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潔琳,趙曉娟
(韓城市林業(yè)工作站,陜西 韓城 715400)
核桃是世界著名四大干果之一,是中國開發(fā)山區(qū)林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經(jīng)濟樹種,因此核桃的建園技術(shù)顯得尤為重要。
嚴格遵循適地適樹原則,適宜生長在年平均氣溫在10~14℃的環(huán)境中,冬季休眠期可耐-25℃的低溫,夏季可耐35℃的高溫,但氣溫超過35℃就會抑制核桃的生長,形成空殼。它適宜生長在年降雨量500—1200mm 的環(huán)境下。結(jié)合核桃樹的這些特點,栽植地點應(yīng)選擇在土壤深厚而肥沃的坡地、梯田、平地上,盡可能具備排水和灌溉條件,背風(fēng)向陽。
核桃栽植分春季和秋季栽植,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凍后至3 月下旬。土壤剛解凍時,在地里撒入3% 的辛硫磷顆粒,一般每畝地撒入7.5kg,然后用旋耕機進行旋地,確保土壤疏松;秋季栽植在樹木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進行。
在核桃栽植前對栽植地塊的長寬進行測量,然后按照5m×6m的栽植標(biāo)準進行合理安排布局。栽植穴規(guī)格為1.0m×1.0m×1.0m;挖栽植穴時,把表土和心土分開放置,回填時先填表土,后填心土,確保核桃栽植成活率。
選擇苗木時嚴格執(zhí)行國家核桃苗木Ⅰ級良種核桃嫁接壯苗規(guī)格,并且暴露于地表的時間最多不超過兩天,盡可能做到隨起苗隨運輸隨栽植。
為提高核桃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在栽植過程中嚴格做到 “三埋兩踩一提苗”。
4.1 剪除傷根 剪除受傷根系,用GGR6 號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25~50mg/kg溶液浸根1.5~2.0小時,然后泥漿蘸根,泥漿中加入0.1kg左右的磷肥,以促生新根。
4.2 栽植 為每株樹準備30kg 左右腐熟的農(nóng)家肥與5kg 的有機肥,將兩樣肥和表土按1:2 的比例混合均勻備用。先在栽植穴內(nèi)填入20-35cm 厚碾碎的表土,再填入混勻的土肥,將表土碾碎,平整、均勻的鋪在肥料上面,大概鋪5-10cm 左右;然后放入核桃樹,回填15cm 左右碾碎的表土,邊填土邊提苗,防止樹苗窩根,并用腳和锨把等踩實,確保無懸根情況出現(xiàn)。
4.3 澆足定根水 栽植后澆定根水,待水完全滲完后進行覆土,并用1.2m 寬的黑色塑料膜整行覆膜,并把樹干周圍撕爛的塑料膜用土壓實,以起到保墑保溫防草的目的。
4.4 栽后及時截干 為防止新植核桃幼樹失水抽干,導(dǎo)致核桃幼樹整株死亡,覆膜之后及時截干,并迅速在傷口處涂抹果樹康,有效抑制病害的擴展。
各技術(shù)操作規(guī)程對核桃成活率的影響
核桃栽植好后,可以在核桃園內(nèi)進行合理間作,一是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達到以短養(yǎng)長的目的;二是可以在核桃園內(nèi)形成覆蓋帶,防止草荒及水分流失,起到保墑的作用;三是間作的豆類作物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以為核桃樹提供氮肥。間作時,留足1-1.5 米的營養(yǎng)帶,間作植物宜選擇豆類、瓜果蔬菜類、中藥材等淺根性矮化作物,切忌不可間作玉米、高粱、油葵等高桿深根性蒸騰作用大的作物。
6.1 栽后及時定干
在春季發(fā)芽后,當(dāng)達到定干高度時(1.3 米—1.5 米之間),在定干高度的上方選留1-3 個壯芽進行短截,為培養(yǎng)豐產(chǎn)樹形做好準備。
6.2 加強中耕除草,促進生長
為促進幼樹生長,提高成活率,在生長季節(jié),對核桃園進行2-3 次中耕除草,除草時采用小型旋耕機或鋤頭進行除草,以達到疏松土壤,改善生長條件的目的。切忌不可用除草劑進行除草。
6.3 依據(jù)天氣情況,為核桃樹進行澆水
渭北平原地帶,每年的3-6 月份干旱少雨,而這幾個月是新植核桃成活率高低的關(guān)鍵時節(jié),根據(jù)天氣情況,在干旱高溫?zé)o雨季節(jié),土壤含水量低時為核桃樹進行澆水,每次澆水后用土將樹干周圍的地膜壓實,以起到保墑防草目的。
6.4 病蟲害防治
核核桃幼樹期的主要害蟲為金龜子、黃刺蛾等食葉害蟲,這兩種害蟲主要采用以下辦法進行防治:
6.4.1 黃刺蛾 該蟲又名洋辣子、刺毛蟲、毛八角,以幼蟲取食葉片。該蟲在10 月上旬以幼蟲在樹枝上結(jié)繭越冬,一是可在結(jié)繭地點分別用挖、刮、敲等方法消滅越冬蟲繭,從而降低來年的蟲口基數(shù)。二是摘除蟲葉進行集中燒毀。三是由于成蟲具有趨光性的特點,可以在其羽化盛期用黑光燈誘殺成蟲。四是在5-7 月幼蟲發(fā)生期,噴布50% 的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和20% 的速滅殺丁3000-4000 倍液,每半個月輪換噴藥一次,依據(jù)蟲情情況確定噴藥次數(shù)。五是在秋季落葉后清除核桃園內(nèi)的雜草、落葉、病蟲枝及枯枝等集中在一起燒毀,全園噴布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進行清園。六是在10 月中下旬進行深翻土壤,以殺死、凍死越冬蟲繭。
6.4.2 金龜子 金龜子是金龜子科昆蟲的總稱,常見的有紅腳綠金龜子、銅綠金龜子等,幼蟲統(tǒng)稱蠐螬。對于此蟲的防治我們一是配毒土,用3% 的辛硫磷顆粒進行土壤殺菌,二是在傍晚時分,對其驚嚇后進行人工捕捉或讓雞啄食,三是利用趨化性,可以使用糖醋液(紅糖:醋:水=1:4:16)引誘,四是利用趨光性在成蟲活動季節(jié),晚上使用燈光,地下盛水,金龜子就會掉在水里,五是保護金龜子的天敵雞、鳥等。
6.5 幼樹越冬防寒
在入冬前,即每年的10 月下旬先對核桃幼樹用10-15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進行涂干,再用干透的稻草、麥草或玉米秸稈對樹干進行包扎。春季萌芽前即3 月15 日左右,及時對草把進行解綁。經(jīng)過我們研究調(diào)查,未進行越冬防寒措施的,成活率降低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