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宇恒(常德市桃源一中1918班) 指導(dǎo)老師/彭宏
蘇軾曾言,人間有味是清歡??汕鍤g為何物,人間之味又為何物?我選一個晚上,選一條街走著,企圖品得世間味。
思索著,我不知不覺走到一家小店門口。這仿佛是一家只有在夜晚才有人來的小店。我從很小的門走進(jìn)去,店規(guī)模不大,一些婦女正坐在桌邊包餃子。店里還有幾位客人,有聚在一起的,也有獨(dú)自一人的。他們穿著各不相同。學(xué)生,上班族,打扮光鮮或者樸素。這樣一家小店,暫時令一些人的軌跡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匯聚在了一起。
我點(diǎn)了一份餛飩,在一角坐下。裝餛飩的碗有點(diǎn)發(fā)燙,餛飩也有些燙口。時間很長,我并不急于吃它。餛飩冒著熱氣,香味四溢。湯底,有蔬菜有蝦米,也可稱之為山珍海味了。其實(shí)人若不鳶飛戾天,生活就盡是小確幸了。我思索著,餛飩的熱氣糊濕了我的眼鏡,有些東西似是悄悄在改變著。
我用勺子舀起一個餛飩,放在嘴中混著湯品嘗。餛飩本沒有味道,是一碗好湯讓它擁有色香味。我們生來如一張白紙,一條條相交的線在白紙上縱橫,涂抹上色彩,便是一幅好畫。畫中有明有暗,又像一部光與影的交響曲。我細(xì)嚼著餛飩,肉質(zhì)十分鮮美,越嚼越香,越品越鮮。小小一顆,卻是五味俱全。這么一碗餛飩,也便是對生活的滋潤了。我愈來愈感到一股暖意在身體上蔓延開,彌漫在胸間。
食物也像音樂,有下里巴人也就有陽春白雪。餛飩當(dāng)然屬于前者。任何事物都沒有貴賤之分,卻有雅俗之別,一旦太高雅便會曲高和寡,太俗卻又失了生活本味。人想要活得暢快,就一定得在雅與俗里找到最完美的平衡點(diǎn)。往往我們難以權(quán)衡這一切,但這種在不暢快的人生中尋找暢快的精神,又何嘗不是最大的暢快?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我的思緒漸遠(yuǎn),仿佛這一碗餛飩不是餛飩,成了生活。又仿佛這一家小店不是小店,成了社會。更遠(yuǎn)一點(diǎn),整個歷史的長河,不就往往流淌在我們身邊的任何一個起眼或不起眼的角落?周圍漸漸變得明亮,萬物都變得有味了起來。
忽的,如同醍醐灌頂,一些東西如游絲般在我腦中顯現(xiàn)。記得村上春樹曾說,人生就像一個餅干罐,里面有你喜歡吃的和不太喜歡吃的,都得吃完。人生又如一場戲,也許我也是身在戲中。而借吃餛飩的片刻,我的靈魂便可以飄在世界上空,觀看這一場陰晴圓缺悲歡離合之戲,并在大腦中留下些感受。生活很累,這家小店隔絕了一切煩惱。我很想繼續(xù)坐下去,可是我的靈魂告訴我,是時候去面對這一切,去追尋更遠(yuǎn)的夢了。我有些不舍,卻并不懊惱,因?yàn)槁冯m長,風(fēng)景更美。
我終于起身離開。不虛此行。我終于懂得人間之味,便是于平淡里品得美好,在風(fēng)浪中覓出清歡。明白,就在這一碗餛飩里,盡在這一段旅途中。
點(diǎn)評:從一家小店講起,再落到小小的一碗餛飩上;你以為故事落地到這碗餛飩上,其實(shí)這些文字又帶著你走進(jìn)了生活和遠(yuǎn)方。這些整體的構(gòu)思,可見作者對全文的把控十分了得。似在自言自語,又是在讀者的耳邊慢慢訴說。所有訴說的文字,文字里的那些哲理思考,是生活味道,是清歡,是一種成熟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