這件作品的小稿。為了創(chuàng)作這件作品,我看了很多關于長征的回憶錄,深受感動。最后選擇講述的是發(fā)生在紅軍過草地時的一個故事:當時隊伍被打散了,五位主人公幾近絕境,生死關頭突然有人掏出黨證,說:“我是共產黨員,我們要有信念走出去!”,最后他們真的就憑著一股信念,勝利地走出來了。
這件作品的核心就是信念。作為藝術家,當你用這樣的題材引領大眾的時候,你的認識和立場是什么?在我看來,自1936年至今,信念所帶來的這股勁已經沉淀到了當代中國人的骨子里,與血液融為一體,形成了新的時代文化。信念不僅僅只是當年的革命需要,哪怕是在今天,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同樣也是亟需堅定的理想信念的。因此,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歷史地去刻畫作品,實則也是對今天和未來發(fā)揮作用。我始終認為這種紅色題材所透露出的精神,是具備了當代或者未來文明發(fā)展所需要的一部分東西的。
《中國收藏》:創(chuàng)作共鳴的背后,實際上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三觀”是否一致。這么看來,雕塑稿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從收藏的角度來說,您認為雕塑稿的價值在哪里?
孫偉:《草地黨小組》展出以后,當時中央有關領導看了,覺得還不錯,就把紀念建軍80周年送禮南昌的創(chuàng)作任務交給了我。當然這當中還有很多專家、學者與我一起探討,我相當于是創(chuàng)作執(zhí)行者,做的就是《八一起義》這件作品,也由此和南昌結下了很深的緣分。
《八一起義》的成品豎立于南昌八一紀念館正門前,一位起義的戰(zhàn)士,高舉用紅色油漆畫上了十字記號的馬燈,照亮了革命的前程。這件作品抽象意義成分更大,也是我個人認為做得非常成功的一件。它的創(chuàng)作經驗,后來在很多地方都有用到,包括做《軍旗升起》這組作品的時候。
這件雕塑稿就是《八一起義》人物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一個體驗。事實上,藝術創(chuàng)作需要讓情感達到一個飽和度,哪怕是差了一毫一厘,都不行,必須嚴絲合縫到那個極致才能成。你看那些真正優(yōu)秀的作品,其實都是出自飽和度最佳的那一刻。我們做雕塑也是如此,好壞往往就在一點點的“度”之間。
創(chuàng)作最初我們會有個構思,打好腹稿,然后做一個小稿,雖然粗糙,對人物的動態(tài)、動作、關系、空間結構等等的推敲,卻都蘊含在這種“捏吧捏吧”當中。完了以后品一品,進行精修,要是覺得還不夠味兒,會再去查閱資料,重新試試,于是又有一個新稿誕生,《八一起義》的雕塑稿就屬于這個階段。全部調試好以后,感覺也都到位了,接下來才輪到成品的一氣呵成。
主題性創(chuàng)作的成品絕大部分都在公共空間,不可能拿去買賣;而雕塑稿是對藝術家邏輯、感覺和那一刻情感釋放的記錄,大家能從中看到我們的認真、緊張、揣度等等百味的思考。老實說,有時候對于成品,我甚至會覺得太過“干凈”,反而雕塑稿能給人更多的想像空間與真實,值得去細品、細琢磨。因此從收藏的角度來說,是相當有價值的。
《中國收藏》:據我們了解,現在很多人對于當代雕塑的認知還是比較匱乏的,尤其是公共空間的作品,這種接受本來就存在一定的“被動性”。對于它的未來,您如何看待?
孫偉:我相信未來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和需要當代雕塑。因為站在審美普及的角度來看,雕塑太重要了!它代表著對形體、空間、造型的一個很重要的審美能力,會喚醒人們對空間形體的感覺,更與生活息息相關。
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人的審美是從日常、從“形”而來。你看新舊石器時代的人們,把石頭逐漸打磨、出韌,再慢慢轉變成好看的形體,美就是這么一個演進的過程。而且,生活中人們太需要對空間尺度有所把握。舉個例子,母親對自己面前的孩子張開雙臂,必須是先有這樣一個空間的圍合,孩子才會步履蹣跚地跑過來;同理,如果你指著孩子的鼻子說“別過來”,那么他自然會退開。這就是形、造型、體積的指向,是空間關系里面非常重要的元素。然而,諸如這種基礎性的審美傳播很多民眾還并不了解,相比城市建設,我們現在在公共文化上的投入并不多。所以,如果缺少宣傳、缺少傳播,那么人們就很難有機會體會和理解公共雕塑的價值和內涵,這是很悲哀的。因此對于公共雕塑,只要能做,我想自己還會堅持繼續(xù)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