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長類動物卵巢衰老的分子標記物被揭示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和曲靜研究組與北京大學湯富酬研究組及美國索爾克(Salk)研究所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研究組等合作,繪制了食蟹猴卵巢的單細胞衰老圖譜,同時利用人類卵巢細胞研究體系,發(fā)現增齡伴隨的抗氧化能力的下降是靈長類卵巢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論文發(fā)表于Cell。文章報道了非人靈長類器官衰老的高精度單細胞轉錄組圖譜研究,揭示細胞類型特異性的氧化還原調控的失穩(wěn)是包括人類在內的靈長類卵巢衰老的共性分子機制。加深了對卵巢組織結構增齡性變化的認識,解析了衰老過程中不同卵巢細胞類型的易感性及易感分子,提供了靈長類卵巢衰老的潛在調控靶標信息。
轉基因獼猴與部分自閉癥患者的腦功能網絡異常相似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王征研究組發(fā)現轉基因獼猴與部分自閉癥患者的腦功能網絡異常相似。研究論文發(fā)表于Journal of Neuroscience。該研究聯(lián)合運用基因組學、行為學、多通道腦電以及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對轉基因獼猴系統(tǒng)性分析發(fā)現,MECP2基因過表達引起一連串生理事件變化,包括GABA信號通路,β頻段腦電信號同步性以及腦功能網絡連接異常變化,并進一步展示轉基因獼猴的腦功能網絡異常與小部分臨床自閉癥患者的磁共振腦影像結果非常相似,為非人靈長類模型未來的轉化應用奠定神經環(huán)路基礎。
魏氏準噶爾翼龍頭骨腭區(qū)研究進展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團隊關于魏氏準噶爾翼龍的頭骨腭區(qū)研究最新進展發(fā)表于PeerJ。魏氏準噶爾翼龍(Dsungaripterus weii)是我國發(fā)現的第一具較完整的翼龍化石骨架,1964年楊鐘健研究命名并建立了準噶爾翼龍科,當時認為這是第一次在我國發(fā)現的翼龍類化石。事實上,早在1951年,楊鐘健和劉東生等在山東萊陽就發(fā)現少量破碎的可能屬于翼龍的骨骼化石,后經研究證明這是我國最早發(fā)現的翼龍類化石材料。文章通過對全世界已知保存顎區(qū)的翼手龍類的17個屬種化石材料對比,從內鼻孔之后的腭面骨骼相互關系和結構分析,魏氏準噶爾翼龍的腭區(qū)特征與無齒的神龍翼龍類的成員相近。
發(fā)現深海軟體動物馬蹄螺科一新屬兩新種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貝類分類與系統(tǒng)演化研究組張素萍研究員等利用整合分類學方法發(fā)現了深海軟體動物馬蹄螺科2個新種,并為此建立了一新屬、新亞科。研究論文發(fā)表于Deep-sea Research Part 1。研究團隊對海洋所歷次海山航次采集的腹足類標本進行整理分類時發(fā)現了這兩種形態(tài)特征獨特的馬蹄螺,標本分別采自馬里亞納海山(水深865m)和卡羅琳海山(水深1332m)。馬蹄螺科隸屬于原始腹足目、馬蹄螺總科,是該總科中種類最多的一個科,包括10個亞科,近100個屬,目前已報道的種類超過1000種。肋馬蹄螺亞科及這些新種的發(fā)現豐富了深海馬蹄螺科物種多樣性研究內容。
傳粉蝎蛉特化的口器形態(tài)和習性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代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王博研究員和張海春研究員等人通過對白堊紀緬甸琥珀(約1億年前)中的阿紐蝎蛉科昆蟲的研究,為了解傳粉和吸血昆蟲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證據。研究論文發(fā)表于Science Advances。中生代存在著一類特殊的長翅目昆蟲——中生蝎蛉,它們具有特化的、明顯伸長的口器,被認為是被子植物大輻射之前的裸子植物的重要傳粉者。研究團隊發(fā)現阿紐蝎蛉科口器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在進食時,外顎葉會暫時閉合并包裹住舌,形成功能性的虹吸口器。該形態(tài)學特征表明阿紐蝎蛉科口器為下顎起源,從而否定了下唇起源的假說。
TRPM8介導動物低溫適應的機制研究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楊仕隆研究員、賴仞研究員和浙江大學醫(yī)學院楊帆研究員等合作,提出了TRPM8對低溫的感受機制以及動物對環(huán)境溫度的適應機制兩種機制。研究論文發(fā)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通過對分布在不同棲息環(huán)境下的脊椎動物的TRPM8進行了結構和功能的多樣性研究,發(fā)現TRPM8通道的冷敏感性在南極洲的帝企鵝與非洲大陸的非洲象之間存在重大差異,即帝企鵝的TRPM8冷敏感性顯著低于非洲象?;谶@一現象,發(fā)現突變位于該通道孔區(qū)的919位點可以在這兩個物種的TRPM8通道上實現冷敏感性的可逆調控。這兩種機制分別在微觀與宏觀層面推進了對溫度感受與適應的認識。
海龍科魚類復雜性狀的適應進化機制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強研究員團隊聯(lián)合新加坡國家科技局等科研單位合作,報道了以海龍科魚類為代表的海洋魚類復雜性狀演化的基因調控機制。研究論文發(fā)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該研究將海龍科物種的胎盤與高等哺乳動物的胎盤進行趨同進化研究,從全基因組層面進行深入挖掘,發(fā)現了海龍科魚類118個基因與胎盤類哺乳動物趨同進化,且這些基因參與了育兒袋內細胞增殖與凋亡、血管增生及胚胎發(fā)育等生命過程。海龍科魚類是種間表型變異十分豐富的小型海洋魚類,主要生活在海洋近岸與島礁區(qū)域;因其特異的體型結構與“雄性育兒”繁殖策略等獨特性狀,被視為海洋生物進化和物種保護研究的旗艦類群。
熱應激引起我國北方奶牛主產區(qū)夏季牛奶產量顯著下降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yī)研究所與全國畜牧總站奶牛生產監(jiān)測專家組構建了不同時期和地點的奶牛熱應激敏感指標溫濕度指數(THI)與牛奶產量損失之間的模型,評估了氣候變化對我國奶業(yè)的潛在影響。研究論文發(fā)表于Climatic Change。研究構建的不同時期和地點THI與牛奶產量損失之間的模型表明,盛夏,特別是7月份,我國北方奶業(yè)主產區(qū)因熱應激造成奶牛日產奶量損失0.7~4.0公斤。該模型進一步預計,按照1951年至2009年期間我國平均氣溫緩慢上升,冬季逐漸變暖,夏季氣溫不斷上升的趨勢,到2050年夏季牛奶產量將急劇下降,到2070年情況嚴重時損失可能高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