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光
老王是個非常會過日子的人,人送外號“王老摳兒”。現(xiàn)在都5G時代了,人們都用智能手機了,而老王卻堅持一直用著自己的老式諾基亞。人們笑話老王跟他的手機一樣是個老古董,而老王卻完全不放在心上,還對人說:“你們不懂,這叫情懷?!?/p>
可是今年,老王卻不知怎么開竅了,破天荒的竟然買了一個3000多塊的智能手機。
原來因為今年鬧疫情,兒子一直在家上網(wǎng)課,老師要在網(wǎng)上開直播課,沒有智能手機可不行。兒子的學習是頭等大事,那可是馬虎不得的,于是老王就買了這部智能手機。
可是沒過多久,老王竟發(fā)現(xiàn)兒子偷偷用手機玩游戲,并且還是在上網(wǎng)課的時候玩兒,被老師點名批評了。老王不太懂,怎么還可以一邊上課一邊玩,老師說現(xiàn)在這些孩子聰明得很,學個公式,背個單詞很費勁兒,玩起手機來,智力都超群,他們都會分屏什么的。老王也聽不太懂,反正老師說一提問,孩子回答不上來,就證明沒在聽課。另外,孩子做題和考試還作弊,在手機上查答案。
老王后來一想,也的確,讓孩子用手機上課,可不就是相當于“讓孫猴子看蟠桃園”,能不偷桃嗎?
這可怎么辦?又不能耽誤孩子學習,還不能讓他玩游戲。
老王冥思苦想,終于想了個辦法。
老王把那部智能手機從兒子手里沒收了,買了一臺二手電腦,裝上了兩個高清攝像頭,一個可以讓老師從正面看,一個可以讓老師從后面看,這樣孩子在電腦屏幕前有沒有玩游戲,有沒有搜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老師為老王的舉動點贊,并在家長群里鼓勵別的家長也這樣做。
那個3000多塊錢的智能手機自然到了老王手里,不用不知道,用上才發(fā)現(xiàn)這智能手機真是太好了,老王竟然也像個得了新鮮玩具的孩子似的,下載了抖音、斗地主、微信、微博……玩得不亦樂乎。
而兒子看在眼里,噘著嘴憤憤不平,老拿眼斜他,好像在說:“不讓我玩兒,你們大人不也玩兒嗎……”
許多同事、朋友發(fā)現(xiàn)通訊錄里老王可添加微信好友了,紛紛加上老王,拉老王進微信群,搶紅包,發(fā)朋友圈點贊。朋友圈什么的老王倒不怎么感興趣,老王最喜歡的就是搶紅包,整天盯著微信群……
老王甚至還總結出了規(guī)律,就是每次搶紅包的時候,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這樣就不容易搶到最佳了,第二名最好,畢竟搶的不少,也不用發(fā)紅包。
手機里有錢了,老王出去買菜再也不用現(xiàn)金了,都是用搶紅包搶來的錢,微信掃碼支付。掃一掃就OK,老王覺得這真棒。于是,再上街、外出,老王也手機不離身了。
這天老王從外面買菜回來,忙收拾著去做飯,剛把飯煮上,就又忍不住想去搶紅包,尋思著把今天買菜的錢搶回來。可是,老王一摸褲兜,一下子驚呆了,立馬慌得六神無主,手機不見了!
3000塊的手機丟了,這可不要了老王的命嗎!
老王左思右想,從菜市場到家,就一個路口,經(jīng)過一條小胡同,老王瘋了似的下樓,順原路返回,像掃雷一樣在地面上搜索自己的手機,急得滿頭大汗。碰上有人經(jīng)過,他還急迫地問人家有沒有撿到一部手機,嚇得陌生的人們紛紛搖頭。這下老王就更著急 ,背心和短褲都濕透了,一邊焦急地尋找著手機,一邊懊悔,暗罵自己不該穿短褲出來,短褲的褲兜那么淺,說不好就是剛才騎車的時候,手機從褲兜里躥出來的。
老王一直走到自己買菜的那個小攤兒前,手機還是沒找到。他焦急地問攤主,一遍又一遍。攤主如實回答:“沒有見到啊?!崩贤醪环艞壸詈蟮南M?,說:“我剛才就在你這兒買的菜,微信掃的碼,你沒有印象嗎?”
攤主說:“現(xiàn)在人們都是用微信掃碼付錢,這哪能記得那么清。你別著急,要不你說下號碼,我給你打打電話,看在附近嗎?”
老王馬上報出自己的手機號,并對攤主表示感謝。攤主撥通老王的手機號碼后,有鈴聲,但沒有人接。攤主就說:“應該還沒被人撿到,你趕緊再順著原路找一遍吧!”
于是,老王急急忙忙地又原路返回,仔細搜尋地面,逢人就問。可是一直到家門口,還是沒有找到手機。
老王絕望了,手機看來是真丟了,并且撿著的人,也不打算給他了。老王又心疼,又氣惱,暗罵現(xiàn)在的人素質真是太差了,撿到別人的手機怎么不知道歸還?拾金不昧的精神都跑哪兒去了?
3000塊,3000塊錢呀!就這么沒了。老王像霜打的茄子進到家,兒子還在自己屋里學習。
不對,兒子屋里有隱隱的光,老王推門走進兒子屋里,一下子驚呆了,兒子正趴在床上玩游戲!老王大喝一聲,從兒子手里奪過手機來一看,正是那部3000塊的手機!
原來,老王買菜回來,把手機順手放在了鞋柜上,下課上廁所的兒子發(fā)現(xiàn)了,趁老王做飯,悄悄地把老王的手機偷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