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霖
對于早期的人類來說,出行在外,除了張口問路、做標記,觀察天象也是較好的導航方式之一。人類很早便知道太陽東升西落的規(guī)律,通過太陽的方位辨別方向。到了夜晚,太陽落山,聰明的古人便通過星辰來辨別方向?!对娊?jīng)》中記載的“東有啟明,西有長庚”,便是通過天上的星辰和方向來確定方位的。
不過,通過自然界物質來導航畢竟存在一定風險,一旦遇到陰雨天氣,就需要人造導航工具。最早的導航工具就是路,早在商朝,官方便很注重修建道路,當時的統(tǒng)治者創(chuàng)建了由都城通向各地的道路體系,人們出門時順著官道走,就能到達想去的城市。此后,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都非常注重修建官道。
能夠找到方向,可是又如何知道自己走了多長的距離,身在何處呢?這就需要丈量路程,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叫作“堠”的路標,即在官道邊每隔一定的距離就堆個石堆或壘個土堆作為路標,既可指明道路方向,又可計程。
在《山海經(jīng)》等古籍中曾提到過“堠”,并提及這種導航計程方式大約源自黃帝時期或大禹治水時期。不過,先秦時期的典籍中沒有明確關于“堠”的記載,因此遠古時期的“堠”更多的是后人對上古理想社會的想象。
以“堠”導航和計程最直接的記載見于《北史·韋孝寬傳》,韋孝寬曾經(jīng)出任雍州刺史。當時,雍州路旁每隔一里路程設置一個土堠,但一遇下雨天氣,土堠就會損壞,所以需要經(jīng)常修復。韋孝寬上任后,便下令以種植槐樹代替土堠,既免去了不斷修復之辛勞,又能讓行人在樹下乘涼休息。后來,官方也著力推廣這種方式,令諸州夾道每隔一里種植一樹,每十里種三棵,每百里則種五棵。
不過,由于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以樹為“堠”的方式?jīng)]有得到普及。到了唐代,“堠”依然是以土堆和石堆為主。當時的日本僧人圓仁到過中國,并著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其中寫道:“唐國行五里立一堠子,行十里立二堠子,筑土堆,四角,上狹下闊,高四尺或五尺、六尺不定,曰喚之為里隔柱?!笨梢?,到了唐代,“堠”的設立方式是十里雙堠、五里單堠。
很多唐代詩人都在詩歌中提到過“堠”。例如,元稹在《西涼伎》中寫道“開遠門前萬里堠”,說的就是盛唐時期設立的堠堡向西曾通向萬里外的西域,人們順著這些路標,便能前往西域經(jīng)商或者旅行。
此外,蘇軾在詠史詩《荔枝嘆》中寫道“十里一置飛塵灰,五里一堠兵火催”,說的是在唐玄宗時代每隔五里便有一堠,可以說那時的“導航系統(tǒng)”非常發(fā)達了。還有一位宋代詩人王柏在《迷道有感次韻》中寫道“我今知堠子,萬里不須疑”,可見“堠”在古代社會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歷史進程中,“堠”有植樹或是立碑等表現(xiàn)形式,不過石堆或土堆依然是主要形式。由于易受損毀,古代官方往往會設置“堠吏”,作為專門管理導航路標的人員。無論是依靠日月星辰判別方向,還是通過“堠”指路,這些導航方式都是中國古人的智慧結晶,即使時隔千百年依然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