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若
在“中國十大面條”中,名稱最為奇特的應該就是鎮(zhèn)江鍋蓋面了。鍋蓋面,也稱伙面、刀面,是江蘇省鎮(zhèn)江市家喻戶曉的傳統(tǒng)面食,因配方獨特、工藝奇特及多種多樣的口味,贏得了“江南的天下第一面”的美譽,并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方水土一方人,鎮(zhèn)江人的一天是從一碗鍋蓋面開始的,而鎮(zhèn)江人溫婉內斂的性格和注重品質的生活態(tài)度也在一碗面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鍋蓋面為什么又叫“伙面”呢?
據(jù)傳,在宋代,一個當過兵的山西壯漢帶著一家老小落戶鎮(zhèn)江,因為在軍營中做過伙夫,為了生計,便又操起了老本行,開了一個小面館。當時軍中開飯是以“伙”為單位,開飯時一伙一伙地吃飯,面也是一鍋一鍋地下,漸漸地,“伙面”的名字就叫起來了。
另一個關于伙面起源的故事發(fā)生在山東。傳說,在山東有一對小夫妻,二人十分恩愛,只是丈夫腸胃不好,總吃不下東西,妻子為此很苦惱。一天,妻子在煮面時不慎將一個木制的湯罐蓋子碰到鍋里,因為水正在沸騰,便沒有撈起。沒想到,這樣煮出的面條味道出奇地好,一向胃口不開的丈夫竟連吃了兩碗。以后,妻子就用這種方法給丈夫煮面吃。后來,丈夫到江南訪友許久未歸,妻子思念丈夫,便去江南尋找。走到鎮(zhèn)江時盤纏將盡,不得已操起了煮面的手藝。丈夫因訪友未著,恰好流落到鎮(zhèn)江,在一家面店吃面時遇到了妻子。于是,夫妻二人決定留在鎮(zhèn)江開一家“伙面”店,就賣妻子給丈夫煮的那種“鍋蓋面”。
還有一個故事說,有一戶人家,家中只有父親和3個兒子,本來就窮,再加上沒有女人操持,日子過得十分凌亂,吃完飯鍋蓋都懶得洗。一天,家里來了客人,老父親把家里僅有的面條下到鍋里,粗心大意地錯把小鍋蓋蓋了上去,隨后出去找鄰居借油鹽醬醋等佐料,回來時面條已熟,滿屋飄香。原來是那個久不清洗的鍋蓋發(fā)揮了“奇效”,沁入其中的各種佐料在熱面湯中肆意釋放,從此“鍋蓋面”就誕生了。
這些故事聽著神奇,但在鎮(zhèn)江,流傳最廣也最為面館店家認同的則是“乾隆皇帝和張嫂子伙面店的故事”,鎮(zhèn)江的鍋蓋面店里,幾乎家家墻上都掛著一幅有關乾隆皇帝和張嫂子的“鍋蓋面的傳說”。
乾隆皇帝愛游山玩水,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傳說,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沿著古運河南下至鎮(zhèn)江城西的西津渡登岸,帶著隨從太監(jiān),一路微服尋到了當時名氣最大的張嫂子伙面店,要嘗嘗“鎮(zhèn)江伙面”。張嫂子平素一向動作敏捷、手腳麻利,這天或許是起遲了,或許是乾隆皇帝來得太早了,做生意不可怠慢客人,張嫂子不免有些心急。眼前這位客人衣著華貴,氣度不凡,張嫂子一邊催丈夫趕緊切面,一邊舀水下鍋,點燃灶膛。那邊隨從在催,這邊水卻難開,張嫂子忙不停地往灶里添柴。水終于開了,丈夫的面也切好了。這時,隨從又進來催,張嫂子正抓起一把面往鍋里投,邊回話邊蓋鍋蓋,誰知忙亂中竟把湯罐的小蓋子撂進了面鍋,蓋子在水面上漂漂蕩蕩地浮著。還沒等張嫂子放好佐料,鍋里的水又滾開了,張嫂子就用小竹籠子、長筷子將面條撈進碗里。正要往外端,正好隨從進來便一把接了過去。張嫂子倚在門邊,想聽聽外面客人的反應。只聽那位貴客高聲贊道:“美味,美味,不爛不硬,噴香爽口!”
乾隆皇帝或是好奇,竟踱步進了灶間:“呀,你怎么將鍋蓋放在面鍋里煮起來了?”張嫂子的丈夫也過來說:“外面的顧客個個都說今天的面味道特別好,你是加了什么好佐料了?”張嫂子指指鍋里的小鍋蓋,回話道:“怕就是因為面鍋里面煮鍋蓋吧!”就這樣,乾隆皇帝光顧鎮(zhèn)江伙面店的故事傳開了,面鍋里面煮鍋蓋的故事也不脛而走,所以有人稱“乾隆爺間接創(chuàng)造了鎮(zhèn)江鍋蓋面”。
鎮(zhèn)江的美食中有公認的“三寶”:香醋、肴肉、鍋蓋面。鎮(zhèn)江的飲食文化中有奇特的“三怪”:香醋擺不壞,肴肉不當菜,面鍋里面煮鍋蓋。這三種美食常?!敖M團”出現(xiàn):一碗鍋蓋面,就著肴肉,蘸著香醋,完美呈現(xiàn)了其中滋味。
那么,煮鍋蓋面時為什么要放一個鍋蓋呢?
這就要先認識一下鎮(zhèn)江鍋蓋面的煮面鍋,因為這口鍋就很講究。一般來說,鎮(zhèn)江鍋蓋面下面的鍋是直徑80厘米的大鐵鍋,可以同時下20份面。不僅要大,還要年頭長,越是陳年老鍋越能煮出有味道的面,這點頗似宜興的紫砂壺,用得年頭多了,不放茶葉只倒開水依然茶香誘人。
至于漂在面鍋上的鍋蓋可不是隨隨便便的鍋蓋,必須是用杉木制作的,通用的尺寸為直徑25厘米。杉木廣泛栽培于我國長江流域、秦嶺以南地區(qū),質地輕盈卻很堅韌,紋理優(yōu)美,組織細致,顏色均勻,容易加工,耐腐力強,經(jīng)得起長年煙熏水煮,歷久彌堅,最重要的是它有一股獨特的芳香氣味。
當面條下入沸水鍋后,用杉木鍋蓋蓋在面湯上,可以得到幾個妙處:生面條逐份投入,不管大鍋里的面湯如何翻滾,都被杉木鍋蓋壓住,這樣巧妙地控制了沸水翻滾的速度和方向,保證了面條形狀大致不變,不黏結,不散亂,規(guī)格統(tǒng)一;面湯滾沸時,易于清除浮沫,保持湯面不渾濁;鍋蓋壓在最沸騰的地方,不會產生溢鍋撲湯的現(xiàn)象,面湯始終處于高溫,面條始終處于強力煮的狀態(tài),不僅容易熟透,而且不生不爛,爽滑筋道;同時,杉木鍋蓋還為面條賦予了木質的清香。
“面鍋里面煮鍋蓋”是鎮(zhèn)江“三怪”之一,而且“乾隆皇帝和張嫂子伙面店的故事”讓很多人都覺得清代就有“鍋蓋面”了,但事實上,雖然鍋蓋面的做法在清代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但“鍋蓋面”這一叫法只有30多年的歷史。
20世紀80年代后期,鎮(zhèn)江鍋蓋面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邵祥在鎮(zhèn)江開了第一家面店,名為“邵順興刀面店”。當年鎮(zhèn)江沒有一家面店招牌上有“鍋蓋面”字樣,“邵順興鍋蓋面”也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后才改名的。
我們今天耳熟能詳?shù)摹跋愦讛[不壞,肴肉不當菜,面鍋里面煮鍋蓋”其實應該叫鎮(zhèn)江“新三怪”。1979年,鎮(zhèn)江市政府組織召開了一次為對外宣傳鎮(zhèn)江出謀劃策的會議。會上,十多位文化人提出鎮(zhèn)江“三怪”太俗,應該改變說法,并提出了現(xiàn)在流行的“新三怪”的說法。后來,“新三怪”逐漸刷新并覆蓋了“老三怪”,成為鎮(zhèn)江的文化名片。
鎮(zhèn)江的“老三怪”是什么呢?很多鎮(zhèn)江人也已淡忘了?!按箦佷鑲€小鍋蓋,褲子跨過街,馬桶撐起來曬”,這樣的“老三怪”的確是太落伍了,被時代湮沒也是必然。如今,伴隨著“新三怪”的流行,鎮(zhèn)江市的鍋蓋面店已多達千余家,鎮(zhèn)江市鍋蓋面協(xié)會正在積極為“鎮(zhèn)江鍋蓋面”申請集體商標。
鎮(zhèn)江的每家鍋蓋面店都有自己獨特的制作方法,口味各有不同,但總體說來,其制作可用5個字來概括:調、跳、漂、熬、澆。
“調”就是調面,即用堿水和面的過程?!罢{”的意思主要是指堿的投放量和調堿水溫的掌控。因為制作時加了堿,所以堿的投放量至為關鍵,一般是1千克面加4克堿,同時加入400毫升30℃的水。這樣才叫“適度”,否則堿少了,和出的面容易發(fā)酸,熟后不挺括;堿多了,和出的面容易泛黃,口感不好,還會刺激腸胃。只有恰到好處的比例和水溫,才能使做好的面條軟硬恰當,柔韌筋道。
“跳”就是跳面,即將揉好的面團放在面板上,用一根直徑六七厘米的毛竹竹竿跳躍擠壓。跳面的面板比較特別,面板前端低、后端高,在面板前端的中間有一個繩圈,將竹竿的一端固定在繩圈內,然后把竹竿壓在面團上。跳面的師傅坐在竹竿的另一端,單腿著地,借力彈起,上下顛跳,壓制面團,直到把面團跳壓筋道為止。這種“跳面”面條上有毛孔,易溶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勁。面跳好后,跳面師傅再用搟面杖將面搟薄、疊好,用特制的8千克重的鯽魚背刀切成寬細均勻的面條。
這里還有個有趣的細節(jié)。老練的跳面師傅一片面能切出60多條,而且他們不用蠻力應對那把8千克重的刀,主要靠膀子用勁。什么叫功夫到家呢?真正的高手能在握刀一側的肩部、臀部、肘部各放一只雞蛋,面切好,雞蛋不掉!
“漂”的基本含義就是煮面,特色就是大鍋里漂著小鍋蓋,獨特的煮法和杉木鍋蓋特有的木香再為面湯增加一重鮮味。
“熬”就是熬湯。鍋蓋面是湯面,湯有兩種,一種紅湯,一種白湯。
紅湯的熬制方法較為復雜。先將雞肉加清水煮制4小時,撈出雞肉后,所剩的雞湯留待后用,這時要熬制紅湯醬油,這是鍋蓋面制作的一大精髓。鍋內放入水,再放入用桂皮、香草、花椒、八角等香料制成的料包,最后放入花雕酒,浸泡一夜。第二天,將姜、蔥、香菇打包放入鍋內,然后將煮制好的雞湯倒入泡有調料的鍋內,加入鎮(zhèn)江產黃豆醬油(只加醬油不加水)大火燒開后,再放入鹽、蠔油、老抽。此時,湯很濃稠,需不時攪拌,最后將火調成小火熬制4小時,紅湯就做好了。做好的紅湯要充分晾涼才能使用。
為了提香,醬是紅湯面中必不可少的調料。炒醬時,醬與水的比例是1∶2,最后放入煮熟的花生、雞精和白糖,熬好的醬晾涼后加入到紅湯面的底料中食用。
白湯的制作相對簡單。如果要熬制50千克白湯,直接將10千克豬大骨、3千克鹽、1千克的蔥和姜、50升水一齊放入鍋中,還要再加入300毫升的菜籽油—必須使用菜籽油,只有加入菜籽油后,肉湯才會變成乳白色。經(jīng)過4、5個小時的煮制后,肉爛脫骨,湯白汁濃,令人胃口大開。
“澆”就是澆頭。湯熬好后,就要放澆頭了。放澆頭前,還有一個“打碗”的程序,即把面碗碼放整齊并放入底料和輔料的過程。紅湯面打碗時要放入熬好的雞湯醬油、醬、加熱的豬油或香油、白胡椒粉,而輔料則必有韭菜、焯水后的芹菜末和切成絲的香干。白湯面底料只有白胡椒粉,輔料有筍片、木耳、時令青菜等。
鍋蓋面的澆頭原料都是鎮(zhèn)江當?shù)氐氖巢?,如需要焯水的長魚(鱔魚)、腰花、里脊肉絲、蝦仁、魚圓等,各色各樣的澆頭有葷有素,色彩斑斕,都要在煮面鍋內焯熟,這也使得面湯味道更加香濃,可謂“燙在湯里,香在碗里”。此外,還有提前鹵制好的紅燒牛肉、肥腸、豬肝、雞蛋等,可按食客要求變換配置。配置時,先將客人要的澆頭放在打好底料的碗中,然后加入焯過水的綠豆芽和青椒絲,最后放入煮好的面和面湯,紅湯面直接加入面湯,白湯面則加入煮好的白湯。
這時候,您就可以一飽口福了!
鍋蓋面是鎮(zhèn)江這座文明古城幾百年來的美食文化積淀,從浪漫傳奇的金山寺到青磚疊嶂的西津渡,到處都有鍋蓋面的蹤影和誘人的馥郁。
吃鍋蓋面,鎮(zhèn)江人都有自己的“面條胃”,因為每家面店都有自己的代表作,每個鎮(zhèn)江人心中也都有自己最喜歡的一碗鍋蓋面,每每提及,如數(shù)家珍。比如:水漫鍋蓋面館的核心配料都是掌柜親力親為,湯頭鮮美,澆頭豐富;邵順興鍋蓋面面條筋道,澆頭超足,肴肉酥嫩;阿亮鍋蓋面醬湯濃郁,面條溫潤;老趙面館的紅湯“絕美”;鎮(zhèn)南面館的老味道始終是一部分鎮(zhèn)江人的第一推薦……
然而,相較于蘭州拉面、刀削面等,鍋蓋面似乎給人一種出了鎮(zhèn)江便很難復制的感覺,這固然有飲食習慣、制作要求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品牌意識方面的問題。據(jù)了解,目前鎮(zhèn)江鍋蓋面做連鎖經(jīng)營的只有“王家老太”和“邵順興”。在品牌推廣上,鎮(zhèn)江鍋蓋面確實慢了半拍。
在鎮(zhèn)江“三怪”中,香醋、肴肉已相繼實現(xiàn)了產業(yè)化,但鍋蓋面卻因為缺乏統(tǒng)一工藝標準,一直停留在手工作坊的原始狀態(tài),未能實現(xiàn)規(guī)?;a。不過,業(yè)內已完成了這方面的探索,經(jīng)過市場調研和前輩大師的技術指導,已制定出一套實用易學的標準化制作流程。鍋蓋面正在穩(wěn)步地走向產業(yè)化。
“王家老太”已經(jīng)收獲了實踐的豐碩成果。2007年,“王家老太”在常州新北區(qū)開設了第一家鍋蓋面店,經(jīng)營者希望“把鎮(zhèn)江鍋蓋面文化散播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開業(yè)至今,已經(jīng)開設全國加盟店600多家,不僅擁有自己的配送中心,每天可平均為5萬多名顧客提供服務,而且擁有自己的直營店和營銷團隊。
鍋蓋面的美味和獨特制作技藝也吸引了千里之外的外籍華人。2014年春節(jié)前,來自澳大利亞悉尼的華人在前往鎮(zhèn)江考察后,決定將古老的鎮(zhèn)江鍋蓋面引入悉尼這座現(xiàn)代化的國際都市。經(jīng)過精心籌備,位于澳大利亞悉尼喬治大街的“面掌柜”面館隆重開業(yè),鍋蓋面贏得了當?shù)厝A人及各種族朋友的青睞,生意非?;鸨!懊嬲乒瘛钡某晒\作,也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鎮(zhèn)江鍋蓋面”這種古老的特色美食一定能立足海外,發(fā)揚光大。
鎮(zhèn)江鍋蓋面?zhèn)鞒辛藥装倌?,自然有其存在的奧秘,有人說鎮(zhèn)江的靈魂都在這一碗鍋蓋面里。的確,正是鎮(zhèn)江人世世代代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才形成了這一獨特的面食文化,這一碗滋味豐富的鍋蓋面里寫滿了鎮(zhèn)江人平淡而充實、質樸而傳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