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俊強
作品簡介
《蘇菲的世界》是一部由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chuàng)作的關于西方哲學史的小說。該書用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過程,將西方哲學發(fā)展的歷程向廣大讀者娓娓道來,書中生動細致地講述了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薩特、笛卡兒以及黑格爾等人的哲學思想。可以說,一部《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是一部真正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哲學入門著作。
作品梗概
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上面寫著:請?zhí)K菲轉交給席德。也是從這天開始,蘇菲不斷收到一些不尋常的來信,信上的話引導她破解世界的一個個謎團。
在神秘導師艾伯特·諾克斯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康德、弗洛伊德等大師思考的根本問題。艾伯特·諾克斯用淺顯易懂的筆觸帶著蘇菲回顧哲學的發(fā)展史。
令人吃驚的是,蘇菲這個人物只是挪威少校艾伯特·納格為慶祝女兒席德生日而虛構出來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編寫成一個富有哲學趣味的故事當作女兒的生日禮物。蘇菲漸漸意識到自己只是書中的一個角色,是艾伯特少校意識的一部分,在忠實地完成自己的主角任務之余,艾伯特·諾克斯和蘇菲開始了對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爭。在他們的努力下,二人逃出了書中世界,來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閱讀指導
梳理積累法
有些敘事性不強的名著,因為前后關聯較弱,頭緒繁多,囊括知識較多,往往容易使讀者摸不著頭腦。讀者雖然讀過了文本,卻未能留下深刻印象?!短K菲的世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閱讀這類作品時,我們最好采用“梳理積累法”。這樣不僅可以厘清文本的脈絡,還可以積累不少素材和知識。
我們以《自然派哲學家》這一章為例。仔細梳理章節(jié)內容后可以整理出以下問題:書中提到米雷特斯的三位哲學家是哪三個人?他們的主要哲學觀點是什么?通過尋找這幾個問題的答案,我們便能理解作者對于哲學的一些看法,一邊梳理,一邊品味,一邊積累。此外,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還應不斷“內省”,也就是形成自己的看法。比如對于“世界是什么?”這個問題,我們應當結合哲學家們的思考以及蘇菲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不要糾結對錯,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
這樣的閱讀方法,雖然會比較耗時,但是要想真正做到“用心”閱讀,就應當如此。只有提升閱讀的質量,課外閱讀才能夠達到“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的境界。
專題探究
探究一:請從書中選擇一個你喜愛的人物,介紹給同學們。
探究二:《蘇菲的世界》是一部通俗的哲學史。請你根據小說內容,繪制一幅西方哲學發(fā)展的思維導圖。
探究三:進階領悟,隨意選擇一個你喜歡的章節(jié),撰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
片段賞析
當蘇菲開始思考有關活著這件事時,她也開始意識到她不會永遠活著。
她想:“我現在是活在這世上,但有一天我會死去?!比怂乐筮€會有生命嗎?這個問題貓咪也不會去想。這倒是它的福氣。
蘇菲的祖母不久前才去世。有六個多月的時間,蘇菲天天都想念她。生命為何要結束呢?這是多么不公平?。?/p>
蘇菲站在石子路上想著,她努力思考活著的意義,好讓自己忘掉她不會永遠活著這件事。然而,這實在不太可能。現在,只要她一專心思索活著這件事,腦海中便會馬上浮現死亡的念頭。反過來說也是如此:唯有清晰地意識到有一天她終將死去,她才能夠體會到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這兩件事就像錢幣的正反兩面,被她不斷翻來轉去,當一面變得更大、更清晰時,另外一面也隨之變得大而清晰。生與死正是一枚錢幣的正反兩面。
如果你沒有意識到人終將死去,就不能體會活著的滋味。她想。然而,同樣的,如果你不認為活著是多么奇妙而不可思議的事時,你也無法體認你必須要死去的事實。
蘇菲記得那天醫(yī)生告訴祖母她生病了時,祖母說過同樣的話。她說:“現在我才體認到生命是何等可貴?!?/p>
——選自《蘇菲的世界·伊甸園》
讀書筆記
也許我們始終不能真正了解世界的起源及意義,無法找到生命的起點和終點,但我們可以把握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態(tài)度,積極追尋自己的理想。我們不能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每一天庸庸碌碌地生活著。如果人類都失去了生活的熱忱,世界將永遠不會進步。而死亡也是督促我們好好生活的一個動力,正如書中所寫:
唯有清晰地意識到有一天她終將死去,她才能夠體會到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
這句話看似簡單,卻蘊含著無窮的深意。生活中的很多瑣事都值得我們去思考,比如生命的意義,人們來到世界的使命,等等,這些都是基礎的哲學問題,是每個人都不能回避的問題。在文章中把這種哲學思辨表達清楚,是一件很考驗作者邏輯思維的事情,在日常寫作時我們也可以積極嘗試。
片段賞析
萬物中皆含有各物的一部分
蘇菲再次試著運用自己的常識,而不去想她從別人那兒學到的知識。
帕梅尼德斯不承認世上任何事物會變化。蘇菲愈想愈相信從某一方面來說,他是對的。在智性上,他無法接受事物會突然轉變成“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事物”的說法。要坦白說出這個觀念一定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這必定意味著他必須駁斥人們親眼所見的種種自然界的變化。一定有很多人取笑他。
恩培竇可里斯一定也是個聰明的人。因為他證明這世界是由一種以上的物質組成,如此自然界才可能在萬事萬物實際上皆未曾改變的情況下產生種種變化。
他只憑推理就發(fā)現了這個事實。當然他曾經研究過大自然,但他沒有現代科學家的設備來進行化學分析。
蘇菲并不一定相信萬事萬物都是由土、氣、火與水所組成。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就原則上來說,恩培竇可里斯說得沒錯。如果我們要接受自己親眼所見的各種大自然的變化而又不致違反自己的理性,唯一的方式就只有承認世間存在著一種以上的基本物質。
現在,蘇菲發(fā)現哲學這門課程更有趣了,因為她可以運用自己的常識來理解這些哲學思想,而無須憑借她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她的結論是:哲學不是一般人能夠學到的,但也許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以哲學的方式思考。
——選自《蘇菲的世界·自然派哲學家》
讀書筆記
有強烈的好奇心,并試著運用自己的常識去發(fā)現世界運行的規(guī)律,可以不斷加深我們對世界的理解。這樣,我們可以在讀書之余,豐富自我對世界的認識,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哲學不是一般人能夠學到的,但也許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以哲學的方式思考。
用哲學的方式思考人生,這是我們學習哲學的目的和意義。盡管我們不一定能成為哲學家,但學習哲學會讓我們更靠近智慧的海洋。
片段賞析
我愿意做那個小丑
“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碧K格拉底也說,“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p>
請你記住這句話,因為很難得有人會承認自己的無知,即使哲學家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當眾說這句話是很危險的,可能會使你喪命。最具顛覆性的人就是那些提出問題的人,而回答問題則比較不危險。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比一千個答案要更具爆炸性。
你是否聽說過《皇帝的新裝》這個故事?故事中的皇帝其實一絲不掛,但他的臣民沒有人敢說出真相。這時,一個小孩突然脫口而出:“可是他什么衣服都沒穿哪!”蘇菲,這個孩子很勇敢,就像蘇格拉底一樣。蘇格拉底也敢于告訴我們人類的所知是多么有限……
蘇菲,這就像切牌一樣。你把黑牌放在一堆,紅牌放在一堆,但不時會有小丑牌出現。它們既不是紅桃也不是黑桃,既不是紅磚也不是梅花。在雅典,蘇格拉底就像小丑一樣。他既不篤定也不漠然。他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而這使他非??鄲?。因此他成為一個哲學家,一個孜孜不倦追求真理、永不放棄的人。
——選自《蘇菲的世界·蘇格拉底》
讀書筆記
當我們看到《皇帝的新裝》時,更多是當成一個童話故事來看的,沒有幾個人會把不穿衣服的皇帝當成自己的縮影。但蘇格拉底做到了,他告訴我們人類的知識是多么有限。因為敢于承認自己的無知,蘇格拉底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正如書中所說:
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
一個人只有承認自己無知,才不會自高自大,才會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才會不斷求知,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