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情緒智力量表和應對方式量表對某民辦學校20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結論如下:大學生情緒智力及其四維度均與積極應對方式呈顯著正相關,僅有情緒理解和情緒利用維度與消極應對方式呈顯著正相關;情緒智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預測大學生的積極和消極應對方式。
關鍵詞:大學生;情緒智力;應對方式
1 引言
“情緒智力”一詞,由心理學家薩洛維和邁耶于1900年首次提出[1],他們認為:情緒智力是由情緒知覺、情緒調控、情緒理解和情緒運用能力組成的?!耙簿褪钦f情緒智力是一種能力”[2],它影響著人們的人際關系[3]、應對方式等[4]。應對又稱應付,“是應激研究領域中的一個核心課題”[5],指個體在面對壓力情景和挫折情況時,為保障自身身心平衡采取習慣化的認知和行為對其進行的反應模式。以往研究多將情緒智力和應對方式作為作用機制,探討對大學生心理特點的影響。本研究注重情緒智力與應對方式的關系,進一步補充實證證據,提出相應的積極構思。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河南省某民辦學校大學生,其中大一學生42人,大二學生48人,大三學生50人,大四學生50人。一共發(fā)放問卷200份,收回問卷190份,回收率95%。
2.2 研究工具
1)情緒智力量表(EIS)。該量表是斯科特在沙洛維和梅耶的情緒智力理論的基礎上編制的,國內學者王才康翻譯修訂了中文版本。量表總共有33道題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一般用于測量對自己及他人情緒的知覺、理解、調節(jié)和利用四個方面的能力,得分數越高,說明其情緒智力水平越高。
2)簡易應對方式量表。張育昆等人于1995年編制了該量表,問卷內容分為積極和消極應對兩部分,一共有20個條目。前12個題目構成積極應對維度分,著重反映個體積極應對的特點,后8題目構成消極應對維度,著重反映個體消極應對的特點。根據個體在兩個維度上得分來判斷其應對方式的傾向性。
2.3 統(tǒng)計方法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法對收集的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 研究結果
3.1 大學生情緒智力與應對方式的相關分析
為了考察情緒智力與應對方式的關系,對情緒智力及其四維度和應對方式兩維度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情緒智力總分與積極應對方式存在顯著正相關,與消極應對方式無顯著相關,情緒智力的四個維度均與積極應對方式存在顯著正相關(p<0.01),而僅有情緒利用和情緒理解維度與消極應對方式存在顯著正相關(p<0.05)。
3.2 大學生情緒智力與應對方式的回歸分析
為了進一步探討大學生情緒智力和應對方式的關系,在上述相關分析的基礎上,以情緒智力及四維度為預測變量,分別以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在逐步多元回歸分析中,四個維度對積極和應對方式的整體解釋率為31.8%、13.4%,即情緒智力對積極和消極應對方式具有一定的預測效應。但僅有情緒利用對因變量的回歸達到顯著水平(p<0.05),其對積極和消極應對的貢獻率為0.019、0.04,說明預測變量和因變量屬于正相關,分別解釋積極應對方式1.9%的變異,解釋積極應對方式4%的變異。
4 討論
4.1 大學生情緒智力與應對方式的關系
由相關分析結果可知,大學生情緒智力與應對方式存在顯著正相關。具體而言,情緒智力低的人,多采用消極應對方式;情緒智力高的人,更傾向于積極應對。以往研究表明,情緒智力和應對方式能夠促進大學生的人際關系,進而影響其心理健康。這可能是因為高情緒智力者能及時察覺自己或他人的情緒變化,積極地應對因事件引起的心理不適,幫助自己或他人恢復心理平衡狀態(tài),而低情緒智力者往往陷入情緒漩渦無法自拔,多采取消極的方式面對問題。
4.2 大學生情緒智力對應對方式的預測作用
回歸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情緒智力對應對方式具有預測效應,情緒智力主要通過情緒利用維度對大學生應對方式產生影響。情緒利用水平低的個體,掌控情緒的能力低,進而影響其應對方式;而情緒利用水平高的個體能根據情緒的特性,更采取合理的應對方式。這說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自己和他人情緒敏銳的人更能夠合理利用情緒來應對問題。
5 研究結論
大學生情緒智力與應對方式呈顯著正相關,并且情緒智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預測其積極和消極應對方式。
6 建議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情緒智力與應對方式密切的關聯(lián),情緒智力會影響個體的應對方式。因此,學校作為后天環(huán)境中的一環(huán),應注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通過有計劃地開展情緒智力、應對方式教育,使得學生在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情緒感知和情緒調控能力,更好地利用情緒智力識別和利用情緒,能夠積極主動應對生活和學習中面臨的挫折和困境,從而促進和諧人際關系和自身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Leuner,B.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ancipation. A psychodynamic st- udy on women[J]. Praxiser kinderpsychologie und kinderpsychiatrie,1966,15(6):196-203.
[2]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477-488.
[3]張玉雪.大學生情緒智力、心理韌性和人際關系的關系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5(11):48-53.
[4]王靜.大學生情緒智力、人際關系與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
[5]胡邱.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2,56(8):9-12.
作者簡介
張玉(1995-),女,河南信陽人,全日制研究生,研究方向:應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