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丁洲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良口鎮(zhèn)善施學校 廣東 廣州 510960)
擔任教學工作多年,我深深體會到:轉化后進生的工作很難很艱辛,如何轉化后進生,如何讓他們跨過這個門檻,走好后面的路,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下面就結合我個人多年的教育經歷,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醫(yī)生看病首先要把脈,找出病因,再進行根治,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想讓那幾朵遲開的花也能綻放,首先得摸清原因,然后對癥下藥。教學這么多年,每次接到新班,我都會先對班里那幾個特別的學生進行摸底,分析一下他們各方面掉隊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通過多年的摸查及總結,我發(fā)現后進生的產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就我們農村學校的孩子而然,主要有以下三種:
1.1 個體原因:個別學生是智力有問題,從低年級開始基礎就很差,學習跟跟不上,帶班的老師又沒有及時進行輔導補救,時間長了,就造成知識脫節(jié),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學習越來越困難,逐漸就失去了學習的信心,甚至產生厭學逃學的念頭;個別學生是因為平時過于貪玩,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導致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經常違反紀律,老師對其經常辱罵批評,逐漸就產生厭學情緒,不想上學;還有個別學生是心理有問題,這類學生最難轉化,往往是老師越打罵就越叛逆。
1.2 家庭原因:因為家庭原因而影響學習和人格的這類學生,在我們農村學校占的比例最大,主要是因為留守兒童比較多。就拿我們學校來講,學生生源非常復雜,部分是住宿生,星期一至五都在學校,與家長相處的時間每個星期只有一兩天,回到家里家長都是疼愛有加,那顧得上兒女的學習和思想動向;部分是半宿生,中午在學校吃飯午睡,下午放學回家,這部分學生回到家里往往是沒人監(jiān)管的,因為他們的家長要么就在附近工作,要么就在田里勞作,都是拖著疲憊的身子很晚才回到家,哪有心思管孩子學習好不好,有沒有惹事;還有部分是外宿生,這部分學生個別是在鎮(zhèn)上打工或個體戶的子女,個別是留守兒童。做生意的把孩子完全托付給學校,對孩子學習很少過問;留守兒童的家長都到了城里打工,一年才回來一兩次,家里只剩下年事已高的老人家在家里看著孩子,由于過分寵溺,導致這些孩子都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打架、抽煙、上網吧、頂撞家長等壞習慣在他們身上表露無遺。
1.3 學校原因:學校是育人的場所,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個教師要面對班上幾十個孩子,還有大量的工作要處理,很難顧及到每一位學生。像我們學校,學生一年級就開始住宿,老師們既要教會學生學習,還要照顧學生起居飲食,工作量大又繁瑣。對于后進生,開始可能還給予希望,但是時間久了,如果一點效果也沒有,老師就會由一次次希望變?yōu)橐淮未问?,最終完全失去耐心,進而對后進生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把他們放在一邊不管,甚至隨意批評打罵。久而久之孩子在心里就會將自己和老師、同學隔離起來,在老師面前故意做出一些極端行為,以此引起老師對他的注意。
不管是什么原因形成這班弱勢群體,作為肩負教書育人雙重任務的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想辦法,采取有效措施,對癥下藥,耐心幫助后進生轉化,讓他們重拾信心,健康成長。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是這樣做的:
2.1 用心開啟后進生的心門。打開后進生的心門,就相當于找到了通往光明的路。凡是后進生,他都會把自己隔離起來,不愿與人交流,作為教師,就要用愛心去開啟這扇門,因為在內心深處他們比其他同學更渴望得到老師的愛,所以,我們要關心愛護他們,用真愛打動孩子,打開孩子的心門,走進他們的世界。去年我們班有一個叫黃小熙的同學,家在距離學校20多公里的一個偏遠山村,自小父母離異,爸爸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一個七十多歲的奶奶帶著,由于家距離學校太遠,所以他在學校寄宿,屬于典型的留守兒童。由于黃俊熙長期以來缺乏父母的監(jiān)管和愛,處于一種叛逆、冷嘲、白眼、批評的環(huán)境里,心理混雜著自尊與自卑,冷漠與孤獨,偶爾想學但又厭學的重重矛盾,并對老師有心理隔閡,與老師對著干。我想了很多辦法轉化他都不成功,后來發(fā)展到不聽老師的話,隨意妄為,甚至與老師頂嘴。在我差點想放棄他的時候,有一次,他在學校犯了事,打傷了班里一名同學,當時這名同學傷得很嚴重,要送醫(yī)院治療。受傷同學的爸爸接到通知后,怒氣沖沖來到學校要找黃俊熙同學打一頓,當時我在課室門口攔住了這位家長,黃俊熙縮在一個角落里渾身發(fā)抖,向我發(fā)出了求助的眼神,看到這個情境,我的心突然想起一個聲音:“不能放棄他”。事后,我找他談心,了解到他家庭的狀況:媽媽在他很小時就離開家再也沒有回來過,爸爸外出打工也很少回來,家里只有一個七十多歲的奶奶,他恨爸媽不管他,所以對周圍的人都充滿敵意。了解情況后,我決定用我自己的“愛”,在他和我之間架起一座感情的“橋梁”:經常和他談心,在生活上,學習上關心他、幫助他。如學校資料室有一些紅十字會捐贈的衣服、鞋襪等物品,我就挑選一些適合他的衣服、鞋子送給他,天冷的時候提醒他要多穿衣服,還發(fā)動全班的同學幫助他,就是通過這座橋梁,讓他感受到老師從來沒有放棄過他。在我的真誠付出及耐心的引導下,他慢慢走出心靈的陰霾,重新回到班集體,各科成績從不合格提高到70分以上。這個案例告訴我,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世界,作為老師,要慢慢靠近他們,用愛心開啟他們的心門,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他們必能走出心靈的陰霾。
2.2 用心捕捉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笨赡茉谠S多老師眼里,后進生是很難教的,最讓人頭疼的,他們滿身缺點,無一是處。所以對待這種學生,老師往往會帶著蔑視的眼光,甚至認為沒得救了,漸漸就放棄了對這類學生的教育,任由他們走上歪路。其實后進生跟其他孩子一樣也有很多閃光點,只是由于他們平時暴漏在我們面前的都是缺點,而且還常常被夸大其詞,所以不經意間我們就忽略了他的優(yōu)點。作為老師,心中要有一桿秤,不要用有色的眼光看人,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相信任何一個后進生也有自己的長處,在教學中細心觀察,及時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表揚鼓勵,讓孩子找回自信,“覺得我也行的,老師還是關心我的?!庇浀?5學年我任教的班里有一個叫朱家良的同學,成績差,不遵守紀律,在班里經常惹是生非,還教唆其他同學違反紀律,上我們班的科任老師都很頭疼,同學們都很排斥他,不想跟他玩。我和他私下聊過好幾次,但效果都不好,顯然孩子對自己已經失去了信心,對什么都不在乎了。就在我苦無對策的時候,剛好碰上學校足球隊的教練到我們班選人,我想了想,他體育這么好,要不給孩子搭個梯子。我把他帶到教練面前說:“他跑步很快,肢體靈活,應該可以參加足球隊,教練員接納了我的意見,吸收他為足球隊隊員。后來他作為學校足球隊的隊員,代表學校到區(qū)里參加足球比賽,居然拿了冠軍,那次比賽的出色表現,全校師生都為他鼓起了贊許、認可的掌聲。從此以后,他慢慢地轉變了,我發(fā)現上課時他的眼神開始專注了,還不時地想表現自己,下課還常跟我說笑,成績一點一點進步,雖然過程很漫長,但他前進了,加速前進了。
2.3 給后進生一個尊重的位置。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突浾f過:“你見到的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在某個方面比你高明,因此通向他心靈的可靠途徑就是用微妙的方式讓他感到你承認它是重要的,而且要誠心誠意的尊重他?!庇浀脛傞_始做教師那兩年,年輕沒經驗,對待后進生一點耐心都沒有,在孩子們不聽話而自己又無力解決時,我經常會說:“不行你就挨墻,坐到最后去?!庇浀冒嗬镉幸粋€叫朱銳添的同學,上課無心聽課,還帶動他周圍的同學不聽課。為了不影響其他同學上課,我把他調到課室最后靠墻的一個角落,與其他同學隔得遠遠的,上課也不搭理他。可是,時間長了我發(fā)現他變了:上課不出聲,練習也不做,還出現逃課的現象,成績直線下降。原來在他心里已經認為:他是最差的,老師讓他坐在后面靠墻的一個角落里,再也不管他了。他的表現讓我意識到,我們這樣把孩子置于一個不平等的位置,對教育一個孩子起不到絲毫的作用,只會適得其反。我們應該給后進生尋找一個讓他們感覺到“老師沒有放棄我們,老師很關愛我們”的一個足夠尊重孩子的位置。在后來的教學中,每接一個班,我都先摸清班里的學生情況,把后進生安排與學習較優(yōu)秀的學生同坐,即使犯了錯也不把他們丟到一邊。上課時經常把目光投到他們身上,給他們展示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和尊重,從而“親其師而信其道”。
2.4 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后進生。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諒解也是教育?!弊鳛橐幻蠋?,我們需要有一顆包容的心,要學會寬容和諒解,多一些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問題。大多數學生犯了錯誤都會后悔,都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寬容和諒解,有些學生只要我們老師拉一拉、幫一幫,就有可能轉變過來成為好孩子。相反,如果我們不注意方法,就會有可能毀了一個孩子,甚至以后會走上歧途。我曾經教過一個叫葉梓云的單親家庭女孩,不知什么原因,她從小有一個壞習慣,喜歡偷東西,全班同學都防著她。有一次上課,我剛進課室,就聽到一個女孩的哭聲,經了解原來她的陶笛不見了,全班同學都把矛頭指向葉梓銀,說是她偷的,但梓云同學偏不承認,還趴在桌上哭閉口不說。后來我把她叫到課室外面與她進行溝通交流,在我的細心引導下,她承認是她偷的,她說她看到別人參加學校的陶笛興趣班,她也想參加,但家里又不肯買,所以才想到偷。了解情況后,我并沒有嚴厲的呵斥她,而是細心教育她,答應給她一個機會,要她向失主道歉,并把陶笛還給人家。事后我也沒把事件擴大,還與她的家長溝通聯(lián)系,讓她爸買一個陶笛給她。經過這次事件后,我再也沒有聽過有人來向我投訴她偷東西了。這件事讓我認識到:寬容是一種溫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靈。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進生不是無藥可救,他們只是“遲開的花”,只要我們對癥下藥,用心澆灌,耐心靜候,這一朵朵遲開的花總會有綻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