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虛實結合”指的是在寫實(敘述、描寫現(xiàn)實生活的現(xiàn)象、場景等)的基礎上展開聯(lián)想、想象、思考等,來表現(xiàn)感受和抒發(fā)情感(抒情、議論等),即寫虛。或者先表達感受和抒情,再聯(lián)想、思考現(xiàn)實生活的現(xiàn)象等加以深層地印證強調(diào)。體現(xiàn)在全文的謀篇布局上,就是整體結構上寫實(記敘事件、描寫情景等)與寫虛(抒發(fā)情感、議論思索等)的比例要實現(xiàn)一定的平衡,不能走兩個極端。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恰當?shù)厥褂锰搶嵔Y合的手法寫作,才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呢?
一、可以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實景擬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擬人、比喻之類,并非寫作時想到要用什么修辭手法才寫出來,而是事物在你心中就是這個形象。如一樹紫藤蘿花,在宗璞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動,在歡笑,在和陽光相互挑逗……只要把這些內(nèi)容寫出來,紫藤蘿花就顯得分外可愛。
二、所寫之物如若親見,對物的描寫不可太實,但要加上作者的獨特感受,從而加工、創(chuàng)造出情景交融、引人聯(lián)想的深遠境界。如《山中訪友》這篇充滿童心童趣的散文,其構思就顯得特別新奇。“我閉上眼睛,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株樹,腳長出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我的頭發(fā)長成樹冠,我的手變成樹枝,我的血液變成樹汁,在年輪里旋轉、流淌……”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株樹,使“我”與樹融為一體,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
三、可以通過多種感覺觸發(fā)聯(lián)想和想象,書寫與眼前景物相似或相關的景致。如朱自清對父親背影的虛寫,就與前面的背影相照應,深化了文章主題,而作者對父親的理解及牽掛之情則力透紙背,震撼心靈。
美文引路
藍印花布
◎王全吉
我忽然聽見有一種呼喚,親切,又有些遙遠。在杭州城郊的宋城,那條簡單的仿古小巷里,我似乎聽見了藍印花布在清風里細語的聲音,聲音里充滿了初夏陽光的味道。那家掛滿藍印花布的小店里,我夢中的藍印花布成為一種飾物,一件件旅游紀念品,裝飾著這個叫宋城的地方。藍色的織物在一瞬間,讓我聯(lián)想起鄉(xiāng)間織土布的機子月夜里的吟唱,大片大片的藍靛草在夏日的熏風中起伏的波浪,以及雕花的被板里藍色的液體歡快流動的聲音。
我蓋過藍印花布做被面的棉被。小時候,在外婆家我見過顏色樸素清爽的藍印花布被,在寒冷的冬天,那來自鄉(xiāng)間植物的溫柔和暖意,嚴嚴實實地捂著我的童年。那時候,我很小,到現(xiàn)在我還是記不起來那床藍印花布上的圖案,是百子圖,還是龍鳳呈祥,抑或是別的什么圖案?
藍印花布,有扎染、蠟染和夾染之分。夾染起源于隋代,盛行于唐代。唐時的夾染色彩艷麗,絲、帛的織物上,浸染了大唐的雍容華貴、富麗堂皇。宋代時,彩色的夾染織物出現(xiàn)在皇家的宮殿,不允許民間有著華麗的夾纈,兩次下令禁止夾纈的流行。離開了民間的夾染,就像是被連根拔起的植物,成為無辜的浮萍,在歷史的河流里沉浮漂流。在我的印象里,現(xiàn)在它漂泊在溫州蒼南一個僻遠的村落,在夏天的早晨,給我們驚鴻一瞥的欣喜和綿長的傷感。那富貴華麗的色彩,這時已在歲月的風雨中洗去了鉛華,成為清純沉穩(wěn)的藍色。
這個曾經(jīng)盛行于民間的一種手工染色工藝,它有個古典而文雅的名字:“夾纈”,以有花紋圖案的“夾板”來染色,印染圖案形態(tài)單純,像淡雅的藍色花朵,盛開在大地深處。它靛藍的色彩,美妙的構圖,以及它所散發(fā)出來的古老歷史和文化的醇濃的韻味,讓我身不由己地背向城市,走進隱沒在尋常巷陌的鄉(xiāng)間作坊。
純粹的藍色,來自土地上生長的藍靛草。只要把它的草莖插入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泥土里,它就如春天的柳枝一般,抽枝長葉,長成一片蔥蘢蓊郁的綠色。我吃驚的是,在那蒼翠的綠色植物里,竟然藏著深藍深藍的秘密。在遙遠的年代,是誰第一個讀懂土地里深藏的秘密?
秋天,藍靛草的茂葉和嫩枝被采摘來,在大土坑里浸泡一周,加了石灰,開始攪漿、打靛花,竹棍和木杷在滿坑的藍靛里拍打著,那是一種綠色植物對另一種綠色植物別樣的親熱方式,它們以一種神秘的語言,交流著對色彩的見解。在竹棍和木杷親切的拍打里,藍靛草開始呈現(xiàn)出夢幻般的藍色,仿佛秋日里高遠的藍天濃縮成這里濃稠的深藍。打靛花人的瞳仁,便有了深海般的沉靜和喜悅。
這些藍色的液體,最后沿著雕花的被板上淺淺的河床,流向土織布,流向一個預先設想好的圖案:可愛的孩子、嫵媚的花朵、吉祥的鳳凰……它們宛如大地上的花朵,淳樸自然,美麗茁壯。
在昔日的藍印花布作坊里,應該有個偌大的院子,高高支起的竹架上,剛卸下來的藍印花布沾著靛花濃郁的芳香,在河里漂洗后,從半空里懸掛下來,在初春的楊柳風里婆娑地曼舞著,印著百子或者龍鳳圖案的布匹,在陽光里飄揚著鄉(xiāng)間生活的寧靜和詩意。
田園的詩意總是出現(xiàn)在遙遠的年代,出現(xiàn)在山歌悠揚小巷深處撥浪鼓叮咚的歲月里。我不知道這是時間別有用心,還是我的審美出現(xiàn)了問題。在關注民間藝術的日子里,我的心情或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或是沉浸在無邊的惆悵和失落里。在蒼南八岱村,我看見鄉(xiāng)間夾纈藝人眉宇間隱隱的憂郁,像一滴墨汁落在我生宣一般的心上,慢慢地洇開來,濃濃淡淡地暈著。在黃昏的斜陽里,他孤獨的身影很長很長。不久的將來,這個中國南方的藍印花布作坊,也許將消逝在煙雨迷蒙的遠方。
我沒有理由要求鄉(xiāng)間的藝人以一種文化的自覺,繼續(xù)從事這活化石一般的夾纈手藝。他已經(jīng)在充滿藍草氣息的作坊里,十余年間默默地勞作著。他在艱難中默默的堅持和努力,使古老的夾纈藝術重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里,散發(fā)著文化的氣息,就像古老的醇醪,雖逾千年,漱齒猶香。
(選自《浙江民間故事精粹》)
【各抒己見】
老師:虛實結合的手法是我們寫作中常用的手法之一。虛寫包括過去、未來和想象的,簡單來說,只要不是發(fā)生在當下的就屬于虛寫。王全吉的這篇文章,虛實結合法的運用就恰到好處,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
藍蘭:老師,聽了你的講述,我覺得開頭第一段就是虛寫。藍印花布的聲音,還有“夢里的藍印花布”,這些都不是發(fā)生在當時當刻的。
黃瑩瑩:我同意藍蘭同學的說法。開頭的這句“聯(lián)想起鄉(xiāng)間織土布的機子月夜里的吟唱,大片大片的藍靛草在夏日的熏風中起伏的波浪,以及雕花的被板里藍色的液體歡快流動的聲音”,很明顯是作者回憶中的景象,不是實寫。
賈紅紅:還有這句,“小時候,在外婆家我見過顏色樸素清爽的藍印花布被,在寒冷的冬天,那來自鄉(xiāng)間植物的溫柔和暖意,嚴嚴實實地捂著我的童年”也是虛寫。
丁青青:“在我的印象里,現(xiàn)在它漂泊在溫州蒼南一個僻遠的村落,在夏天的早晨,給我們驚鴻一瞥的欣喜和綿長的傷感”,這句應該也是虛寫。
老師:大家找的都是正確的。在常見的小說、寫人等情節(jié)性強的文章里,虛實其實很好區(qū)分,基本上根據(jù)發(fā)生時間和提示語就能判斷出來。而在散文里,我們需要從文體出發(fā),必要的時候可以從句子來考量,尋找一些可感之外的描寫,如本文中“我看見鄉(xiāng)間夾纈藝人眉宇間隱隱的憂郁,像一滴墨汁落在我生宣一般的心上,慢慢地洇開來,濃濃淡淡地暈著”,這一句在寫實的同時更多的是敘述描寫,超常規(guī)地搭配了思想情感意味較濃的抽象化的形容詞和名詞等。一句話實現(xiàn)了虛實結合。這種句子讀來有些出人意料,卻能真切地表達作者某種個性化的情趣感受,使平淡的表達方式變得生動且富有韻味,語言也更加詩意化。
除此之外,這篇文章的主旨也值得我們深思。作者主要是懷念過去的時光,然后提出對傳統(tǒng)技藝的保護。因為文章的目的在此,所以行文中的虛實結合也就非常重要了。這提醒我們在寫作類似文章時,要留意文章的主旨目的,找到行文邏輯與寫作技法的契合點,這樣,文章會更加具有活力,也才能更加打動人心。
有的放矢
1.意旨在先,技法在后。明確主題,文體相配。
2.化虛為實,引實入虛。虛實相生,亦虛亦實。
3.感情豐沛,理趣同生。內(nèi)容充實,文辭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