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宸 蔡逸秋
提到中暑,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服用藿香正氣水,將其視為中暑“良藥”。許多人在高溫天氣出門前,都會備上一支藿香正氣水,不少單位也會為員工準備藿香正氣水,預防中暑。
那么藿香正氣水對于治療中暑真的有作用嗎?專家介紹,藿香正氣水對于長時間在高溫暴曬的環(huán)境下活動導致的中暑作用并不明顯,而且藿香正氣水中的酒精含量高達40%,過敏人群要慎服。
夏季天氣炎熱,室外工作和運動容易導致大量出汗,往往這個時候,不少人會短時間內(nèi)大量飲水,認為這樣有利于補充水分,避免中暑。
炎熱夏季,室外工作和運動導致大量出汗,同時會伴有電解質(zhì)丟失,此時單純過量飲水,會導致機體出現(xiàn)稀釋性低鈉血癥,嚴重者可導致腦水腫昏迷。專家建議,應該服用和自己身體流失相匹配的水分,也可服用淡鹽水、運動飲料。
很多人認為,待在外面高溫暴曬容易中暑,在室內(nèi)應該不會中暑。其實,中暑不僅僅發(fā)生在高溫的室外,室內(nèi)潮濕悶熱、密閉且通風性差也會導致中暑的發(fā)生。
相關(guān)研究表明,密閉環(huán)境溫度達到32度以上,人容易中暑。專家建議,夏季應盡量避免處在32度以上的房間中,對于耐熱能力差的老年人來說,處在通風不好的樓層同樣具有中暑的風險。
要預防中暑的發(fā)生,避免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外出,還應該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首先要保持室內(nèi)通風,降低室溫;其次出門備好防暑降溫飲料,盡量多補充淡鹽開水或含鹽飲料;再次保證充足睡眠,多吃些營養(yǎng)豐富的水果和蔬菜。
專家特別提醒,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在著裝上,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