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杰
有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是很依賴父母的。一位媽媽說,她家孩子寫作業(yè)時一有難題,不先自己想該怎么解決,而是立刻說:“媽媽我不會,你教我?!眿寢尭f:“你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實在想不出來媽媽再教你?!钡⒆右慌龅诫y題還是想也不想就追著問媽媽。孩子這么依賴父母,該怎么辦呢?
我們要將孩子說的“我不會,你教我”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我真不會,實在不知道從哪入手”;另一種是“好麻煩,你直接告訴我多省事兒”。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們要區(qū)別對待。
孩子真的不會而尋求幫助時,我們要幫他搭建階梯
這種情況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身上,這時候,父母要給孩子的學習搭建梯子,讓孩子一步步爬上去。剛?cè)雽W的時候,如果孩子不會做,父母先幫他一起做,然后慢慢地將這個梯子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找到辦法往上爬。那么,具體怎么實現(xiàn)這個目標呢?
比如孩子碰到不會的題請媽媽幫忙,結(jié)果媽媽剛把題目給他讀一遍,他就說:“媽媽,我會了?!蹦敲?,媽媽剛才做了什么工作?她做的就是通過語氣的運用幫孩子把重點詞標識出來了。這次孩子會做了,媽媽就要把這里面的方法總結(jié)出來讓孩子看到:“孩子你看,媽媽一讀題你就會做了,你知道剛才媽媽讀題的時候有什么奧妙嗎?”孩子就會琢磨到底有什么奧妙?。窟@時,媽媽再讀一遍給他聽,他就發(fā)現(xiàn)媽媽讀的時候把這個重點詞給讀出來了,這就是讀題的方法。
幫孩子幾次以后,下次再有類似不會的題時,媽媽就可以說:“哦,這個題呀,估計我一讀你就又自己想明白了。這次媽媽想讓你自己讀,看看你能不能把這個題目里的重點詞讀出來?”孩子前幾次都有觀察媽媽是怎么做的,這一次他就能通過讀題找到重點詞來解決問題了。
孩子犯懶不愛動腦時,我們要用啟發(fā)式提問來智慧地放手
孩子學習過于依賴父母有時不是因為不會做,而是懶。“這題要我自己想辦法還得費勁兒,但如果我說不會,一皺眉頭,媽媽就會過來幫我,那多輕松啊?!边@種情況一般是父母在陪學的過程中太著急給孩子方法造成的。怎么辦呢?
父母要做的是從陪學的第一天起,就要壓制住自己內(nèi)心急于去幫助孩子的沖動。孩子不問,我們基本不講;孩子問了,也不能立刻告訴他答案,要在心里琢磨:這個題我得怎么告訴他,他以后才能自己掌握方法?所以,當孩子問題目怎么解時,一定要用啟發(fā)式的提問將孩子的問題反問回去,給他一些問題去啟發(fā)他思考,并且讓他學會思考的方法。孩子就會知道,如果不會時,我可以對自己這樣提問,那我就能找到方法。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想偷懶而依賴父母。
在解決孩子過于依賴父母這個問題時,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孩子不依賴父母,而是讓孩子發(fā)展出自己管理自己學習的方法。所以陪學時,我們要做到既“授人以魚”,也“授人以漁”。教孩子時要分兩條線,一條線是直接給他魚,告訴他這個題怎么做;另外一條線是給他魚鉤,教給他捕魚的辦法,搭建好階梯,把解決問題的方法給到孩子,孩子慢慢地就從依賴父母變成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