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燕 平涼職業(yè)技術學院
正是因為國家不斷進步,經濟實力不斷提高,所以需要更多對計算機了解的人才,同時也對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方面更加嚴格要求,所以說這是不能被忽視的,學校正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但是現(xiàn)在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出現(xiàn)問題,無論是教師方面還是學生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能忽視的問題,需要針對這些現(xiàn)狀進行一定程度的改善,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和技巧,考慮學生年齡段的心理。同時不能讓學生只是學會書本知識,在課堂中十分精通,但實際卻存在操作的短板。教師應該學會理論實際相結合等方法,找到最適合學生學習計算機的方法才能人盡其才,不斷持續(xù)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技術能力。
因為現(xiàn)在國家教育的影響,在高職院校對課程的教學也是班級教學為主,但是因為每個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不一樣,對這方面的接受水平和學習速度方法的不同,這種教學方法讓大部分學生都無法發(fā)揮其最大限度的能力學習知識。同時教師可能存在本身對這門課程不重視,只專注講授書本的知識,期末考試大部分都是草草了事,完全不關注學生是否接受多少知識,并且學生在課堂上產生的問題可能也沒有得到及時解答,長期可能形成愛學習的學生學習一如既往,而中等程度的學生慢慢對計算機應用基礎喪失學習的積極性,成績自然也就會不高。
因為在高職院??赡軐W生之間學習的知識都不太相同,導致針對計算機來說可能有些學生與這方面接觸不多,學起來自然就會接受的比較慢,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學習了解的興趣。相反學習這方面知識的學生可能對計算機應用來說有更高的學習標準。學校在一方面進行分班教學學習,但是一方面又不會考慮學生專業(yè)性之間的差距,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缺乏針對性的教學。正是因為學科之間完全沒有關聯(lián),學習計算機方面高職院校又是進行統(tǒng)一的考試,這一點也同樣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
因為學生專業(yè)性之間的差距,而學校又統(tǒng)一進行期末的計算機考核。所以在中間需要教師進行中間調節(jié),為了更好的適應學生的學習方面,教師可以針對每個專業(yè)的學生調整教學進度和教課方法。對一些無關計算機的學生來說只教授課本中的知識,在進行每節(jié)課的課堂考試時觀察方法是否有用,是否需要進行調節(jié)改善。教師也可以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進行班級分小組學習,每組一個組長,小組統(tǒng)一學習,在下課前將問題報給老師,由老師進行統(tǒng)一解答,這樣就會最大效率的學習計算機。
例如,針對一些學習護理方面的學生來說,對于計算機方面平時生活中接觸不會太多,在平時應用基礎學習就會顯得比較吃力。需要教師針對這一情況進行相應的教學調整,盡量針對其學科的特點找一些共同點,在進行放大學習。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不是說你們學習的專業(yè)與計算機沒有關系你們就不用心學,它并不是為了讓你們今后從事這方面。而是讓它不至于成為你們的一個短板。讓你們能做到比別的學?;蛘咂渌烁鼉?yōu)秀一點。而且現(xiàn)在的計算機也十分有用,甚至在就業(yè)的工作中隨時隨地都會用?!边@樣就會讓學生明白學習這方面的必要性。同時也考慮讓學生之間進行互幫性學習方法,以小組為一個單位,教師可以不定期進行學習檢驗,督促他們學習。
因為學生水平不一樣,所以學??梢詫嵭胁煌椒ǖ挠嬎銠C應用考核。如果學生對計算機應用技術掌握不熟或者不擅長可以選擇考核,只進行簡單的計算機考核,考計算機的基礎操作。針對一些與計算機有關的專業(yè)可以進行一些有難度的考核提高他們的技術,可以除了期末考核之外進行平時小考,讓學生外延掌握除辦公軟件和表格軟件之外的更多計算機軟件,督促學生學習。正是因為計算機方面學習起來十分困難,還需要更多實踐知識。高職學院可以進行結合實踐,除了進行筆試還要同時進行實踐操作考試,可以適當的增加學生的平時成績,包括平時小考成績和課堂出勤表現(xiàn)情況等方面納入最終成績,讓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加真實。
正是因為計算機這一學科相對來說難度大,學生聽不懂吸收知識不多才會導致這一方面能力的缺失。所以教師應該考慮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只有引發(fā)學生興趣才能讓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問題。在課堂中老師調查學生的喜好和平時的生活習慣,針對學生的心理和其年齡段的潮流趨勢進行融合性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比較積極的聽課,也可以考慮在課堂中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解答,擴大學生思考的范圍,讓學生不局限于書本知識,并且老師不能滿堂灌,一味的講計算機,應該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而不是老師直接告訴結論。
例如,教師在計算機的課堂中對word 表格相關知識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喜好布置作業(yè):“同學們,你們可以在做計算機表格時將你們同學的名字或者你們偶像愛豆的名字都打在表格內,在進行生日、身高等的編輯。然后和你旁邊的同學交換批閱修改。”這樣進行布置學生可能在聯(lián)系一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的基礎上同時能互相之間進行交流探討,有不懂的地方更可以做到詢問老師。只有找對教學的方法技巧,學生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才能做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針對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學科來說,正因為難度較高,所以教師在教課中存在許多問題。因為學生在學校的專業(yè)不同,導致學校不能對這一學科進行統(tǒng)一教學,教師也同樣應該改善相應的方法,讓學生對計算機基礎更多的是想學,而不是怕學,讓學生真正懂得這門學科的優(yōu)點和學好計算機的用處。在平時教學中教師也應該進行方法改善,一定要針對學生自身喜歡什么,怎么講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這都是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每個高職院校都可以在實踐這一方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不足之處進行完善,只有做到學生整體的使用計算機技術能力增強,才說明教學真正得到改善。所以說對應用基礎來說現(xiàn)在的高職學院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潮流中能更加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