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懷
居住在繁華的都市,每當白晝已盡,城市里華燈璀璨,憑窗遙望浩瀚銀河里閃爍不定的星辰,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兒時鄉(xiāng)下的老家,想起老家散發(fā)著桐油清香味的木板房,想起木板房里的煤油燈,想起煤油燈伴我走過的那段難忘的歲月,想起那個遙遠的年代。
我出生在一個山旮旯里。童年時,老家不通電,人們照明用的是一盞盞大大小小、樣式大同小異的煤油燈。那時,每當夜幕降臨,村里家家戶戶就會陸陸續(xù)續(xù)點起煤油燈,閃閃的燈光星星點點散落在村子里的各個角落,如夏夜里飛舞的螢火蟲,繪就了一幅幅美麗的山村夜景。
我家的那盞煤油燈是父親用一個罐頭瓶、幾根小鐵絲和一塊小鐵皮制成的:一根小鐵絲在罐頭瓶蓋處圍成一個圈綁在瓶上,另一根鐵絲折彎后,兩頭鉤在圍圈的鐵絲上做成提手,棉花搓成的燈芯被鐵皮包著,用小鐵絲固定在瓶中央。我家的那盞油燈樣子雖然難看,但用起來卻很方便,可以掛在墻上,也可以擺在桌上。
這盞簡易的油燈給我們全家?guī)砹斯饷?,帶來了溫馨。由于家里窮,我們兄妹要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或看借來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隋唐演義》,或小人書《雞毛信》《三毛流浪記》《英雄小八路》《烈火金剛》,都只能與父母一起在那盞簡易的油燈下進行。有時,全家人各自的事忙完了,我們兄妹幾個也會在昏暗的燈光下,聽父母講故事,講家族的歷史,講生活的艱辛和幸福。
有一個母親改編過的鑿壁偷光的讀書勵志故事,我現(xiàn)在都印象特別深刻。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匡衡的人,家境貧寒,為了借光讀書就鑿通了鄰居家的墻,借著從鄰居家傳來的光讀書,后來終于學有所成。母親常對我們兄妹說,她之所以常給我們講這個故事,就是想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要我們兄妹多讀書,只有努力讀書,才能學到更多知識,將來才能有出息。母親的故事,那時我似懂非懂,但我讀書卻十分刻苦,讓獎狀貼滿了我家小木屋茶屋里的那面墻。
記得有一年快期末考試了,我覺得自己功課復習得不太好,于是在父母睡了后,偷偷地把煤油燈拿到房里,掛在我床前的墻壁上,借著微弱的燈光,躺在床上復習。結果看著看著,我睡著了,煤油燈卻燃了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起床,我鼻子里黑乎乎的。熬了一夜,燈里煤油也基本上用完了。母親知道后,卻只讓我不要再躺在床上看書,說這樣對身體有害,更何況睡著了,燈沒熄很不安全。然而從母親的神情中,我也看出母親因浪費而心痛,只是不忍心責怪我而已,我的心里別樣地難過。
那時的煤油是很金貴的,記得讀小學的時候,到鄉(xiāng)供銷社買其他東西都不需要票了,但買煤油卻是要憑票的。記憶中每家一個月只供應一斤半煤油,如果哪家能多弄幾斤煤油,村里人都認為他家有本事。村里人點燈一般能省則省,不干活時,燈芯只露出一點點,有光亮就可,感覺比螢火蟲也亮不了多少。有的人家為了省油,如果晚上有月亮,一些事情就在院子里借助月光來完成。
在煤油燈下,父親也常給我們兄妹講些為人處世的道理。記得有一次,因為家里窮,我們三兄妹都在上學,家里實在拿不出錢來給我們交學費,我跟父親說我不讀書了,想跟他一起下地干活,然后跟他學木匠活。父親聽后很生氣,說他跟母親省吃節(jié)用,辛苦干活,就是希望我們多讀點書,沒想到我碰到一點困難就說放棄讀書了。那天晚上,父親指著煤油燈對我們兄妹說,其實做人跟點煤油燈同一個道理,只要煤油不盡,燈光就不會熄滅,做人也是這樣,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只要精神不垮,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說再困難也要讓我們讀書。開學時父母把留著過年的豬賣了,用來給我們交了學費。
油不盡,燈不滅。人生猶如點燈。父親關于點燈的人生哲學我一直銘記在心,至今讓我仍很受益。
為了讓我們家的那盞煤油燈不缺油,為了不耽誤我們學習,父親想著各種辦法去買煤油。記得那時,因為大山里交通不方便,鄉(xiāng)供銷社煤油常常缺貨,有時一個月一斤半的煤油憑票也買不到,很多次父親都是走40多里地的山路去鄰縣的潤溪街上買煤油。有一次,家里快沒煤油了,干了一天農活的父親竟踏著月色去潤溪街上買煤油,父親跟售貨員說了很多好話,才買回煤油。他回到家時,天都快亮了,公雞已經開始打鳴了。
我讀的是一所即便現(xiàn)在的百度地圖APP上也找不到的小學,學校里有一位既是校長又是唯一任課教師的劉老師,父親尊稱他為先生。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的作文《家鄉(xiāng)的小河》被劉老師在班上作為范文宣讀,要大家向我學習如何寫作文。我清楚地記得這篇作文,他打了96分的高分——據(jù)說是他任教以來給分最高的一篇作文。下課后,先生要我去他辦公室。也許是在課堂上得了表揚,于是我懷著喜悅的心情跟著先生去了他辦公室,以為他會再次表揚我一番,甚至還幻想著是不是有作文本或小糖果之類的獎品。想不到他竟板著臉對我說:“文章寫得好,字為什么寫得這么差,東歪西斜的,像雞爪一樣。你把作文工工整整地給我抄50遍,明天交給我。”看著先生嚴厲的臉,我低下了頭。
放學回家后,我在我家那盞簡易煤油燈下,把作文工工整整地抄了50遍。父親一邊看著我寫,一邊自言自語地感慨:“劉老師真是一個負責的好先生。”那本在煤油燈下抄了50遍作文的本子,至今仍藏在我的箱底,并時常拿出來看看,提醒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細心細致、用心用力。
點煤油燈的那段歲月,我懵懵懂懂地體會了生活的艱辛,學會了勤勞節(jié)儉,更多地學到一些人生道理,享受了親情的溫暖。
如今,鄉(xiāng)下老家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鄉(xiāng)親們早已用上了電燈、電視、冰箱、洗衣機、熱水器……有的家庭還買了小汽車,用上了Wi-Fi。煤油燈早已被束之高閣了,但我卻始終忘不了老家的煤油燈,忘不了那段點煤油燈的歲月,忘不了煤油燈下的苦澀、快樂和溫馨,忘不了人生猶如點煤油燈的人生哲理。
選自《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