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摘 要 培養(yǎng)數感,能夠幫助人們通過利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解決在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提升在工作和學習中解決問題的效率。數感能力需要從小培養(yǎng),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新課標已經提出數感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學已經不再是單純地教授小學生數學知識,也注重學生各項綜合能力培養(yǎng)。當時目前我國大多數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的時候,往往只專注于學生考試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學生的數感能力培養(yǎng)。本文探索在小學數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感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數感能力;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9-0074-01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跟各種數學思想接觸,而正是因為人們具備最基本的數學知識,才能在生活中解決存在的問題。人們會在潛意識中利用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將出現的問題與數學尋找出關系,進而解決,這就是數感。在學生小學階段有意識地對小學生進行數感能力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之余形成考慮問題的多種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能力。當學生一旦形成思考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便會養(yǎng)成在分析、解決問題的時候利用數學知識的習慣,對其終身發(fā)展都有重要意義。所以說,小學數學老師在開展教學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能力,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老師要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提升學習數學的效率。
一、與生活結合,實現數感生活化
小學數學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從生活中常見的數學現象著手,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將數學和生活之間形成密切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通過比較生動形象的案例幫助學生形成系統性的數學體系,從而推動學生可以快速地融進到數學課堂中,無形中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課開始之前,老師可以提前為學生留一道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后尋找與課程有關的數學現象,在課堂上將自己發(fā)現的數學現象進行分享,讓學生自己融入到數學知識之中,帶著自己產生的疑問走入課堂,更能提升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課堂中,增加與老師的互動。在課程結束之后,老師對學生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對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探究,簡單討論。養(yǎng)成學生課后鞏固知識的習慣,提高學生在學習數學中的興趣,這種做法可以很好地養(yǎng)成對數字的感知度,形成比較好的數感,有助于大腦發(fā)育。
二、展開動手實踐,讓數感具體化
小學生的動手能力是比較強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而實現小學生實際操作與思維理解相結合,完成學習和教學過程。兒童對未知世界的理解,是從實踐中開始的,只有雙手才能開出智慧的花朵。所以,在小學生學習中要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提升學生的數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可以適當地在課堂上加入互動環(huán)節(jié)和學生實踐環(huán)節(jié),重視在培養(yǎng)學生數感能力時的實際操作能力發(fā)揮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在實際參與中學會學習數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在教學工作中,老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展開實際操作,讓學生通過實際活動將數學知識轉化為生活中的常識,強化靈活運用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對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轉化能力得到提升,無形之中養(yǎng)成了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意識,良好的數感就會逐漸養(yǎng)成。為了保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鞏固以及養(yǎng)成相應的數感,數學老師可以以課本內容和知識點作為出發(fā)點,結合學生實踐操作的形式和內容為學生出題,讓學生按照老師講解的方法和自己在實踐活動中得出的結論對老師出的題目進行分析探討,養(yǎng)成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提高學生數感,進而達到數學教學目標。
三、組織合作學習,讓數感真實化
在學習一門課程的時候,交流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數學課堂學習中亦是如此。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不僅僅是要求老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也要形成。小學生本身的特點就是好動,老師進行小集體形式教學能夠活躍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相互討論中接受新的知識,也可以在相互討論中增強自己對知識的認知,最終實現整體學習目標提升,養(yǎng)成相互競爭的學習態(tài)度。在學習中開展交流合作,除了能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層次不同的學生也可以在討論中有所收獲,養(yǎng)成合作探究的能力。通過相互合作學習,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數感,在合作中發(fā)現同學存在的問題,自己思考,合作解決。老師在學生合作學習中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對問題展開思考,進而養(yǎng)成比較好的數感,讓學生對數感能力形成真實化認知。
四、結束語
綜合而言,在小學數學中,養(yǎng)成小學生的數感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小學生具備良好的數感能力時,便會自愿地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更進一步地幫助學生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這種目標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積累而實現的,學生形成數感的過程漫長而無形,數學老師在教學中要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不斷摸索、探討、反思、總結,將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當做是重要的教學目標,進而將學生數感能力培養(yǎng)落實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薛梅芳.課堂內外學數感啟蒙開智促發(fā)展——小學數學學生數感培養(yǎng)策略的分析[J].教師,2019(0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