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滿春
“小康”是與“大同”相對應的中華民族追求的美好社會理想。“小康”,出自《詩經(jīng)·大雅》:“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有關“大同”思想見于《孔子家語》和《禮記》兩書,其中《禮記·禮運》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進而,小康和大同成為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和理想社會的象征性價值符號。
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第一次使用“小康”來描述中國式的現(xiàn)代化。指出:“我們的四個現(xiàn)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xiàn)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紀末,中國的四個現(xiàn)代化即使達到了某種目標,我們的國民生產(chǎn)總值人均水平也還是很低的。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比如國民生產(chǎn)總值人均1000美元,也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國到那時也還是一個小康的狀態(tài)?!?984年,鄧小平進一步補充說,“所謂小康,就是到本世紀末,國民生產(chǎn)總值人均800美元?!?/p>
2000年10月,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從新世紀開始,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新的發(fā)展階段。從2002年黨的十六大到2007年黨的十七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nèi)涵越來越豐富,腳步越來越堅實。
黨的十八大根據(jù)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實際和新的階段性特征,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強調(diào)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是發(fā)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是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全面發(fā)展的小康社會,是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的小康社會?!敖ㄔO”和“建成”一字之別,在我們黨領導人民的奮斗史上、在改革開放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納入“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把共享作為新發(fā)展理念的重要內(nèi)涵之一,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從改革開放之初提出小康之家、小康狀態(tài)、小康水平,到2000年總體達到小康水平,再到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民的小康社會,特別是黨的十八大鮮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彰顯黨的性質(zhì)宗旨和初心使命,共產(chǎn)黨人接力奮斗、艱苦奮斗、頑強奮斗、勠力奮斗的“全面小康”;是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推進解決新時代主要矛盾的“全面小康”;是惠及全體人民,不分地域、不分城鄉(xiāng)、不分群體、不分層級、不分民族的“全面小康”;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基的“全面小康”。歷史即將在這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又為邁向新征程畫上一個前進的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