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匠之門

2020-11-25 02:40:31胡煙
北京文學 2020年11期
關(guān)鍵詞:仇英匠人齊白石

胡煙

1? 匠人意氣

我喜歡看匠人做工。比如,看木匠做家具,看銀匠打首飾。站著看,蹲著看,不覺得累。跟他們一起屏息著在細節(jié)的打磨中潛水,聽不見水面上的喧囂。他們專注做事的時候,會有一種氣息,那種氣息能量很強,略微敏感一些的人都會為之感染或迷醉。

某一日清醒的時候我認識到,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沒能掌握一門手藝。這讓我在寫文章的時候常常覺得自己是個缺乏實踐的人,是個坐在空中樓閣里販賣思想的人。浮華年代,思想隨之膚淺,淡化為一堆經(jīng)不起推敲的觀點,僅被用來對事物品頭論足。我常對別人的理論表示不屑,對電視節(jié)目的虛偽嗤之以鼻,對隔壁苦練手風琴的女孩進步緩慢暗暗嘲諷。日積月累,我成為一個業(yè)余評論家,一個眼高手低、持正當理由對生活發(fā)出抱怨的人。

那天,偶然讀到《莊子·天道》中那則寓言,是輪扁師傅啟發(fā)齊桓公的故事:“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一個制作輪子的手藝人,對著一國之君齊桓公談起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shù)存焉于其間?!痹谳啽鈳煾悼磥恚鲚喿拥慕?jīng)驗,最終歸納為一種“氣”、一種“數(shù)”,得之于手而應于心,根本不能用語言表述。以此推論,那些不動手、只知道死讀書的人,是領(lǐng)悟不到萬物的真諦的。

我被輪扁師傅所講的道理給擊中了。想象他一邊斫輪子,一邊漫不經(jīng)心侃侃而談的樣子,實在迷人。他身上就有那種氣場,那種樸素且篤定的匠人氣。人在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的時候,是會發(fā)光的。沒有誰比他更有資格談論斫輪子的經(jīng)驗。他那么日復一日地動手,終于在一門手藝里,把“道”給捕捉到了,并成功地灌輸給齊桓公和我們這些讀書人。

我真應該去學門手藝。但也只是想想而已。我懼怕前行過程中的緩慢和艱難,抗拒著反復試驗的失敗。我深愛平淡。我拒絕逆行。長此以往,我的手,就這么閑下來,但各種想法卻十分旺健。

小時候,我曾離一門手藝很近。五歲那年,我學會了織漁網(wǎng)。這世上,掌握這門手藝的人應該為數(shù)不多,數(shù)量也許超不過熱衷寫作的人。不謙虛地說,我是有天賦的。我織的漁網(wǎng),比一般人要整齊。我能感覺到左手握住撐子的松緊度,和右手游走梭子的幅度之間有著某種呼應的關(guān)系。每一次手腕的往復回旋,都有一個不急不緩的節(jié)奏,這讓一個網(wǎng)結(jié)在生成的瞬間,既不緊,也不松,富有彈性地恰好卡在窄小的撐子邊緣。右手持梭子翻飛幾個來回,銀色透明的網(wǎng)結(jié),一扣連著一扣,齊整排成一排,像少女潔白的牙齒,清新泛著光亮。一行復一行,在海風微咸的時光里,漁網(wǎng)變長。

可惜在那個時候,我完全沒意識到這門手藝的珍貴。現(xiàn)在回想起來,好處很多。重要的是,它培養(yǎng)了我的自信心。我被以平等的身份安插在大人的隊伍里。我們的漁民家族,有著明確的分工,他們有的纏梭子,有的吊鉛錘,有的專門負責把彎曲的麻繩抻直,為了漁事團結(jié)協(xié)作,沒人敢輕視我。

沒多久,我不得不放棄織漁網(wǎng)。因為機器代替了手工。漁民們想節(jié)約時間,所以干脆丟掉了這門手藝。雖然他們用更短的時間捕到了更多的魚,但海灘上因此溜達著一些無所事事的人。隔著海風,我能覺知到他們精神上的空虛。

我想,如果我沿著五歲那年的漁網(wǎng),地老天荒這么織下去,并對其作深入的鉆研,應該比現(xiàn)在更有出息。我相信一件表面上看起來普通的事情,其深度是無限的。堅持做,持續(xù)地做,總會有所感悟。就像輪扁師傅一樣。村上春樹也是如此,枯燥地跑步,跑出了深刻的哲學。織漁網(wǎng)當然也行。值得深入的方向有很多。比如,打網(wǎng)結(jié)的方式有很多種,正的、反的、花樣的,不斷翻新。還可以調(diào)整撐子的寬窄,根據(jù)季節(jié)不同,根據(jù)海岸線的地理位置、風向變換,編織出不同大小扣眼、不同顏色的漁網(wǎng)。再根據(jù)每個漁民撒網(wǎng)時候的動作習慣不一樣,定制個性化漁網(wǎng)。我日復一日地織,最后,那些魚,那些花花綠綠的魚,總會被我的誠心感動,朝我編織的漁網(wǎng)蜂擁而至。然而,成熟后的我,志向早就不在捕撈更多的魚,而是延伸到研究多種網(wǎng)。比如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它的中國屬性;再比如,觀念之網(wǎng),如何以習慣之名遁形,又如何讓人感到窒息。

現(xiàn)在正相反。我丟掉了掌握一門手藝的機會,卻妄圖直接獲得深刻。很多時候,苦惱大抵來源于此?;叵脒@幾十年,我學過電子琴,學過唱歌書法繪畫,無一不是半途而廢。有時候照鏡子,我清楚地看見自己臉上的浮躁氣,那是跟匠人意氣相反的東西。思維活躍,能說會道。但卻對任何事物都談不上精通。

寫作,顯然也是一門手藝。我運用著半生不熟的技能,常常四顧茫然。我感覺那些字詞不怎么聽指揮,生澀、執(zhí)拗,好詞匯故意躲著我,庸俗的句子常跳出來干擾我,令人氣急敗壞。思維的岔路也很多。它們欺生。就比如現(xiàn)在,我想寫幾個匠人畫畫的故事,卻一下子寫了這么多關(guān)于自己。

2?? 癡人戴進

明朝工匠戴進在偶然看到那一幕的時候驚呆了。剎那間,憤怒的情緒、絕望的情緒,夾雜著悔恨、不解、委屈,扭結(jié)在一起,像夏日的狂風驟雨般徑直朝頭頂砸來,進而覺得腳跟不穩(wěn)。之所以會有這樣地動山搖的反應,緣于對一項技藝的癡迷。

作為銀匠,戴進的手藝是遠近聞名的。人物、蟲魚、花鳥、釵釧,工細巧致,形態(tài)殊特。作為著名畫師戴景祥的兒子,戴進天生具有極強的造型能力。據(jù)明代《金陵瑣事》記:永樂初年,大約戴進十七歲,隨父親進京城南京,在城門口,正四處張望的時候,行李不小心被一腳夫挑走,不知去向。戴進據(jù)自己瞬間捕捉到的印象,找來紙筆,畫出腳夫的長相,一下子被眾人認出來,循著找到了腳夫家里。

因為上好的造型功底,成為銀匠的戴進,特別擅長取材,他把各種形象拿來為自己所用,不囿于前人經(jīng)驗。天上的鳥、地上的獸、河池里的魚蝦,目之所及,他皆能化為首飾上新穎精巧的圖樣。別致再別致,纖細再纖細,唯有設計出新奇的圖樣,才能施展他的滿腹才華。

每打造一件首飾,戴進的構(gòu)思心血、情緒乃至情感的寄托,同手里的金器和銀器,隨著高溫的火,被融化、被鍛造,繼而迎來新生。金花銀花,無不是他自己的心花怒放。他鍛造的牡丹釵可以引來蝴蝶駐留。那些精美的首飾,裝飾貴族、美人的發(fā)髻、頸腕,為他們引來鶴立雞群的效果。這些美妙絕倫的作品,將被作為傳家寶,承載著凝重的托付,代代相傳。后人因此記得這個偉大匠人的名字——戴進。他慶幸自己的光陰沒有虛度。

而在那個瞬間,在那個目眩的瞬間,銀匠戴進,原本根深蒂固的人生觀價值觀土崩瓦解了。那些最令他沾沾自喜引以為榮的金首飾、銀首飾,也隨著那一瞬間情緒的混沌,在腦海的熔爐里,化為一攤攤黃的、白的水,付之東流。余下一場空。

那一刻,他看到一個回收金器的店里,正在熔金。所熔化的金器,正是他最中意的作品。他捶胸頓足,先是埋怨那個狠心的熔金者,“爍吾所造,亡所愛”,進而痛定思痛,回顧自己一路的匠人履歷,“吾瘁吾心力為此,豈徒得精意,將托兒不朽吾名耳”。他幽怨地說,自己鞠躬盡瘁,將青史留名的期望都托付在一件件金銀首飾上,誰知竟然落得如此下場。經(jīng)受了重大刺激之后,戴進坦言,自己的初心并不是做出美好的首飾,而是借此獲得不朽的聲名。

這時候,有人來勸慰——金銀首飾,那都是些俗人和婦人喜歡的東西。這些膚淺的人,哪里配做你的知音呢?如果轉(zhuǎn)行畫畫,你一定可以流芳百世。

回首歷史,熔金的一刻正迎來命運的轉(zhuǎn)捩點,著名工匠戴進轉(zhuǎn)身成為浙派繪畫創(chuàng)始人戴進。

歷史記載戴進的故事并不多,后人只能通過畫作,來品咂他的人生。

匠人繪畫,多有絕技。戴進轉(zhuǎn)行繪畫的時候,將他醞釀多年的匠人意氣,一并帶到筆墨中。

《風雨歸舟圖》中,暴風雨橫掃,山川、樹木、舟楫,路人艱難行走。就是這樣一個瞬間的呈現(xiàn),沒有文人畫關(guān)于出世和入世的矛盾表達,也沒有人生境遇的影射,只是純粹的描繪而已。他將風雨交加,狂風裹挾暴雨那一瞬間的“勢”,準確表現(xiàn)出來。在暴雨中走過的人都知道,風雨是一重一重而來,并不是均勻的。戴進正是畫出那種蠻橫的感覺,那是寫實的、直覺的、熱烈的風雨神韻。

人物畫,他的《鐘馗夜游圖》極為傳神。記得在后來的《鐘馗》戲里,鐘馗嫁完妹妹之后,赴終南山上任夜行一段,唱、念、作,都異常精彩。有唱詞說得特別熱鬧:“擺列著破傘孤燈,對著那平安吉慶,光燦爛吐寒星。一行行大鬼猙猙,一隊隊小鬼獰獰……”《鐘馗夜游圖》描繪的正類似這一情節(jié)。鐘馗的夸張神態(tài),眾小鬼的身形、樣貌、心懷鬼胎的表情,上演著人間善惡的經(jīng)典戲碼。浮夸的線條,復雜的人物神態(tài),戴進完全憑借想象完成。他盡匠人所能,畫出“如戲”之感。

戴進畫松也好?!度櫜輳]圖》《關(guān)山行旅圖》《春游晚歸圖》《長松五鹿圖》里,都有極為健碩的松。繁茂蒼潤,尋不到筆路。

古人品評一幅畫的優(yōu)劣,常用能品、妙品、神品、逸品來分類。匠人作品常被歸為能品。然而,匠心是一味藥,配方是技藝加誠心,佐以苦熬的光陰為藥引,用來醫(yī)治傲慢和虛浮。拿繪畫來說,常有人把一塊潑墨、一條線,說得神乎其神,表達某種超自然的意象、詩境,趁機混到文人畫的隊伍里去了。而戴進繪畫,正是他們的反面。他讓繪畫回歸繪畫本身。

關(guān)于戴進的命運,傳說他曾正式入過朝廷設置的畫院,因業(yè)務水平超群而遭人排擠。有個小故事,是明嘉靖時的《中麓畫品》記載:戴進的《秋江獨釣圖》,畫了一個穿紅袍的人,在江邊垂釣。畫畫唯紅色最難把握,而戴進獨得古法。心懷嫉妒的畫師在宣宗皇帝身旁敲邊鼓:“畫雖好,但恨鄙野?!毙谶M一步詢問其理由,說:“圖中的漁翁穿紅袍,分明是譏諷朝廷大臣不務政事嘛!” 宣宗勃然大怒。

戴進的后半生坎坷,都是因為小人進讒。

據(jù)說戴進最后一次遭讒,是宣宗召畫院的謝環(huán)品評《四季圖》,剛打開《春》《夏》,謝說:“非臣所及。”輪到《秋景》,謝忌妒心生起,沉默不語了。宣宗問他原因,回答說:“屈原當年遇昏主投江,戴進今畫漁父,有不遜之意。”宣宗沒言語。再展《冬景》,謝又添油加醋:“七賢過關(guān),是亂世啊!”皇帝勃然大怒,說:“可斬!”

當時,戴進和他的徒弟夏芷正在慶壽寺僧房喝酒。聞風后,夏芷把僧人灌醉,偷了度牒,剃光戴進的頭發(fā),把他假扮成僧人半夜倉皇逃跑,隱居到了偏僻的小寺廟去了。后來,為逃避搜尋,戴進一度隱姓埋名輾轉(zhuǎn)漂泊到云南去。又傳說,戴進晚年拿著自己畫的門神四處兜售,以度余生。

郎瑛在《戴進傳》中云:“戴奔走南北,動由萬里,潛形提筆,經(jīng)幾春秋無利祿以系之也。生死醉夢于繪事,故學精而業(yè)著,業(yè)著而名遠,似可與天地相始終矣。”

想來這戴進,當銀匠遭到了心靈重創(chuàng),當畫家也是一門心思鉆研業(yè)務,沒什么心機,聽任命運的擺布,稱得上是真人、癡人。他天賦異稟卻晚景凄涼,嗚呼哀哉??v然這樣,卻也靠著精湛的手藝,圓了他名垂青史的夢——可與天地相始終,匠人氣韻綿延至今。

3?? 哀仇英

舊時候的農(nóng)村,有做木匠活的團隊,在東家住三個月,打個柜子,在西家做個床榻,又住十天。裁縫也是,住三五天,裁好一件衣裳。我對繪畫的興趣啟蒙,來自一班在柜子上畫畫的漆工。漆工班由三人組成,他們用各種工具,都是小巧的,先將黑色的堂木柜子漆成橙黃色,并在上面創(chuàng)作四格圖。翠枝仙客、熊貓啃竹、鴛鴦戲水,沒用幾分鐘就好了。我看不真切,跟著他們跑了好幾家總算熟悉了套路。還記得,畫熊貓用的是氣球。小氣球握在手心,一按又一按,輕重不同,大小也不一樣。三五下,一張熊貓臉就成了。

“明四家”之一的仇英,就是漆工出身,過著類似漆工班的漂泊生活。

清代褚人鑊的《堅瓠集》里,記載了仇英受雇于人的履歷:“周六觀吳中富人,聘仇十洲主其家凡六年,畫《子虛上林圖》為其母慶九十歲,奉千金,飲之半逾于上方,月必張集女伶歌宴數(shù)次。”這里提到的 《子虛上林圖》又叫《天子狩獵圖》,描繪了皇帝帶嬪妃外出游樂的情景,包括御龍舟、觀狩獵、眺海景等眾多大場面。畫里有嬪妃、衛(wèi)士、文武侍從將近400人,手卷長5丈。令人感慨的是,這樣重大題材的鴻篇巨制,竟是一幅賀壽圖。為了創(chuàng)作這幅畫,仇英在有錢人周六觀的家里寄居了六年。雖然得到了豐厚的報酬,但卻掩蓋不了被人雇傭的身份。

據(jù)說這幅畫后來還給周六觀引來了殺身之禍。當年,嚴嵩的兒子嚴世藩得知了這幅畫,向周六觀索要。周六觀自然是舍不得,上交了一幅摹本,隨后帶著全家人出逃。寧可舍命也不撒手,可見這幅畫的珍貴。

仇英,字實父,號十洲,原籍江蘇太倉,后移居蘇州。他出身卑微,職業(yè)生涯從做漆工和建筑彩繪開始。公元15世紀到16世紀中葉,大明王朝中期,江南商品經(jīng)濟繁榮發(fā)展,市民階層壯大,亂花迷眼,翠光笑日,趨利求新,欣欣向榮。仇英正是生長在這個時期的蘇州,這里是手藝人的天堂。

歷史上,關(guān)于仇英的記載也不多。原因之一是,匠人文采匱乏,不太擅長表達自己。

作為漆工的仇英,履歷并不復雜。他漆工出色,偶然被畫家周臣相中,收到門下當徒弟,學習畫畫。后來,又認識了鑒賞大家項元汴,在他家里一住就是十幾年,臨摹了一大批古畫真跡,畫工越來越精,整天在文人雅士圈子里泡著,名聲也越來越大。

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圖里,有文徵明弟子的題跋:“少嘗侍文太史,談及此圖云,使仇實父設色,兩易紙皆不滿意,乃自設之以贈王履吉?!边@里記載,當時的仇英還僅僅是履行著跟漆工差不多的職責,負責給文徵明的作品上色,然而并不能使文徵明滿意。值得欣慰的是,此圖作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當時文徵明48歲,成就卓然,而仇英才不到20歲,就頻繁出入于文徵明的停云館中,并能從事這類高級打零工的工作,可見其才華出眾。

仇英畫畫下苦功。最有名的傳世代表作《漢宮春曉圖》長卷,描繪春天晨曦中的漢代宮廷后宮佳麗百態(tài),畫里有后妃、宮娥、皇子、太監(jiān)、畫師115人,個個衣著鮮麗,姿態(tài)各異,在明媚春光里忙些風雅事:有宮女領(lǐng)著孩童倚著欄桿眺望水上飛鷴;有宮女持宮扇;有宮女望著窗外孔雀凝神;有后妃攏手危立,注視宮女澆灌牡丹;有宮女正捕捉柳梢的蝴蝶;有人在梨樹下摘花,盛滿了金盆;有人采花插鬢;有人持扇迤邐而來……下棋的、刺繡的、嬉戲的,處處是光景,人的光景、花的光景、鳥獸建筑的光景。這么復雜的場景,手卷的長度僅30厘米左右,人物身高只有兩三寸,五官刻畫、發(fā)型設計、頭飾衣著的細節(jié)都是生動精微,令人唏噓不已,懷疑仇英當年是在挑戰(zhàn)某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功。

意料之中,匠人出身的仇英,是個實在人。其時,在仇英所處的大明朝,已經(jīng)有寫意畫的盛行。早在南宋時期,有個叫梁楷的宮廷畫師,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個人物,且能傳神。如今畫冊里常見的《六祖伐竹圖》《李白行吟圖》《潑墨仙人圖》等,讓人覺得,并不耗費多少精力。而且,這梁楷喜好飲酒,酒后行為不拘禮法,人稱“梁瘋子”。皇帝曾特別賜給他金帶,那是象征畫院最高榮譽的,但梁楷卻不接受,把金帶掛在院中,飄然而去。就連這么一件小事,也被作為美談稱頌至今。

細想,臨摹過無數(shù)古畫名畫的仇英,并不是沒意識到有寫意畫法的存在。筆墨風格,與其說是主動選擇,不如說是聽從內(nèi)心的召喚,匠心使然。匠人們大多不向往放浪形骸、驚天動地的人生。他們是一群木訥的人,是具有超常耐心的人。他們最擅長在時光里反復錘煉自己的手藝。

仇英即是這樣,工細成癮。他晚年畫《清明上河圖》,演繹當時的蘇州繁榮。畫面長近8米,寬只有三分之一米,用工筆重彩畫山川、江湖、城郭、街巷,以及1497個人物組成的社會風貌市井活動。這樣的畫,北宋的張擇端只畫了一幅就名垂千古了。而仇英一生,繁復的作品居然繪有多幅?!短覉@仙境圖》《赤壁圖》《玉洞仙源圖》《桃村草堂圖》《劍閣圖》《松溪論畫圖》,無一不是構(gòu)圖復雜精微的苦心經(jīng)營之作。勤奮到了跟自己較勁的程度。

清人吳榮光評價說:“此真苦心積學之士,而有明諸名士斷不屑為也?!边@么麻煩的畫,是明朝那些名士不屑于畫的。

歷史上,輕蔑仇英的人很多,理由也充分。在“明四家”中,他既沒有沈周以儒立身、仁者愛人的君子修為,也沒有文徵明科場失意和短期任命朝廷仕宦的閱歷,更沒有唐寅的命運劫數(shù)和文采風流。我一廂情愿地想象,他是以一種自卑的心態(tài)在作畫,然而又馬上對這一想法進行了推翻。他應該是沒什么閑暇去瞻前顧后的。他每天忙著構(gòu)思點染那些復雜的作品,隨便一幅都那么燒腦。為了畫出滿意的畫,他像愚公移山一樣忙著搬運王屋太行的泥土,日復一日。他絲毫不怕工筆重彩畫繁雜的三礬九染、九朽一罷,也不循捷徑,他要讓自己的作品在每一個細節(jié)上經(jīng)得起推敲。所以,他的心里,只有畫畫——畫什么,以及怎樣才能畫好。終其一生,只有這一念。一念即是一生。既是幸運,也是悲哀。

董其昌形容,仇英畫畫的時候,兩耳聽不到鼓聲,心里沒有雜念,跟禪定差不多。雖然缺乏頓悟的智慧,但也靠著艱苦用功,累劫修成了菩薩。

這樣的仇英,活得很累,壽命僅有50多歲。齊白石在這個年齡,還沒確立自己的繪畫風格。

后來的畫壇,對仇英的評價相當矛盾,既對其匠人手法表現(xiàn)出居高臨下,說仇英為物所役,缺乏超然之氣。又不得不對其作品頂禮膜拜,實事求是地承認,真是自嘆弗如啊。

撥開畫壇歷史的煙云,幾乎捕捉不到仇英具有個性的身影。仇英簡單的生平,似乎是作為匠人命運的共同特征——沒有風流逸事,也無表達深刻的思想。自始至終,就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超級工匠,一個將命運俯身在絹紙上,生命軌跡與其繪畫歷程完全重合的畫家。

更令人悲傷的是,作為高級匠人的仇英,雖然一生曾斫出多個精彩的輪子,卻始終缺乏輪扁師傅那樣的自信從容。在畫什么這個問題上,他似乎沒什么自主權(quán),大多受意于主顧的意思、名家的暗示和提攜。他接受贊美的同時,也意味著接受其價值觀的引導??淦涔ぜ毜娜?,引導其將工細發(fā)揮得更加絕妙;仰慕其設色的人,也激勵其在色彩上進行更加高超的打磨。他的存在,不是為了自我表達。他的絲絲縷縷的情緒、得意與失意的真情,都隱藏在極其認真的筆墨里。他的存在,更像是一個象征,呈現(xiàn)著一種工藝的繁榮,讓原本繁華的蘇州更添幾分風雅。

4?? 白石生香

賞仇英畫,須用放大鏡。放大鏡,昭示著匠人絕技。在齊白石的幾次大型畫展上,也配備了放大鏡。對準蟋蟀的觸角、知了的薄翼和螳螂腿上尖細的鋸齒反復觀察,唏噓贊嘆聲不絕。轉(zhuǎn)而,再看白石老人筆下粗線條的《和平鴿》,又是大氣魄的凜然。讓你搞不清,哪一個才是真實的齊白石。

致廣大,盡精微,都是齊白石。

關(guān)于絕技,白石老人自述說,他曾“琢磨出一種精細畫法,能夠在畫像的紗衣里面,透現(xiàn)出袍褂上的團龍花紋,人家都說,這是我的一項絕技”。然而,他當時所稱道的絕技,對于后來成為大師級人物的齊白石來說,只是雕蟲小技而已。

木匠齊白石,天生是個沒什么野心的人。并且,他終身以布衣身份為驕傲。這又是他高明的地方。

齊白石的木匠生涯從15歲開始。彼時,他拜本家叔祖齊仙佑學粗木作,專做床椅桌凳和犁耙水車之類的大件,或蓋房子,立木架。由于年齡小、氣力小,扛不動大木頭,就被送回家。后又拜遠房本家齊長齡為師,仍學粗木活。

偶然一次,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師傅對做細木匠的人特別恭敬,迎面走來都要避讓三分,原來,細活、粗活,有高下之分。自尊心特別強的齊白石,遂跟著周之美,改學做細木匠了。靠著一門精湛的雕花手藝,齊白石很快干出了名堂。

由于琢磨《芥子園畫譜》,別人的雕花千篇一律,他總能創(chuàng)新。沒事的時候,翻很多新花樣出來,人物故事、山水花鳥,常用常新,成了遠近聞名的“芝木匠”。

齊白石家境艱苦。一大家子人,常常把吃飽飯當成最要緊的事。他原本以為,有個手藝糊口,一家人保暖自足也就夠了??恐炙?,他曾在家鄉(xiāng)過了幾年富裕安寧的日子,在湘潭老家買下20畝水塘,在屋前屋后種上花木,攜妻帶子過著幸福和樂的日子。世界那么大,他寧肯自掃園中雪。

經(jīng)濟寬裕一些,膽子也慢慢放開了,齊白石不再當木匠,專攻繪畫。40歲之前的齊白石,畫畫的題材還在民間趣味的范圍打轉(zhuǎn),主攻人物肖像、侍女兒童畫,迎合大眾審美,跟寫意扯不上干系。

1902年,齊白石近40歲,離開了家鄉(xiāng)湘潭去遠游。遠游7年眼界大開。他到西安、北京、南昌、桂林、廣州、香港、蘇州等很多地方,結(jié)識繪畫名流,接觸到眾多的流派、思想。最值得一提的是,他被文人畫的自我表達給迷住了。

他站在高處俯視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有“病”。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木匠出身的局限——久學工筆畫法,有畫家習氣。為治療這種頑癥,他大膽地給自己開藥方——他開始臨摹八大,把以前細致的工筆畫法,一股腦兒給拋棄了。轉(zhuǎn)而走向疏簡。由追求形似,轉(zhuǎn)求不似。

此處,齊白石與仇英分道揚鑣,有了截然不同的繪畫軌跡和人生。

齊白石臨摹八大,有點匪夷所思。二者顯然是性請迥異的兩種人,從一幅芋頭畫就能看出來。

八大畫一個芋頭,剛從泥里拔出來,葉子直直地挺立,根須粗雜,旁邊題詩:“洪崖老夫煨榾柮,撥盡寒灰手加額。是誰敲破雪中門,愿舉蹲鴟以奉客。”他補述當時畫這幅芋頭畫的情景——彼時正值大雪天,太冷了,我朱耷縮在爐前,用短小的木柴棒煨烤著芋頭,時不時去撥弄著木灰,讓火勢更旺盛些。寒風裹挾著柴灰四處飛揚,我不得不用手擱置額前,擋住灰燼撲進眼睛里。此刻,如果有客來,冒著大雪敲門,我也只好以此盡奉客之道了。情景極凄涼,但敘述口吻卻平淡。表面的寒,徹骨的冷。

齊白石畫芋頭,一個大芋頭,旁邊兩個小芋頭,調(diào)皮。他自己說,畫芋頭,總憶起幼年用牛糞煨芋頭吃的情景。題畫詩:“自家牛糞正如山,煨芋爐邊香撲鼻”?!耙磺鹣阌蟀肽昙Z,當?shù)秘毤夜纫粋}”。隔著宣紙,感覺暖烘烘的,仿佛聞得見烤芋頭的香。連那粗鄙的牛糞堆,都成了帶給人幸福感的好東西。

一個出世,一個入世。一個冷逸,一個溫熱。

齊白石靠著八大的筆法,治好了自己的匠氣病。此后,便自立門戶。

天遂人愿。為了避亂,齊白石定居北京,關(guān)起門來長年畫畫。在文人畫家、好友陳師曾的啟發(fā)下,他苦心經(jīng)營摸索,衰年變法,成就紅花墨葉派。

仿佛飛機躍上云層,從此晴空萬里。乾坤朗朗,一點顛簸和游移都不再有了。對于這一標志性進步,他曾有題《墨荷》詩:“一花一葉掃凡胎,墨海靈光五色開。修到華嚴清靜福,有人三世夢如來?!边@是對他自己筆墨“開悟”的見證。

“告別凡胎”的齊白石,并沒有完全拋棄自己的匠人技藝。狀態(tài)好的時候,他畫草蟲,細致入微,栩栩如生,一張一張保存好。到了跟文人畫家們飆畫技的時候,這可是他的加分項。而茶余飯后,再逐一補上寫意的花草。那些植物的筆墨,刻意潦草。簡單一幅畫,寫實和寫意都有。匠人氣與文人氣融會貫通。

畫外談?;剡^頭去看,縱觀齊白石生活的近百年,正是國家經(jīng)歷痛苦激蕩和變革的日子。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三大改造運動……都發(fā)生在這一時期。然而,他始終處于大潮的中心之外。這是他作為匠人,與知識分子不一樣的地方。盤算自己的小日子,既是一種狹隘,又是一種踏實的本真。

雖然與傳統(tǒng)知識分子不同,卻也異于普通匠人。壯年時候,有人曾推薦齊白石做內(nèi)廷供奉,為慈禧太后代筆,吃六品俸,他堅決拒絕。并畫菊花,題詩:“窮到無邊尤自豪,清閑還比做官高。歸來尚有黃花在,幸喜生平未折腰。”這又是文人意氣了。

齊白石晚年還有一個身份——哲學家。木匠的哲學比書齋哲學更接地氣。他指向的不是前進,而是回歸,回歸作為人的初始經(jīng)驗,并散發(fā)著中國農(nóng)民式的淳樸幽默。

他寫一床被子的《被銘》:“窄則不掩,薄則不溫。累人至重,御寒覺輕。”

《絹銘》:“黑則難驅(qū),白則易污?!?/p>

《燈蛾詩云》:“園林安靜鎖蒼茵,霜葉如花秋景新。休入破窗撲燈火,剔開紅焰恐無人。”對飛蛾的惻隱之心,是發(fā)乎本真,善良慈悲,勝卻道理無數(shù)。

大匠之門,真火淬煉。繪畫大師齊白石,曾刻有“木居士”“木人”“老木”“大匠之門”“魯班門下”印章,既是對木匠身份的留戀和肯定,又是一種自信的自嘲了。

齊白石當過木匠的事,幾乎人盡皆知。讀白石老人畫,總能感覺到有木質(zhì)紋理被鄉(xiāng)村暖陽曬過的余溫。心里暖暖的,微甜。進而感覺到,生活的質(zhì)地是柔軟的。

很篤定。他那握著毛筆在宣紙上細細描摹的手,也曾緊握刻刀,在木頭上精雕細琢、反復摩挲。那雙手,曾調(diào)動所有的感知,用“做”,去貼近物體的本質(zhì);那雙手,是通達腦海意象并能對之進行成功物化的手;那雙手,最深諳“慢”的哲學。都說腳踏實地,但一雙木匠的手,同樣可以通過與木頭的對話,撫摸到最堅實的大地。

如此,白石老人的畫里,便有草香、有木香。

蓮蓬熟了,荷葉枯了,大地空曠,水面寂靜。一只蜻蜓飛來,欲落而未落……秋風過后,枝上僅余幾片貝葉,一只蟬在枯枝上鳴叫,螞蚱在地上行走,一只紅色蜻蜓從空中飛來。秋光如此明媚,以至于貝葉上的每一條葉脈、蜻蜓翅膀上的每一格小網(wǎng)紋,都像浸于濾鏡中一般,快意明朗。

他畫紅葉,題詩:“窗前容易又秋聲,小院墻根蟋蟀鳴。稚子隔窗問爺?shù)?,今朝紅葉昨朝青。”

他的《小村》:“落日呼牛見小村,稻粱熟后掩篷門。北窗無暑南檐暖,一粥毋忘雨露恩?!?/p>

在一首《菜園小圃》詩中,有:“飽諳塵世味,尤覺菜根香。”

簡單的畫面,無盡的意味。是為寫意。

作為匠人的寫意,不是天然的粗獷恣肆,而是循序漸進的。他們最深諳積土成山的道理。白石老人有詩——苦把流光換畫禪,功夫深處漸天然。

白石老人的功夫,很多徒弟想學。而老人直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币胪耆愣@句話的意思,似乎也不容易。木匠出身的齊白石,原本就擅長手作。跟純粹的讀書人不同,他沒浪費時間去空想,而是邊動手、邊感悟。長壽給了他充裕的時間,讓他得之于手而應于心,終于斫出了最好的輪子。而他的珍貴經(jīng)驗,依舊如輪扁師傅所說的,不可言傳。

責任編輯 張頤雯

猜你喜歡
仇英匠人齊白石
齊白石
金秋(2024年2期)2024-04-17 08:10:28
雨浥紅蕖冉冉香
金秋(2021年24期)2021-04-01 10:05:40
·齊白石
金秋(2021年22期)2021-03-10 07:57:02
宮廷·閨閣·庭院*——仇英《漢宮春曉》與《紅樓夢》
紅樓夢學刊(2020年1期)2020-02-06 06:08:52
大秦嶺·山水
當代陜西(2018年16期)2018-09-11 06:22:12
仇英與丹青之緣
老年教育(2017年9期)2017-10-14 09:01:13
青年匠人
《劍閣圖》背后的草根仇英
看歷史(2017年7期)2017-08-03 09:06:17
旗袍匠人:堅守與傳承
金色年華(2017年11期)2017-07-18 11:08:43
汽車匠人
封丘县| 静海县| 湖北省| 岑巩县| 石渠县| 婺源县| 乡宁县| 兴仁县| 论坛| 弋阳县| 雷山县| 股票| 英山县| 盐津县| 奇台县| 马边| 石景山区| 辽宁省| 阿拉善左旗| 寿光市| 陆丰市| 许昌县| 贵溪市| 高青县| 射阳县| 保德县| 化州市| 宝应县| 新源县| 延津县| 运城市| 重庆市| 营山县| 云和县| 夏河县| 介休市| 兰西县| 蒙阴县| 南澳县| 全州县| 开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