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柳州摩崖石刻

2020-11-17 07:38王普生
黑龍江史志 2020年3期
關鍵詞:摩崖馬鞍山題詩

王普生

(柳州市軍事博物園博物館 廣西 柳州 545000)

柳州市區(qū)的摩崖石刻,主要集中于馬鞍山、魚峰山、駕鶴山、陸道巖、高巖等地。自北宋興起,南宋興盛,元代衰落,明代再度興盛并迅速發(fā)展,清代達到頂峰,形成了以 “游記”“抒懷”“題字”和“題詩”為題材的摩崖石刻群體人文景觀;不僅內(nèi)容不同于碑銘、造像,而且數(shù)量眾多,是柳州乃至廣西摩崖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廣西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

一、馬鞍山摩崖石刻

馬鞍山最早見于唐代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記載,稱為仙弈山,是柳州古八景之一。自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奇文傳世后,馬鞍山、魚峰山便成了附郭名山,成為歷代官宦文人雅士來柳必游去處。馬鞍山摩崖主要集中于仙弈巖和其西北山麓,至今山上還留有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游客的詩文23 處。

(一)仙弈巖摩崖

仙弈巖摩崖石刻始于北宋,其中宋代10 件,元代1 件,明代2 件,無年款1 件,多為登覽題名,亦有狀景詩作。這些摩崖多是宋代來柳官宦名流尋柳宗元足跡游賞,狀景敘事抒懷之舉。

(二) 馬鞍山西北山麓

北宋末年至南宋時期,馬鞍山摩崖主要集中在馬鞍山西北山麓、山腰及其支峰梓潼山上,共留下北宋末年至南宋時期的摩崖石刻十余處。這主要是當時馬鞍山西北山麓盛極一時的佛事活動帶動的結(jié)果。

二、魚峰山摩崖石刻

魚峰山摩崖分布較廣,主要集中在清涼洞、羅漢洞、三星洞、劉三姐塑像及戴欽墓旁等處,共計70 余方(包括民國時期)。其中宋代四方,最早的是北宋元佑七年(1092)曹現(xiàn)的游覽題名并序。摩崖主要內(nèi)容以游覽題記、題名、題詩及景點命名為主;另有崇禎四年(1631)《振柳營勸化路道碑記》和光緒二十九年(1903)柳州電報創(chuàng)建等紀事石刻。根據(jù)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記載:“石魚之山,全石,無大草木?!濒~峰山雖小但很陡峭,明代前無通山巔之道。明代戴欽詩云:“小龍?zhí)渡狭Ⅳ~山,絕頂懸蘿豈易攀?!睋?jù)崇禎四年(1631)《振柳營勸化路道碑記》載:“信士龍見泉等二十多人施銀,修上山路?!泵鞔郧皝泶擞握咻^馬鞍山少,明代魚峰山寺建成后,佛事活動由馬鞍山西麓轉(zhuǎn)移到魚峰山。經(jīng)數(shù)代僧人綠化,自然景色大為改觀,吸引文人墨客來此覽勝。魚峰山上,明代摩崖10 多方,其中5 方在“清涼國”洞口附近,內(nèi)容多為題詩;山上清代摩崖近30 方,內(nèi)容多為題字和少量游記、銘事等內(nèi)容,其中游記、題詩多為贊美魚峰山美景。

三、駕鶴山摩崖石刻

駕鶴山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造型,秀美的自然風光,引歷代名人墨客到此游覽。現(xiàn)在駕鶴山上刻有歷代摩崖9 方,其中宋代5 方,明代1 方,民國1 方,佚名2 方。駕鶴山摩崖石刻集中分布其西南面,以宋代為主,摩崖書體楷體、隸書、行書均有。這些摩崖與名人、歷史、書法藝術(shù)有密切地聯(lián)系,極具歷史、美學價值。

駕鶴山是柳州歷史文化的重要節(jié)點。宋代駕鶴山摩崖石刻尤其是王安中、吳敏和汪伯彥三相相約駕鶴山,成就一段歷史佳話,也引領當時幕賢求學之風。駕鶴山成為當時官員、文人慕名賞景抒懷聚集之地,趙師邈的《三相亭碑記》中就有“尋訪名賢古跡”“相與游訪林石佳處”。 趙師邈在《三相亭碑記》中還記載了當時駕鶴山三大人文景點,并論述了“小桃源”的來歷,“因觀巖石屏立,上有空洞數(shù)處,遂創(chuàng)茅亭二所,曰駕鶴書院,曰三相亭。時攜筇挈榼,觀書論詩,款洽談終日不倦,因此遂成勝跡,題曰‘小桃源’”。駕鶴書院為廣西歷史上最早的書院,它不但延續(xù)了漢以來柳州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更引領了柳州乃至廣西問學求知之風。駕鶴書院落成后,一時成為龍城盛事,常有文人學子前來拜訪。王安中離開柳州前曾寫詩一首《留題柳州甘氏娛文堂》贈給柳州學子,可見“駕鶴書院”名副其實。“紹興二年(1132)柳州有5 個人同進士,創(chuàng)下柳州歷史上一科進士人數(shù)之最”。 “駕鶴書院的建成,秉承柳宗元扶持、獎掖后進之風,形成了良好的興學之風”。清代范赫以“鶴院駐高風,云水詩千篇”詩句描述駕鶴山這一人文盛景。

四、陸道巖摩崖石刻

陸道巖摩崖石刻位于陸道巖山洞洞穴內(nèi),現(xiàn)存有摩崖石刻6 方,其中宋代4 方,無年款2 方。陸道巖6 方摩崖石刻都與宗教相關,最早一塊“拱真巖功德銘”,刻立時間為淳祐元年(1241)。

陸道巖摩崖石刻是研究柳州道教發(fā)展的歷史節(jié)點,它記載了道教傳入柳州并建立教址的時間不晚于公元1241 年,南宋時期柳州地區(qū)儒、釋、道三教已經(jīng)相互接納融合。陸道巖摩崖石刻記載塑造道教神像東南西北中五斗星君、至尊三清及諸尊神等共計42 尊,捐助者41 人,捐款數(shù)額總計捐米值錢82貫。信徒有男有女,來自不同的地方,捐款數(shù)額較大。陸道巖摩崖石刻反映了南宋柳州道場規(guī)模較大,道教神靈數(shù)量進一步發(fā)展,信奉人數(shù)已經(jīng)達到一定規(guī)模。其中前報恩光孝禪寺住持飛興的《飛興重游陸道巖詩》《飛興和王公詩》是研究南宋時期柳州地區(qū)儒、釋、道相互融合接納“三教合一”的重要史料。時任判府大將軍王公的《飛興和王公詩》,也反映了宋末元軍不斷南下,宋軍節(jié)節(jié)失利背景下宋朝將領的豪邁情懷,具有重要的歷史內(nèi)涵。

五、高巖摩崖石刻

雒容高巖摩崖石刻位于古雒容縣城西高巖,自宋至清高巖摩崖石刻共計20 方,其中宋代8 方,明代4 方,清代7 方,2 方時代不詳。高巖摩崖石刻以題詩、記事為主,具有鮮明的特點。

高巖摩崖石刻的興起與宗教的興盛關系密切,石刻文中直接說明與宗教相關的共有6 方。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北宋景德二年(1005)董瀚仲容題詩,文中“職事寓崇福,高巖頗奇特,上有仙墨跡;昔仙隱其間,于中有所得”。崇福即為當時的崇福寺。北宋熙寧四年張森題詩“何處神仙景可攀,好是高巖三洞府”;林承朗等人的《□開堂演法祝延》載“□□右公長老,具眼禪宗,間生法器”和秦思慶的《重修高巖廚門記》中“崇福寺西,有山曰高巖。居僧相繼焚修,廢與不一”,均說明北宋時期高巖摩崖與佛教的興盛密切相關。宋紹興年間韋道寶上石的《王相公墨跡》,其中韋道寶就是一位修山道士,說明紹興年間道教在高巖已經(jīng)發(fā)展起來。明清時期與宗教相關的摩崖有:明代天啟甲子年黃仁“遠天啟甲子孟夏吉日口村黃仁等鼎石門舍白銀乙兩玖?!钡摹陡邘r祈福》。清光緒二十五年,沈兆祿 “佛殿那堪留過客,禪堂聊可寄行蹤;風清日白無人問,且聽高僧扣晚鐘”中的《游高巖七律二首》。清康熙已丑年,陳詢“不信嶺云封洞口,還尋古佛向山蹊”的《高巖題詩題詩》。

高巖摩崖石刻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據(jù)高巖摩崖石刻不同時期的數(shù)量,可知高巖摩崖文化宋代興起并盛極一時,且這些摩崖幾乎均為外來柳州為官者所刻(僅有刻工秦思慶為廣西桂林人,其余有記載者皆為外來);元代社會黑暗動亂高巖不見摩崖;明代柳州文教興起名人輩出,“柳州八賢”就是其中代表。明代高巖摩崖文化重新興起發(fā)展,其中4 方摩崖作者為柳州籍就有2 方 ,到清代高巖摩崖達到新的鼎盛。

柳州摩崖石刻眾多,內(nèi)容豐富,題材多樣。柳州摩崖石刻包涵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對研究柳州地方歷史文化、民族宗教、地理變化和書法藝術(shù)都有很高的價值,其地理分布及時代變化,也反映了柳州地方文化的時代興衰和格局演變。

猜你喜歡
摩崖馬鞍山題詩
西狹頌摩崖石刻
郭沫若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二十五周年題詩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將在國博展出
畫竹題詩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李一氓工作情景與《石頭記》題詩
《君子蕭蕭》畫題詩
關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城市轉(zhuǎn)型發(fā)展的研究
摩崖造像
馬鞍山塑造轉(zhuǎn)型“新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