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博,楊志峰,吳佩,趙明偉,劉慧英,崔金霞
(石河子大學農(nóng)學院/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特色果蔬栽培生理與種質(zhì)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新疆 石河子 832003)
低溫脅迫是限制植物分布和產(chǎn)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在低溫脅迫下的生理生化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葉綠素合成受阻[1]、細胞收縮、膜系統(tǒng)受損、膜脂從液晶態(tài)變成凝膠態(tài),導致離子發(fā)生外滲、細胞導電性發(fā)生變化,進而體內(nèi)各種代謝發(fā)生紊亂。活性氧(ROS)參與細胞內(nèi)生理生化反應,正常情況下,ROS分子能夠被氧化防御機制清除,即植物的保護性應激反應[2]。一旦植物受到低溫等逆境脅迫時,活性氧的動態(tài)平衡被打破,從而對植物造成傷害[3]。NO是一種易穿過生物膜,幾乎不含極性的親脂性分子。植物體內(nèi)NO的產(chǎn)生主要有硝酸還原酶(NR)、一氧化氮合酶(NOS)途徑和非酶促途徑[4]。研究[5]已證實NO在植物中是一種關鍵的信號分子參與植物體內(nèi)多種生理代謝,包括促進植物生長發(fā)育、延緩葉片衰老、刺激防御相關基因的表達,并在逆境中具有抗氧化的作用。Zhao等[6]研究發(fā)現(xiàn),擬南芥內(nèi)源NO的產(chǎn)生與低溫馴化呈正相關關系,并且NO合成的迅速增加伴隨著冷應答基因的表達。也有研究[7]表明ROS中的H2O2可以作為信號分子參與植物的防御反應,并可以與NO信號分子互作來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植物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遭受低溫、干旱等逆境脅迫后,能夠通過一系列信號轉(zhuǎn)導激發(fā)轉(zhuǎn)錄因子與順式作用元件結(jié)合,精確調(diào)控下游基因的轉(zhuǎn)錄表達,并通過基因產(chǎn)物的作用對外界信號在生理生化等方面做出合適的調(diào)節(jié)反應,提高自身的耐性以維持生存[8]。WRKY轉(zhuǎn)錄因子家族能響應低溫脅迫,Ling等[9]研究表明黃瓜中共發(fā)現(xiàn)有57個WRKY家族基因,有一些WKRY轉(zhuǎn)錄因子參與到低溫脅迫中。
近年來,將NO作為信號分子來研究植物抗逆的報道較多[10],但對于構(gòu)建不同水平的NO對植物生長發(fā)育及抗逆的研究鮮有報道。因此,本試驗以黃瓜幼苗為試驗材料,通過外源噴施NO供體硝普鈉(SNP)及其清除劑PTIO來構(gòu)建不同NO水平的黃瓜幼苗植株,進而研究NO對黃瓜幼苗的生長發(fā)育及低溫脅迫后NO在提高黃瓜幼苗低溫耐受性的機制,為黃瓜栽培中外源NO供體的合理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試驗材料為‘津研4號’(購自山東祥云種業(yè)有限公司)黃瓜品種,試驗所用NO供體SNP購自Sigma公司,試驗所用PTIO購自東京化成工業(yè)株式會社,草炭購自德國Floragard公司。
試驗材料于2019年3—6月在石河子大學農(nóng)學院試驗站及特色果蔬栽培生理與種質(zhì)資源利用實驗室中進行。挑選籽粒飽滿、大小一致的黃瓜種子于55 ℃浸種30 min,自然冷卻至室溫浸泡6 h后于28 ℃恒溫箱內(nèi)黑暗催芽24 h。選取發(fā)芽一致的種子播于72孔穴盤。待兩片子葉完全展開后移入裝有基質(zhì)(V草炭∶V蛭石∶V珍珠巖=2∶1∶1)的花盆(直徑120 mm,高110 mm),每盆1株,緩苗5 d后每隔4 d澆1次Hoagland營養(yǎng)液(0.5倍),每次100 mL。待幼苗第1片真葉完全展開后,進行以下處理:①噴施蒸餾水,每隔1 d噴一次;②噴施200 μmol·L-1SNP,每隔3 d噴1次;③噴施200 μmol·L-1PTIO,每隔1 d噴1次;④噴施200 μmol·L-1PTIO及200 μmol·L-1SNP,PTIO每隔1 d處理1次,SNP每隔4 d處理1次。每處理重復3次,各15株。
待植株長至二葉一心后,選取整齊一致的幼苗60株移到人工氣候箱(Percival,美國),10:00對以上植株進行低溫處理:晝(14 h)(10±1) ℃、夜(10 h)(6±1) ℃,植物葉片表面受光照強度為100 μmol·m-2·s-1,相對濕度晝75%/夜50%,分別在低溫脅迫0、24和48 h后對植株第2片葉進行相關指標的測定。試驗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試驗設計。
1.2.1 植物地上部分干鮮重與葉面積的測量
黃瓜植株地上部分以子葉下1 cm處為準,稱取植物的鮮重后,將植株放于信封袋內(nèi),置于DCG-9(146 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內(nèi),105 ℃殺青30 min后,70 ℃烘至恒重,此時植株的重量記為干重。LI-3100C臺式葉面積儀用于測定植物的葉面積。
1.2.2 葉綠素含量的測量
葉綠素a、葉綠素b及總?cè)~綠素均用丙酮乙醇混合液法進行提取[11],日本日立U-3900H紫外分光光度計用于測量各色素的含量。
1.2.3 丙二醛含量的測量
參照Hodges等[12]的方法測定黃瓜葉片丙二醛(MDA)含量。
1.2.4 過氧化氫含量的測量及過氧化氫染色
過氧化氫(H2O2)含量的測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過氧化氫試劑盒(A064),具體操作使用方法見說明書,H2O2組織化學染色參考Thordal-Christensen等[13]的方法,雙蒸水沖洗各處理黃瓜幼苗葉片,打孔器(直徑1 cm)打孔,葉圓片放入24孔培養(yǎng)板中,每孔加入1.6 mLDAB反應液(50 mmolTris-HCL,pH3.8)用于H2O2染色。300 μmol·m-2·s-1光強下28 ℃光照6 h后將葉圓片放入存有95%無水乙醇中煮沸數(shù)分鐘,肉眼觀察葉片顏色由綠變白后拍照,棕褐色表示H2O2積累程度。
1.2.5 NO含量及NOS活性測定
NO含量及NOS活性測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試劑盒(A012-1-2、A0142-2),具體操作使用方法見說明書。
1.2.6 RNA提取及基因轉(zhuǎn)錄水平
Trizol法提取黃瓜葉片總RNA,Nanodrop 2000(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美國)檢測核酸含量瓊脂糖凝膠電泳驗證RNA完整性。Bio-Rad(美國)熒光定量PCR儀用于qRT-PCR反應。反應條件:95 ℃預變性30 s,95 ℃變性10 s,55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40個循環(huán)。以黃瓜的Actin(XM-011659465.1)基因作為內(nèi)參校正并定量分析葉綠素相關基因、抗冷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實時定量(qRT-PCR)分析:基因表達的相對定量采用2-ΔΔCt法進行計算[14]?;虻膓RT-PCR擴增引物序列如表所示:
表1 qRT-PCR引物序列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9.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Duncan’s新復極差法用于差異顯著性檢驗(P<0.05),Origin 9.0軟件繪圖。圖表中結(jié)果為平均值±標準誤。
如表2所示,與CK相比,SNP處理的黃瓜幼苗的葉面積、鮮重及干重分別顯著升高38.55%、45.68%和28.33%;PTIO處理的黃瓜幼苗葉面積、鮮重及干重分別顯著降低了11.70%、6.8%和20.00%;PTIO+SNP處理的黃瓜幼苗葉面積、鮮重分別顯著增加了20.18%、23.53%。此外,與SNP相比,PTIO+SNP處理的黃瓜幼苗的葉面積、鮮重及干重分別顯著降低了13.26%、15.21%和23.38%,說明PTIO抑制了SNP的作用效果。
表2 不同處理對黃瓜幼苗葉面積、干鮮重的影響
由表3可知,在低溫處理0 h后,與CK相比,SNP處理的葉綠素a、b和總?cè)~綠素的含量分別顯著提高17.85%、21.57%和18.23%;低溫脅迫24 h后,與CK相比,SNP處理的葉綠素a、b和總?cè)~綠素的含量分別顯著提高31.61%、28.81%和33.19%。而PTIO處理與對照相比在0 h時,葉綠素a、b和總?cè)~綠素含量分別顯著降低16.43%、15.68%和16.67%;在低溫脅迫24 h后,PTIO處理與CK相比,葉綠素a、b和總?cè)~綠素含量分別顯著降低19.54%、23.73%和19.21%。PTIO+SNP處理的葉綠素a、b和總?cè)~綠素含量與CK相比無顯著差異。
表3 低溫脅迫下NO對黃瓜幼苗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如圖1所示,低溫0 h時,與CK相比,SNP和PTIO+SNP處理顯著上調(diào)MgCH和FeCH基因的表達水平,PTIO處理與CK相比無顯著差異。低溫24 h后,與CK相比,SNP處理的MgCH和FeCH基因的轉(zhuǎn)錄水平依然顯著上調(diào),PTIO處理顯著則抑制FeCH和MgCH基因的表達水平,PTIO+SNP處理的FeCH基因表達與CK相比無差異,但MgCH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CK。
如圖2,低溫0 h時,與CK相比,SNP處理的MDA含量顯著降低了12.66%,其他處理與CK相比無顯著差異。低溫24 h后,SNP和PTIO+SNP處理的MDA含量與CK相比無顯著差異,但與CK相比,PTIO處理黃瓜幼苗的MDA含量顯著增加了25.59%。
圖2 不同NO處理對黃瓜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的影響
低溫脅迫后黃瓜幼苗H2O2含量的變化如圖3。在低溫0 h時,各處理H2O2含量與CK相比無顯著差異。低溫24 h后,與低溫前相比,各處理的H2O2含量迅速升高,與CK相比,SNP、PTIO處理的H2O2含量顯著增加57.02%、26.47%,PTIO+SNP處理與CK相比無顯著差異。如圖3B,染色深淺與H2O2含量正相關。H2O2染色圖像與H2O2含量的變化趨勢相一致。
A—H2O2含量,B—H2O2染色。
如圖4所示,低溫脅迫24 h后,與CK相比,SNP和PTIO+SNP處理的NO含量和NOS活性均顯著增加,PTIO處理NO含量與CK相比無顯著差異(圖4A),而與CK相比,PTIO處理的NOS活性顯著降低(圖4B)。
圖4 低溫脅迫下NO對黃瓜幼苗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響
如圖5所示,低溫脅迫后,與CK相比,SNP顯著提高CsWRKR40和CsWRKR57基因的相對表達水平(除低溫48 h后的CsWRKR40)(圖5 A、5C),顯著降低了CsWRKR53的表達水平(圖5B),而PTIO處理則表現(xiàn)出與SNP完全相反的作用效果,且PTIO的抑制效果可以被SNP部分恢復。
圖5 不同NO處理對黃瓜幼苗抗冷基因表達的影響
據(jù)研究[15-16],適宜濃度的NO會促進番茄等植物幼苗的生長。Tian等[17]研究表明濃度適宜的NO處理使豌豆葉片膨大。本試驗發(fā)現(xiàn),SNP處理后黃瓜幼苗的葉面積及干鮮重顯著增加,而PTIO處理則表現(xiàn)出了與SNP相反的作用效果,這與張雙雙等[18]研究的與野生型擬南芥相比,擬南芥NO合成缺陷突變體具有葉色泛黃、葉片較小、植株矮小等結(jié)果一致。這說明本試驗利用化學遺傳法成功構(gòu)建了不同NO水平的黃瓜幼苗植株。Kolbert等[19]研究表明,對NO的nia1、nia2和noa1-2突變體外源施加NO能增加突變體內(nèi)源NO水平,從而提高突變體的抗逆性。本試驗證明,低溫脅迫下,外源施加SNP可以顯著提高NO含量和NOS活性,而PTIO對植物內(nèi)源NO和NOS的負影響可以部分被SNP處理恢復并提升。
當植物遭受低溫脅迫時,光合機構(gòu)首先受到損傷,葉綠體色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基礎,葉綠素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株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低溫會造成的植物葉綠素的損失[20]。Zhang等[21]研究表明低溫脅迫后,SNP處理會顯著提高葉綠素的含量和相關基因表達。本試驗表明,NO顯著提高葉綠素含量及其合成基因FeCH和MgCH的相對表達水平,而PTIO處理則表現(xiàn)出與SNP相反的作用效果。這表明在低溫脅迫下NO通過提高植物葉綠素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來提高葉綠素含量,進而緩解低溫對黃瓜幼苗的傷害。
MDA是衡量黃瓜低溫耐受性的一個重要指標[22]。吳旭紅等[23]研究表明,外源NO能降低低溫脅迫下植株MDA含量。徐洪雷等[24]研究表明適宜濃度的SNP能夠降低低溫脅迫下黃瓜幼苗葉片質(zhì)膜透性,抑制過氧化作用產(chǎn)物MDA的積累,提高黃瓜幼苗對低溫脅迫的適應性。本試驗結(jié)果顯示,低溫24 h后SNP處理的MDA含量相比CK而言顯著降低,而PTIO處理則顯著提高了MDA含量。這與徐洪雷等[24]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
植物受到低溫脅迫后,ROS代謝失衡,會造成ROS如O2-、H2O2、羥自由基(OH·)及單線態(tài)氧等的大量積累[25]。ROS可以傷害蛋白質(zhì)、核酸和脂類等生物大分子引起細胞氧化損傷,但也可做為信號分子對植物生理進行調(diào)節(jié),提高其抗逆性[26]。在非生物脅迫下,H2O2和NO的產(chǎn)生是瞬時連續(xù)發(fā)生或者平行發(fā)生[27]。Liao等[28]人報道cPTIO(NO清除劑)可以抑制內(nèi)源性H2O2的生成,說明植物體內(nèi)產(chǎn)生H2O2需要NO的參與。NO和H2O2兩個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可以調(diào)節(jié)其他分子、細胞和整個植物對各種脅迫的反應[27]。Shams等[29]研究發(fā)現(xiàn),NO處理可以提高辣椒體內(nèi)過氧化氫的含量。本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正常條件下,NO對黃瓜幼苗過氧化氫含量無顯著影響,在低溫脅迫24 h后,NO誘導H2O2含量顯著上升。這表明NO在低溫脅迫后誘導了黃瓜葉片內(nèi)源H2O2的產(chǎn)生共同參與到低溫脅迫應激反應中。
Ling等[9]研究表明,WRKY轉(zhuǎn)錄因子能響應低溫脅迫,至今在黃瓜基因組中共有57個基因被鑒定為WRKY家族的可能成員,目前已經(jīng)鑒定它們編碼55個WRKY蛋白(CsWRKY10和CsWRKY16未被鑒定)。在低溫條件下,這些轉(zhuǎn)錄因子的表達水平不盡相同,CsWRKR40和CsWRKR57在低溫下表達量上調(diào),而CsWKRY53在低溫下表達量下調(diào)。本試驗發(fā)現(xiàn),低溫脅迫后,SNP顯著提高CsWRKR40和CsWRKR57的相對表達水平(除低溫48 h后的CsWRKR40),抑制CsWRKY53的相對表達水平,PTIO+SNP處理3個轉(zhuǎn)錄因子的表達水平處于SNP和PTIO處理之間,表明WKRY轉(zhuǎn)錄因子參與了NO增強黃瓜幼苗的耐冷性。
正常生長條件下,持續(xù)SNP處理會誘導黃瓜幼苗葉面積、干鮮重、葉綠素含量顯著增加。低溫脅迫下,持續(xù)SNP處理,能通過提高NOS的活性、內(nèi)源NO含量、H2O2含量、葉綠素含量和上調(diào)葉綠素合成基因,降低丙二醛含量以及增強與抗冷相關正調(diào)控轉(zhuǎn)錄因子(CsWRKY40和CsWRKY57)的表達水平,抑制負調(diào)控的轉(zhuǎn)錄因子(CsWRKY53)的表達水平來提高黃瓜幼苗對低溫脅迫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