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口勢子 譯/李玲
女兒非常喜歡做手工,她經(jīng)常挑戰(zhàn)各種手工。用雕刻刀刻出恐龍,做個橡皮印章,當然也有很多失敗的作品,即便如此,我也不言語,只是從旁給予關注。
我19歲時,朋友跟我說:“我們公司的上司為人很好,他什么都不做,所以人很好?!蔽耶敃r對這句話不以為然,心里還有點疑問:“明明什么都不做,人還很好……怎么會?”然而,當我自己成為媽媽,站在要為孩子樹立榜樣的立場上,我才明白這句話的深意。
女兒小的時候,想幫我干家務,她手里拿著菜刀,看得我心里發(fā)慌:“哎呀,好了好了,把刀給我,讓媽媽來做!”趕緊把她手里的菜刀沒收。我心想:孩子可能會失敗,干脆就不讓他們嘗試,無意中就動手阻止,說出打消他們積極性的話。
兒子上小學二年級時,有一次把罐頭遞給我:“媽媽,幫我把這個打開?!蔽覇査骸白约耗艽蜷_的吧?”他居然說:“我不知道開罐器怎么用啊,一直都是媽媽來開的?!蔽毅等弧?/p>
我一邊緊緊握住開罐器,一邊又感到非常后悔:有些事情大人做的話很省事,效率也高,這點確實沒錯。但在一旁認真監(jiān)護他們、耐心教他們,這件事我一直沒做。我出于好心做的事情,卻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機會。
什么都不做,就在一旁監(jiān)護,這點確實很難。只想直接把大人們知道的正確答案教給他們,不愿讓孩子們嘗到苦頭,這就是天下父母心吧。但是,回過頭來看自己,那種艱難困苦的經(jīng)歷,在生活上起著很大的作用。因為痛苦,所以難忘。
不干涉,即相信對方。孩子們教會了我等待的重要性。
(摘自《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Ⅱ》,臺海出版社,紫云文化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