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二道溝中心學校 蘇原泉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實驗小學 李 瑩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講解數學知識,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理論化的數學內容,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小組合作教學是新課程改革中最為常見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數學教學效果有重要作用,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教師應當認識到小組合作教學法的概念和意義,合理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在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形成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小組合作學習法所指的是一種新的教學環(huán)境,改變了以往教師單向輸出教學的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要角色,利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小組合作學習法是在新課改政策的基礎之上所提出的,深入貫徹了素質教育的理念,促進了小學教學體制的完善和改革。合作是指由多個學生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相互配合的學習過程,小組合作則是將小組作為課堂中的基本組織形式,對學生實施合作指導。小組合作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主意識,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主要的教學模式之一,是和素質教育的要求相符合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合作學習是對以往數學教學模式的顛覆,全面發(fā)揮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夠在合作中互相學習、互相監(jiān)督,是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徑。數學知識是抽象的,一味的灌輸式教學是無法使學生消化掉所學知識的,利用合作學習后數學課堂呈現出活躍的氛圍,使數學教學質量大幅提升。
新課程改革的深化的背景下,合作學習的觀念和數學教學課堂之間的聯系日漸緊密,使小學數學課堂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合作學習模式開拓了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在新型的模式下學習數學知識,對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就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合作教育理念下,學生成為了主動學習的個體,利用自身的思維能力攻破了數學學習難關,使學生能在活動當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能力。教師應當不斷探索合作學習模式的使用方式,使數學課堂更開放化、合理化、高效化。
分組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法有效開展的重要基礎,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普遍教師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程度較為淺薄,認為只要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就能夠達到落實教育改革要求,這種認知是錯誤的。教師必須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分組,才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分組時人數應當保持適當,人數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如果人數過多在合作時無法兼顧每個同學,如果人數過少則會導致學生出現思維范圍過窄的現象。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個人特點以及學習情況,提高分組的合理性,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生活中的大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模式利用計數器進行數數,并思考在生活中哪些時候可以運用到這些大數。在進行分組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4 人為一組,在每組內都分配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小組長,利用學生的學習優(yōu)勢來帶動組內其他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在小組合作時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讓每個學生都可以主動投入到小組合作中,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渡钪械拇髷怠肥嵌昙壍慕虒W內容,學生已經初步具備合作能力,在此階段讓學生進行人數較少的組內合作,能夠使學生初步了解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流程,可以使學生在后續(xù)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
情境教學法也屬于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在課程改革過程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將情境教學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進行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合作效率。情境教學法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形象的學習情境,拉近學生和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改變以往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理論化問題,使學生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理解數學知識。情境教學法的使用手段較為靈活,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情境,例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都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利用問題情境,激發(fā)思考意識
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讓學生開展不斷的思考,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密集的交流和思考,培養(yǎng)學生形成主動思考的意識。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具有梯度的問題,引導學生逐步進行深入思考,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能力。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分別提出不同的問題,如“你都認識哪些圖形?”“三角形有什么特點呢?”“四邊形有什么特點?和三角形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生活中你看到的三角形和四邊形物體有哪些?”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可以讓學生展開合作思考,在討論過程中解決問題,讓學生按照問題的順序進行討論和思考,進而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序性。有序的小組合作能夠維持良好的紀律性,使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合作能力,提高合作學習效果。
2.利用生活情境,緊密聯系生活
生活情境的營造可以拉近學生和生活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通過生活實踐經驗進行思考,使小學生認識到生活和數學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系,強化學生利用生活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應用能力。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買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幫助媽媽買菜作為教學情境背景,讓每個小組分別作為市場中的不同攤位,售賣不同類型的蔬菜。每個小組需要派出一位代表前往其他小組單位進行蔬菜購買,并計算出購買蔬菜所需要的錢。通過生活情境的營造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能夠調動學生的合作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形成數學核心素養(yǎng),因此就必須要開展數學實踐活動,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也能夠為學生提供實踐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的應用形成新的認知。但是由于小學生學習能力較弱,無法自主進行數學實踐,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使學生相互合作完成實踐,促使學生在合作和交流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進行實踐活動。
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中的《數學好玩》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象征性長跑”的活動模式為例,以小組的模式自主設計長跑活動。長跑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更加主動地鍛煉身體,小組學生可以隨機選取一個城市作為象征性長跑的目的地,進而展開活動設計。在完成長跑活動設計之后,要求組內學生全面落實這個活動方案,以1 個月作為活動時間,在長跑活動結束之后向其他同學分享自身的想法和成果。
通過小組合作評價可以強化學生對自我的認知,改變以往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單一評價的狀況。教學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身學習情況,但是教師一直是實施教學評價的主體,無法利用教學評價和學生架成良好的溝通渠道。小組合作評價可以讓學生根據被評價者在學習活動中的真實表現進行評價,提高了評價的真實度和準確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教師應當積極對教學評價形式進行改革,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小組合作教學法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理解數學教材中存在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在合作中進行高效的交流和思維的碰撞,培養(yǎng)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需要對小組合作教學法進行合理的分析,按照實際的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化的分組,并在學生合作交流時進行指點和引導,提高合作教學效果。但是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也容易出現紀律性差的問題,會影響到小組合作的學習效果,進而導致學生無法從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獲取新的知識。因此在未來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改變小組合作的開展方法,全面推進小學數學教學體系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