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嘯天
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唯看宿燕窠。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張祜《贈內人》)
這首詩題中的『內人』,指唐代選入宮中宜春院的歌舞妓,因在大內,亦稱內人。
詩中沒有對內人的寄語,只設計了一個情境。前二句,寫深宮之夜,宮人獨處寂寞無眠的情景。『禁門』即宮門,意指宮墻以內?!簩m樹月痕過』五字連讀,寫月影在樹間穿過,即月朦朧、樹朦朧?!涸潞邸痪筒皇菆A月,當是新月,或是殘月,只有那么一痕,加上樹枝遮擋,光線自然微弱。主人公無眠,『終夜長開眼』(元稹語),而她的眼光投向了梁間的燕窠。沈佺期有『海燕雙棲玳瑁梁』之句,同樣是反形主人公的孤單,表現(xiàn)出她的無助。
宮人心里渴望什么,詩人沒有明說,讀者可想而知。因為黑暗,所以向往光明。因為封閉,所以向往自由。因為孤單,所以向往愛情。詩的后兩句,不接著這個話題說。卻引入一個小東西,即『飛蛾』??雌饋硎窃掝}的轉移,其實是移情于物,是一種變形。飛蛾的稟性是向光的,有個成語叫『飛蛾撲火』(『紅焰』即燭芯),意思是自取滅亡,具有貶義。然而,飛蛾的行為,也可稱為『趨光運動』(殘雪有此書名),舍身蹈火,也可以翻出褒義。
詩中『飛蛾』出現(xiàn),轉移了宮女的視線,使她從『媚眼唯看宿燕窠』的顧影自憐的處境中解脫出來,變成對飛蛾命運的關心?!盒卑斡疋O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二句,寫宮人的一個行動,可以稱為拯救。如何剔開紅焰?救得成救不成?細想一下操作,其實是做不到的。魯迅在散文詩《野草·秋夜》里寫過類似情景,他也只能『對著燈默默地敬奠這些蒼翠精致的英雄?!坏@是已是另一回事了。誠如孟子所說,有是心足矣。當宮人有此想,有此行動時,她已經超越自我的微小,變得強大了,從一個無助者變成一個拯救者。『斜拔玉釵燈影畔』,簡直就像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一個英雄。從而使主人公在精神上得到救贖。
這首詩可以有一個別致的解讀:詩中的『飛蛾』,與宮女其實是兩位一體的。宮女處身黑暗之中,內心趨向光明。在冥想中,她分身成一只飛蛾,撲向光明(紅焰),不計后果。她意識到這一點,又不禁露出本相,挺身相救。所以這不僅是『物我同情』,而且是一種分身術,一個演員扮演兩個角色,是唐詩的『變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