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富紅
摘? 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報告中對學校的德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的核心內容是育人,以學生為本。而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一定生理障礙導致了其一定程度的認知障礙、生活障礙,其心理也具有自身特點。因此,特殊教育學校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做全做細,同時也應該主次分明,在重點和難點方面下工夫,才能真正實現(xiàn)有品質和有效果的德育工作。
關鍵詞:特殊教育;班主任;德育創(chuàng)新;策略
一、班主任是特殊學生的導航者
在特殊教育教學工作中,班主任不僅是教育者,還是組織者、指導者,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當中的引路人,在特殊學生成長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做好特殊教育學校的德育工作,是幫助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公德意識、行為,促使他們適應今后的社會生活,可以同正常學生一樣參加今后的社會活動,將他們培養(yǎng)成一名合格的健全的社會人。為此,要重視對特殊教育學校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不管是在教育教學活動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應當向學生滲透自食其力才能在今后的社會中立足的道理,要讓他們深深意識到應當做一名身殘志不殘的人。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日常禮儀和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如就餐時應當讓學生做到排隊依次買飯,不可以任意插隊;見到教師和其他同學時,應當讓學生做到主動問好;每天應當讓學生按照值日表定時完成各項衛(wèi)生任務;到了指定時間,要求學生按照就寢時間表定時就寢等等。只有從小細節(jié)入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日常禮儀和規(guī)范行為,才能使學生逐漸形成自律意識,形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和品質,達到德育的目的。
二、做好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
實踐表明,只有在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教育力量協(xié)調一致時,才能充分發(fā)揮德育力量,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因此,應當充分發(fā)揮家庭和社會的輔助作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共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使殘障學生時刻都感受到正面、積極的影響。平時,應當定期進行家訪,或者通過開家長會的形式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也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并由此將學校的教育理念、德育工作開展情況等傳達給家長,告訴家長除了智育之外,德育對殘障學生來說也同樣重要,將培養(yǎng)學生文明素養(yǎng)、規(guī)范的行為、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等對他們適應未來社會的重要性向家長解釋清楚,以取得家長的配合,實現(xiàn)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完美配合,共同為做好德育工作、實現(xiàn)德育目的付出各自的努力。
三、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特殊教育學校應當結合自身特點,營造具有特殊教育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為順利開展德育工作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主要從硬件文化和軟件文化兩方面入手。硬件方面主要包括校園物理環(huán)境,在宣傳欄、教室走廊、班級內空間呈現(xiàn)正面積極的名人名言、模范人物傳記等內容。也要注意學生宿舍文化的建設,引導鼓勵學生按照個人特點、興趣愛好布置宿舍,使宿舍優(yōu)雅溫馨又不失文化韻味,讓宿舍不但成為他們休憩的最佳場所,也成為陶冶情操的好地方。軟件文化方面主要從校風校紀、生活方式、文化娛樂及輿論風氣等方面進行正面隱性營造。例如,針對聾生的視覺優(yōu)勢、形象思維能力發(fā)達與直觀體驗需要強烈的特點,開展校園藝術節(jié)活動進行審美教育,重視并多開展體育運動進行道德意志培養(yǎng)、集體主義等教育。由于一定的生理障礙,殘疾學生認識事物的途徑和方式?jīng)]有健全人那么完整和豐富,最熟悉的環(huán)境的熏陶和影響作用重大,因此一個更為重要的是要注意教育合力的共同作用。要注意各學科教師和班主任要經(jīng)常溝通,在教育方法、評價方式、價值引導及情感教育方面要努力達成一致,以便于教育作用的合力發(fā)揮。倡導從學校領導到一線教師、到后勤人員,在言行著裝等方面要適度得體,給學生良好的正面啟發(fā)與引導。
四、適應教育發(fā)展要求,不斷探索德育新方法
在特殊教育事業(yè)中,班主任作用巨大,關系到這些特殊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影響著學生的整個人生,所以班主任應該對特殊學生的生活學習負責。
(一)嚴厲不是錯,加上愛才完美
對于班主任來說,威嚴在班級同學的管理上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好的管理者,既要有親和力,也要有威嚴能鎮(zhèn)住班級同學。班主任過于軟弱退讓,不利于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可班主任的強硬蠻勢,會讓學生的心理蒙上陰影。班主任對學生的嚴厲,是鞭策激勵學生上進的一種手段,同時也讓學生的發(fā)展放大到了極致。但是,這些班主任日積月累的教學經(jīng)驗,看似都不近人情。每個小學生的內心都是敏感而脆弱的,班主任在嚴厲的過程中,切忌不可過分,多與學生溝通,多交流多引導,把愛隨身攜帶。
(二)關懷人格是愛的體現(xiàn)
人們都說,教師是學生的第二個母親,因為教師是學生除了母親之外接觸最多、受影響最深的人,對學生來說,教師的教育十分重要。但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責任是育人。每個教師都應該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去關愛、關懷。片面的口頭關愛沒有大的作用,教師應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內心,啟發(fā)學生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教師是尊敬、受愛戴的,教師很辛苦,但有學生的陪伴,也有歡樂的源泉。關懷的一大途徑就是交流,作為教師,應與學生保持融洽的關系,去親和學生,與她們溝通。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敞開心扉面對老師,教師才能把教育教學工作的做得更加完善。
(三)傳遍正能量、傳播愛
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受到教師的喜愛與鼓勵,每個學生也有自身的優(yōu)點,或許他們努力了,就是學不懂;或許他們心里有事,或許身體的殘疾對他們造成的影響。對于每個學生,教師更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懷與關愛,鼓勵他們積極向上,好好學習。
教師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并注重培養(yǎng),努力地去塑造雖然身有殘疾,但個性和人格都應該良好的學生。班主任要對學生的個性做全面了解,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讓學生克服一些不良的心理傾向和負面的思想情緒,與此同時,在日常學習中向他們灌輸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班主任要緊跟教育發(fā)展的新趨勢,對于德育教育新方法進行不斷探索。總之,應當結合特殊教育學校的特點,扎實做好特殊教育學校的德育工作,以幫助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品質和獨立人格,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將這些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孟婕.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思路分析[J].科普童話,2020(24):118.
[2]白麗花.做好特教學校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J].甘肅教育,2020(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