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shù)研究院醫(yī)療機器人與微創(chuàng)手術(shù)器械研究中心王磊研究團隊在評估按摩治療效果方面的研究取得進展。相關(guān)成果為“Li HH, Du WJ, Fan K,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of massage therapy using entropy-based EEG features among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tients comparing with healthy controls [J]. IEEE Access, 2020, 8: 7758-7775(通過對照比較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和健康人群基于熵的腦電圖特征來評估按摩治療的效果)”。 按摩療法(MT)是藥物療法的一種有效補充和替代療法,廣泛用于治療腰痛(LBP)、腰椎間盤突出癥(LDH)等。目前,用于評估某些疾病(如注意缺陷障礙)推拿療效的相關(guān)研究主要是基于四個節(jié)律的絕對功率譜特征,且尚無一致結(jié)論。因此,該研究通過分析基于熵的腦電圖(EEG)的定量變化特征來評估 LDH 患者按摩治療的有效性。該研究分析了中式按摩對兩種人群(26 名 LDH 患者和 24 名健康人)4 種腦電圖節(jié)律的即時影響,基于腦電圖的八種熵 (近似熵(ApEn)、樣本熵(SampEn)、小波熵(WaveEn)、希爾伯特-黃變換邊際頻譜熵(HHTMSEn)、歸一化能量、排列熵(PE)、模糊熵(FuzzyEn)和固有模糊熵(IFE)),用于檢測腦電信號的復(fù)雜度和時間序列的非線性特性動態(tài)變化。
研究結(jié)果顯示,LDH 組患者按摩治療后,Delta 節(jié)律的 ApEn、SampEn、WaveEn、PE、FuzzyEn 和 IFE 特征顯著降低,大腦左半球 Delta 節(jié)律的歸一化能量明顯增加,θ/α 節(jié)律的歸一化能量明顯降低。此外,θ 和 β 節(jié)律的 HHTMSEn 特征顯示兩組人群(LDH 和對照組)的兩種狀態(tài)(按摩前后)有顯著性差異。10 種分類器(SVM、CART、NB、LDA、KNN、LR、GBM、RF、AB、ET)用于兩組人群或同一組人群兩種狀態(tài)的分類,大部分都獲得高平均準確率和高 AUC。
該研究提出基于熵的腦電節(jié)律特征和排列失調(diào)指數(shù)(PDI)等特征可作為定量評估 LDH 患者按摩治療效果的指標。其反映了 LDH 和健康人群疼痛減輕的不同程度,從而為 LDH 患者的康復(fù)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更精準的及時評估。
按摩實驗設(shè)計及信號分析總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