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學四年級1班 龍貝霖
在我家小區(qū)院子里,有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它是我童年的樂土。更讓人驚喜的是,在那一畦新綠里,我遇見了我的動物朋友——螞蟻。
一個盛夏的傍晚,雨過天晴,室外的空氣格外清新。我放下手中的書本,隨手拿了一袋餅干,高高興興地直奔大草坪。令人納悶的是,平時一起嬉戲玩耍的小伙伴,今天都不見了蹤影。
我沒有等來小伙伴們,卻等來了兩個不速之客。只見它們渾身上下穿著黑亮的盔甲,頭上兩根細長的觸角,嘴上有一對鋒利的大顎,像兩把彎彎的鉗子,胸部長著六條細細的腿,肚子圓鼓鼓的,拖在最后面,好像拉著一個小球似的。它們是那么不起眼,不仔細看很難被發(fā)現(xiàn)。
多么細致入微的觀察??!小作者用童趣的語言,活靈活現(xiàn)地描寫出了螞蟻的外形特點。
我開始仔細觀察這兩位不速之客。它們似乎餓極了,小心翼翼地不斷嘗試搬動餅干屑??墒撬鼈兲跣×?,就算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移動半步。
這時,兩只螞蟻停下來了,它們用觸角相碰,仿佛在竊竊私語,短暫溝通以后,它們居然轉(zhuǎn)身離開了。我有些失望,這么快就放棄了嗎?不多一會兒,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不遠處一只螞蟻領著一隊排得整整齊齊的螞蟻隊伍朝我這邊浩浩蕩蕩奔來。長長的縱隊,看上去就像一根黑色的細線。這根“黑線”越過一個小土丘,大搖大擺地來到餅干屑旁邊。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兩只螞蟻搬救兵去了。很快,螞蟻越來越多,它們把餅干屑團團包圍,有的在前面用嘴死死咬住使勁拽,有的在后面用力推,有的圍著餅干屑來回跑,好像在為自己使不上力氣而著急……
果然,蟻多力量大,不一會兒,我撒落的餅干屑就被螞蟻大軍清理得干干凈凈了。
如果說初見螞蟻是看到了外形,那么,被螞蟻吸引,一定是因為它的習性。小作者是怎么寫螞蟻的習性的呢?值得我們讀一讀。
從那以后,我對螞蟻這種昆蟲愈加感興趣。
一篇名為《敬重卑微》的文章里這樣描述:當野火燒起來的時候,你知道螞蟻是如何逃生的嗎?眾多的螞蟻迅速聚攏,抱成黑團,然后像雪球一樣飛速滾動,逃離火海。外圍的螞蟻為了保全同伴,義無反顧地犧牲了自己,使得自己的種族得以延續(xù)。
小小的螞蟻,又黑又丑,看上去是何等卑微!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毫不起眼的物種,在災難面前臨危不懼,團結(jié)一致,犧牲小我成全大我!正如文章里所言: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嚴肅,看得深刻,看得偉大而堅強。
螞蟻之所以成為“我”的朋友,更在于我在書籍中獲得的關于它的知識。螞蟻身上的故事,展現(xiàn)出的別樣的精神,是讓“我”真正喜愛的原因。
在我內(nèi)心,已經(jīng)把螞蟻當成是我的動物朋友了,我很慶幸結(jié)識了它們。
編輯之眼
螞蟻的外形、習性、故事,在小作者筆下,出神入化。文筆細膩、邏輯清晰、底蘊豐厚,我們該為這位小作者瘋狂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