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00)遼寧省撫順市實驗小學(xué)三年級六班 沙思陳
(指導(dǎo)教師 王 媛/插圖 林子文化)
暑氣慵懶地冒上來,夏蟬輕聲鳴叫,輕柔的風(fēng)穿過弄堂。姥姥倚在堂口的長凳子上,蒲扇別在腰間。她時而仿佛困極了,瞇著眼假寐,時而擔(dān)心孫女未在眼前,努力睜開細(xì)長的眼,眼角的皺紋起了波瀾。時光像被一條看不見的線牽著,往事歷歷在目,恍惚間引我走向記憶的深處……
我六歲那年的秋天,和姥姥一起在玉米地撒歡兒。姥姥在我身后,一邊不緊不慢地跟著我,一邊提醒我不要被玉米根扎了腳。等我跑累了,我們就坐在壟上。這時,姥姥就用那雙粗糙的手展示她的好手藝。她利落地?fù)荛_玉米葉,捻開須子,手腕一抖,須子就全被別到后面。玉米在她手中一陣上下翻飛,露出了黃色的笑臉。而后,她將玉米漫不經(jīng)心地一拋,玉米便精準(zhǔn)地落進(jìn)了筐里。我總是喜歡怔怔地望著姥姥行云流水般的動作。等村口隱隱有了炊煙,姥姥就放下手里的活兒,隨手扯下幾株狗尾巴草,轉(zhuǎn)手就能編好一只“小兔子”。我一手拿著“小兔子”,一手拉著姥姥的手,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回到家,她把玉米掛在門口的梁上,金燦燦的玉米在金燦燦的陽光下被風(fēng)吹得左搖右擺,煞是好看。
晚上,姥姥燃一叢篝火,我坐在姥姥腿上,火光把我倆的臉照得紅紅的。天上的星星從頭頂壓下來,姥姥扇著蒲扇,和著蟲鳴,慢慢地講故事。有時候她困了,會不小心把扇子扇到我臉上,我便把扇子拿過來自己扇。姥爺回家了,就會熄了篝火,與我倆一起進(jìn)屋睡覺。
在我的記憶深處,姥姥給我的不僅有無盡的疼愛,還有無邊的智慧。姥姥“慢”了一輩子,而姥爺則是個“快”人。他常不耐煩地斥責(zé)姥姥,姥姥卻不以為意。一次旅游,家人怕姥爺走得太快,便讓我陪著。我發(fā)現(xiàn)姥爺一路上總是回頭看,而姥姥總是不緊不慢地踱步而來,接下來的一切盡在不言中。
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边@句話真挺符合姥姥的人生哲學(xué)。姥姥總說,人活一輩子,有些事,有些東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強(qiáng)求不來。她一輩子和軟,不爭不搶,不急不躁。媽媽總說姥姥太容易吃虧,但姥姥該得的一樣沒少,更重要的是她總是很快樂。
我有一個家,屋前有土種絲瓜,瓜沿竿而爬,迎著光開出花。花謝,結(jié)果累累,我就依偎在姥姥身旁,坐看那絲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這是我記憶深處永不褪色的風(fēng)景,永開不敗的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