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象派繪畫誕生于十九世紀下半葉,在那時,印象派繪畫以法國為中心展開,印象派繪畫的風潮席卷了歐洲的每個角落,之后,這股繪畫風潮又在全世界范圍刮起??滓ぎ吷沉_是印象派諸位大師中很具聲望的一位大師。本文主要圍繞畢沙羅的色彩語言進行論述。畢沙羅參加了很多次印象派繪畫展覽,多達八次,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參加了這么多次印象派繪畫展覽的藝術(shù)大師。他可謂是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shù)大師。在畢沙羅的一生中,他是堅定的印象派畫者,雖說莫奈對印象派有著重要的意義,但畢沙羅對這個畫派的貢獻和影響力甚至遠遠超過了畫家莫奈,畢沙羅的藝術(shù)造詣是極高的。除了在繪畫方面,畢沙羅的品德很高尚,所以才能贏得很多人的尊敬,在其他的印象派畫者的心中,畢沙羅是印像派繪畫領(lǐng)域的家長,他將印象畫派這個松散的大家庭有序地組織在一起。畢沙羅的色彩語言也很有特點,既明朗清新,又變化豐富。畢沙羅是印象派的先行者,因此,人們尊稱他為印象派的鼻祖。
關(guān)鍵詞:畢沙羅;色彩;印象派
一、畢沙羅的藝術(shù)生涯
卡米耶·畢沙羅出生于1830年7月10日,出生在安的列斯群島的一個小島上。畢沙羅的父親是法國猶太商人,繼承了猶太人的藝術(shù)血統(tǒng)。畢沙羅10歲時移居到了法國,16歲時應(yīng)父母之命回到圣·托馬斯島,繼承了父親的買賣。1855年,畢沙羅萌生了成為一名繪畫家的想法,于是他做出了決定,移居法國巴黎。他先是拜安東梅爾貝為師,隨后,又在安東梅爾貝的引薦下,結(jié)識了風景畫大師柯羅,他開始學(xué)習柯羅的繪畫風,并在這一時期,開始研究米勒、德拉克洛瓦等人的繪畫 作品。
1859年,畢沙羅第一次在沙龍中展覽了自己的一幅油畫作品《蒙莫朗西的風景》,從此以后,他開始了真正的藝術(shù)生涯。1867年,畢沙羅執(zhí)著地創(chuàng)作終于初見效果,他創(chuàng)作了龐圖瓦茲系列風景畫,油畫《龐圖瓦茲佳雷斜坡》最先受到左拉的認可,左拉是著名的藝術(shù)批評家和作家,在法國享有很高的聲譽,從此,畢沙羅被左拉評為此世紀中最著名的大畫家之一。但是,在這一時期,畢沙羅的作品還未形成他的獨特代表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個人藝術(shù)風格慢慢成熟起來了。他開始表現(xiàn)細節(jié),一些具有特殊風格的細節(jié),豐富的細節(jié)處理在總體效果上得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他的畫面既樸素,又明快,厚重且色彩飽滿。
1870年,畢沙羅的繪畫風格受到了英國著名畫家康斯坦博爾等人的深刻影響,他開始研究光色的表現(xiàn)。怎么畫能使得畫面充滿陽光?這個問題成為這一時期畢沙羅最感興趣的問題。1871年,畢沙羅返回巴黎的近郊,繼續(xù)開始創(chuàng)作小幅油畫,這些油畫作品多為戶外寫生作品。從1874年起,畢沙羅參加了第一屆印象派的畫展。從此,他對印象派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影響很深,成為印象派的發(fā)起者。1884年,畢沙羅受修拉、希涅克的影響,開始嘗試點彩繪畫方法,但是很快便放棄了點彩畫這一新技法。畢沙羅在進入晚年之后,由于視力衰弱,不再走出戶外去寫生,他只停留在窗邊,描繪河港街景等景色。1903年11月13日,畢沙羅在巴黎去世。
十九世紀最受歡迎,最受人尊重的藝術(shù)大師畢沙羅,與藝術(shù)大師德加、莫奈、雷諾阿等共同被稱為印象畫派的中流砥柱。在畢沙羅所從事的藝術(shù)活動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他后期所做的貢獻。
二、淺析畢沙羅的色彩語言
(一)明朗清新的色彩
畢沙羅在繪畫上,他所用的色彩是清新的、明朗的,使得欣賞者在觀看時,會產(chǎn)生一種純凈的色彩感覺,在他簡潔的色彩語言下,又不失敦厚,透漏著柔和的味道。在他的田野畫作中,總是彌漫著泥土的味道,這種清新的色彩感覺透漏著泥土的清香,他畫面中天空是干凈、純潔的,郁郁蔥蔥的樹木充滿著生機。如作品《厄米塔其村隱》,這張畫畫于龐圖瓦茲鎮(zhèn)的厄米塔其村,在那里,畢沙羅創(chuàng)作了大量描繪龐圖瓦茲風光的作品,這里讓畢沙羅激動不已。畢沙羅的色調(diào)明朗,輕快的氣流在明朗的空間流動用諸多明亮的純色來構(gòu)成畫面,用一種更加率直的手法描繪街道、樹木、天空、房屋等迷人的色彩。
(二)變化豐富的色調(diào)
畢沙羅的色彩豐富柔和,在冷、暖色對比中,充滿中間調(diào)子的過渡,冷色系、中性色系、暖色系的色彩變化豐富,色調(diào)和諧統(tǒng)一。《蒙馬特的大街》是畢沙羅進入晚年成熟期的作品,他不被外界畫法所干擾,排除了一切干擾因素,此時的他是一個充滿自信的印象派畫家精湛的技法令人折服,他后期的繪畫風格主要描繪城市的繁華和街道建筑的高立挺拔,俯瞰的視角能收入更多的畫面元素,顯得場景很大。在晚年時期,他從樓上起居室俯視描繪街景,油畫作品《蒙馬特的大街》,就是其中一幅很有代表性的作品。這是一幅蒙馬特大街的全景圖,畫面構(gòu)圖是完整的,畫中將街道兩側(cè)收入到畫面當中,人流、車流的流動都烘托了畫面的熱鬧感覺,畫中視角廣,樓房挺立,顯得人和景物都是很小的景觀,只能憑著畫家的感覺用粗粗的筆法點畫出來,然而就是這樣才顯得畫面很生動。畫中的透視關(guān)系十分準確,畫中的景物似乎動了起來,在畫中穿梭,充滿著極強的運動感,這幅畫描繪了現(xiàn)代都市生活中繁忙、熱鬧的一面。由于陽光充足,畫中的整體色調(diào)明亮,筆觸均勻且富有變化,粗獷和細致兼得,粗與細很好地被畫家融為一體,表現(xiàn)出畢沙羅特有的藝術(shù)風格。從這張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畫作預(yù)示了20世紀未來派畫家所熱衷描繪的景象是現(xiàn)代都市的主題,表現(xiàn)的是快速的運動節(jié)奏。
結(jié)語
通過文章之前的論述,畢沙羅的藝術(shù)生涯及其色彩語言都有所了解,畢沙羅注重畫家情感和畫面內(nèi)在的融合。其色彩語言為明朗清新的色彩和變化豐富的色調(diào)。畢沙羅曾經(jīng)這樣深情地訴說自己對繪畫的熱愛:“繪畫令我著迷,它就是我的人生。還有什么比這更重要呢當你將內(nèi)在的高尚徹底地融入作品,你就已經(jīng)找到了一個可以理解的你的相似的心靈,而無需再去找一大群這樣的人?!毕M覀兡軌虿煌跣?,向大師致敬,學(xué)習大師的藝術(shù)精神。
參考文獻
[1] 百合.《外國近現(xiàn)代名家作品選粹·畢沙羅》[M].出版地: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年:2004年.
[2] 何政廣.《畢沙羅—世界名人傳記叢書》[M].出版地: 浙江兒童出版社.出版年:2001年
[3] <法>卡米耶·畢沙羅.《畢沙羅》[M].出版地: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03年1月.
作者簡介:谷倩(1991-),女,漢族,遼寧大連人