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侯佳
秋天本身就是四季中最美好的季節(jié),沉穩(wěn)、內(nèi)斂又成熟大氣。中秋更是秋天之最,一切都是恰到好處的味道。好比西湖之美,多一分則太濃,少一分則太淡,這或許也是中秋的中庸之道罷。
中秋之際,楓葉初紅卻不透,綠色,黃色,紅色沖擊著視線,田園里果實(shí)累累果香四溢,這些都不必細(xì)說,最濃的情懷是從兒時記憶以來就開始的中秋節(jié)打月餅。
一到農(nóng)歷八月初,就有人家陸陸續(xù)續(xù)開始打月餅,月餅的香味也如關(guān)不住的秋色,大街小巷飄散開來,夾雜著樹枝上成熟的果香,成了中秋特有的醉人味道。多少年了,這種味道久久彌漫!同樣的材料,不同的人家打出來的月餅卻是不同的味道。鄉(xiāng)親鄰里的也是互相贈送,一來品嘗不同的味道,二來增加彼此的感情,鄰里間更加親切和諧。
我不懂得怎樣的月餅味道是好的,只是喜歡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打月餅的氛圍。從小就記得,在姥姥家的小院子里,一個小小的廚房,有一個青磚壘起的小灶臺,上面放著烤月餅的一套專用灶具。不大的地面上放著一張小桌子,四周圍滿了包月餅的老太太們,有姥姥,還有她的鄰居們,都是有經(jīng)驗的好手,做出來的月餅酥脆香甜。還會做各種小動物形狀的月餅,兔子,老虎,還有小籃子,壽星老漢,小孩們拿了就用線頭掛肩上玩,覺得中秋節(jié)真是太幸福了,超過了過年的喜悅。
等長大了,打月餅的習(xí)慣還在沿襲,我也開始參與,不會包陷,就拓印,把月餅印上花紋,不是普通的花紋,而是廣寒宮、桂樹、嫦娥奔月這些月亮上的故事,讓人充滿了對月亮的向往。一家人邊圍在一起包月餅邊聊天,把愛把團(tuán)圓都包進(jìn)了月餅之中,吃起來也是滿滿的溫馨,真正的家的味道,親情的味道!
到了中秋之夜,等到月上中天,鄉(xiāng)村一片朦朧。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螢火點(diǎn)點(diǎn),燭燈盞盞,皎潔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靜與祥和。月光灑落在小院里,此時母親已經(jīng)在院子中央擺起了貢品,月餅,水果,滿滿一桌,云香煙霧繚繞,裊裊婷婷升上了夜空。抬頭望月,不禁感嘆嫦娥奔月的凄美,沉湎唐詩宋詞的纏綿。
此時的月亮清碧如洗,憑欄處,已感覺涼氣襲人,只能依依不舍移步回屋,隔窗望著樹梢間隙的月亮,以及樹丫上落下的斑駁黑影,思緒不知穿越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