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花 辛婭
母親年輕時,在老家小村子里“摳”名遠(yuǎn)揚。街坊四鄰提起來,都會豎起大拇指:“老李家娶了個好媳婦,精打細(xì)算,真會過日子?!?/p>
這些年,兒女都成家立業(yè),家里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可母親的“摳”習(xí)慣一點沒變。
年逾八十的母親,在自家的小院里開出了一片菜地,種上香菜、菠菜等。母親把每天洗菜洗碗的水用盆接著,攢滿一桶水再拎出去,小心地給她的那些菜苗澆水。我們都勸她:“媽,甩根管子到窗臺外邊,澆菜多方便啊,費這勁干啥?!?/p>
母親回應(yīng):“這洗碗水里有油水,倒了可惜,澆菜不是正好嗎?”
鄰居家丟棄的過期的面粉、油,母親瞧見,一溜煙小跑過去,撿了回來。母親把這些過期食材倒在一起發(fā)酵,埋進(jìn)菜地里,果真是上好的肥料,菜天天見長,綠油油的一片,煞是喜人。
母親看著她的小菜園,常和父親念叨:“我種一點菜自個兒吃,既新鮮又放心,一年省不少錢呢?!?/p>
父親看著母親認(rèn)真的樣子,微笑地豎起大拇指。
母親這代人,年幼時挨過餓,種了一輩子莊稼,深知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平時聚餐,母親總是主張在家吃,在廚房里煎、炸、烹、炒,給我們張羅一桌熱騰騰的飯菜。小時候,我們總是搶著盤子里的肉,菜端上去,幾雙筷子等著夾,母親常笑我們是饞貓?,F(xiàn)在大家都是挑菜吃,最后盤里的肉都剩了下來。母親收拾碗筷時,輕嘆一聲:“現(xiàn)在的孩子太浪費了,肉都不吃了?!?/p>
過幾天,母親打電話讓我們回家吃丸子。母親炸丸子有絕招,捏著剛出鍋的丸子品嘗,外焦里嫩,吃著總是停不下來。鄰居小姑娘跟母親學(xué)炸丸子,悄悄告訴我丸子里的秘密:母親從冰箱里拿出餐桌上撤下的肉,用熱水焯過,剁碎了拌點面粉,麻利地加上雞蛋、面包糠、各種調(diào)料,一個小時后,焦酥鮮香的丸子就出鍋了。小姑娘學(xué)著母親的語氣說:“哼!孩子們再精,能精過我老太太?”
我聽著啞然失笑:姜還是老的辣,不服不行。我愛開玩笑,說母親是老“摳”!父親嗔怪道:“當(dāng)年,你媽就是靠這摳勁,在咱村第一個蓋起五間青磚大瓦房;也是靠這摳勁,為咱家供出了兩個大學(xué)生?!?/p>
“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父親再次背起朱子治家格言,母親聽得樂開了花:“這好日子呀,是‘摳出來的?!?/p>
受母親影響,我們兄妹幾個學(xué)著在家蒸饃、搟面條,既省錢,又好吃,樂在其中。我女兒在外地工作,也開始每天上班帶飯,經(jīng)常在微信朋友圈曬美食照片,包餃子、做菜……干得有模有樣。
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我家熱愛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家風(fēng),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