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芬
摘 要:一直以來,語文作為一種工具,在人們溝通交流與表達感情的過程中發(fā)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在幫助學生完善自身詞匯語言體系的同時,也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工作與生活起到積極作用。隨著經(jīng)濟的的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增高。因此,為了培養(yǎng)出具有扎實專業(yè)技能的高素質人才,小學語文在教學上也要迎合時代,不斷創(chuàng)新?;诖?,本文將從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課堂組織形式、創(chuàng)新教學語言三個方面對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提出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一直都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源泉,社會要想發(fā)展,就必須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對于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更是首當其沖。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就需要不斷的探索和追求,在日常的教學中去挖掘更多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從而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
一、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由于小學生對社會的認知較為淺薄,其對文字所描繪的世界無法進行很好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來輔助教學。[1]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這些教學媒介,能夠刺激學生們的感官以及認知能力,使原本抽象的事物變得更具體,這樣會調動學生們求學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與創(chuàng)新欲,從而達到教學過程高效與優(yōu)化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文時,由于語言優(yōu)美、內容詳實的一篇課文,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為我們展現(xiàn)了西沙群島的美麗,因此要想讓學生能夠真正了解到課文所描述的美麗畫面,就必須借助一些現(xiàn)代化的科技設備來輔助教學。比如,在講到“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焙秃5椎纳汉鬟@兩段時,教師可以給同學們展示海水和珊瑚的圖片,有了實物進行對照,學生在閱讀時就能在腦海中形成畫面。再比如,講解到魚在珊瑚叢中成群結隊穿來穿去和“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這一段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視頻,為學生更加生動的展現(xiàn)西沙群島的魚鳥數(shù)量之多,也從側面讓學生能夠更容易的理解課文中所說的“富饒”。利用學生自己的直觀感受,將學生更好的帶領進課文要表達的意境當中,使教師可以更好的展開教學。
二、創(chuàng)新課堂組織形式
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大部分課堂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組織形式相當死板,在教學模式上也只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卻需要通過自讀自悟、討論以及互助的方式來加深知識的印象,啟發(fā)討論式正好滿足了教學需求。
例如,在學習《落花生》一文時,要讓學生明白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并不能直接告訴學生,而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去討論,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領悟到文章要表達的思想。如,講到文章中“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這一句時,教師不應該馬上接著講解后文,應該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在討論過程中鍛煉自己語言組織和表達的能力。而且通過討論過程中聽取別人的意見,也能開闊自己的視野,鍛煉思維。再比如,講解到文中“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边@一句時,教師可以以此句為引子,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對比,讓學生自己總結出花生的果實狀況和文中提到的有何不同,學生思考討論出來之后,教師再以“小”的花生果實擴展到“大”的人生道理。這樣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不僅使其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升,而且這種教學組織形式非?;顫姟⑸鷦?、有趣,使學生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還掌握了新的學習方法。
三、創(chuàng)新教學語言
教師的教學語言風格是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標志,教學語言充分反映了教師的口頭表述能力,因此,在創(chuàng)新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語言是最直接、最外在的感知因素。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進行創(chuàng)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需要不斷探索與追求,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摸索與完善。[2]
例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時,教師應該根據(jù)文章體裁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法,該篇課文是用擬人手法寫的一首科普詩歌,因此在教學上就要求教師運用生動的體態(tài)語言和有聲語言,去讓學生感受到個性鮮明、多姿多樣的教學課堂。比如在講解“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fā)?!边@一段時,教師應該用手去模擬風吹拂蒲公英的狀態(tài),然后用很輕柔的語氣去朗讀這一段的內容,讓學生從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和有聲語言中去體會風為蒲公英傳播種子的過程,使死板的文字變成豐富的畫面出現(xiàn)在自己的腦海中。再比如,講解“豌豆媽媽更有辦法,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這一段時,重點抓住“炸”和“啪”兩個字,用比較歡快、熱烈的語言去讓學生感受情緒,讓學生能在這種歡快有趣的氣氛中學習到新知識。
教學質量關系到學生的實際價值,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教育者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革,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前進與發(fā)展。為了加大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力度,每一位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無私奉獻、恪盡職守,讓學生不再將學習看作一種負擔,而是一種興趣。
參考文獻:
[1]王菊彩.快樂閱讀,照亮心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08):113-114.
[2]陶冶.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1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